(共22张PPT)
聚焦大国外交
独立自主
大国外交
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一步一个脚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大国外交》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共同探究新中国外交?
素养目标(本课件依据最新版本)
1.立足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知道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理解其内容及影响;
2.通过历史解释,知道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
3.立足家国情怀,学习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认识他对我国外交事业的杰出贡献
教学目录
立足国情的外交
一、扬眉吐气的外交 二、超越意识的外交
三、走向大国的外交 四、拉拢兄弟的外交
“跪在地上办外交”——周恩来
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
不平等
不独立
不自主
屈辱外交
新中国建立后坚持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
(结合教材81页说说)
“中国一百来年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
一、扬眉吐气的外交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形势
不利的国际形式: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美苏两大阵营对立
美国派军进入台湾海峡
(结合教材81页说说)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
中国
美国
三大方针 含 义 意义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与西方国家建交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在平等基础上重新建立外交关系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怎样划清同旧中国屈辱外交的界限?
怎样争取一个较好的国际环境?
怎样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一、压力与抉择 —— 两极对峙下独立自主
请你填一填: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
建国第一年就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49年10月—1950年
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
1949年12月
周恩来与苏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年2月14日
作用:1、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更加促进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2、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和孤立,
2、在不利形势之下,新中国进行了哪些外交努力?有什么作用?
(结合教材81页和82页相关史事说说)
材料1 新中国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尚在进行和财政经济较为困难的条件下成立的。
——王桧林《中国近代史》
材料2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材料3 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苏关系的成熟期……条件是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设备和经济援助。作为回报,苏联外交官在联合国发起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从台湾的国民政府转移到大陆的共产主义政府的活动。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下)》
国家实力较弱
敌视封锁
干涉内政
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国际承认
小组探究活动一:为什么新中国在外交实践中选择“一边倒”?
大家议一议吧~
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49 1950
建交国家 10 9
1951 1952 1953
1 0 0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整理
缅甸总理吴努说:“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
印度总理尼赫鲁说:“看到中国在抗美援朝中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敬佩又担心”。
那我们应该如何破困境?
1950年后,新中国的外交陷入了困境。
超越意识的外交
第二篇章
材料一:面对周边独立国家的民族独立浪潮,中国一度将推进世界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作为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别国造成了干涉内政的印象,恶化了周边环境。尽管周边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后予以承认,但部分国家因历史遗留问题或美国的介入,对于新中国心存观望。
——刘海泉《毛泽东时代中国周边安全战略评析》
材料二: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
——缅甸总理吴努
依据材料指出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如何?原因是什么?
态度:心存观望,畏惧。
原因:干涉内政的印象;历史遗留问题;美国介入。
新中国要怎样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的关系呢?
二、挑战与思变 —— 超越制度之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时空观念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
材料1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锦》
材料2 60年以来,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小组探究二:如何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
平等性(不论大小强弱)
包容性(不论社会制度)
开放性、创新性(不断发展丰富)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材料二:“尽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剧变,但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用。”
——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
作用:
(1)就中国而言: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2)对世界而言: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依据材料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有哪些?
1954年4月-7月,周恩来参加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经过周恩来积极的外交努力,最终就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巩固了中国南部边界安全。周恩来所表现出的宽阔的政治家胸怀和高超的斗争艺术,给与会者及国际社会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新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初露锋芒。日内瓦会议初露锋芒日内瓦 周恩来舌战群雄日内瓦会议——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三、走向大国的外交 二战后,亚洲、非洲出现了近30个独立国家,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特别是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美国,加紧在远东和东南亚制造紧张的局势,严重威胁了新兴独立国家的独立和安全,新兴国家认识到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必要性。
四、拉拢兄弟的外交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万隆会议
(1)时间:
(2)地点:
(3)性质:
1955年
印度尼西亚 万隆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伊拉克代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扰乱世界的三股势力!
菲律宾代表:我们不希望再次屈从于外国统治者。共产主义将会颠覆我们的社会制度。
泰国代表:中国没有宗教自由,我们没有共同点。
锡兰代表:台湾应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并建议将台湾置于联合国或者亚洲国家的共同托管之下。
想一想:万隆会议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了一些国家代表当着中国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企图破坏会议,改变内容。
新中国参加的目的
补充:会议主要谈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讲话
根据材料思考,“求同存异”的“同”和“异”各指什么?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的发言
(1)异: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2)同:
①都曾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
②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通过两幅外交图的对比,你得到什么启示
国家利益的实现不仅依靠外交方针与策略,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弱国无外交!
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实力
外交政策
国际环境
新独立的民族国家
社会主义大国
第三世界大国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负责任的地区大国
负责任的世界大国
不变的担当
我们走在大路上!
依据 政策 成就
依据
综合国力
国家利益
国际环境
国家性质
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与苏联等17国建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加日内瓦会议
参加万隆会议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成就
创新思维
④周恩来总理等步入日内瓦会场
②《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①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③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
请将下列四件大事与主题词配对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一边倒”
C “求同存异”
D 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国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