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清华园中学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第5课 苏轼词两首》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临汾清华园中学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第5课 苏轼词两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6-15 10:5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清华园中学 高一(2)部 年级 语文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周彩虹 审核人:任甲艺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等级____
【学习目标】
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体会作者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的写作手法,理解词中烘托和映衬手法的运用。
3、体会词中流露的作者的豪迈之情与壮志难酬的感慨。
4、反复诵读,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体会作者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的写作手法,理解词中烘托和映衬手法的运用。
2、体会词中流露的作者的豪迈之情与壮志难酬的感慨。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法 小组讨论法 讲授法
【导入新知】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
散文方面: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赤壁赋》《喜雨亭记》《超然台记》《石钟山记》等。
词方面: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书画方面:苏轼擅长行书、楷书,善作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大家”,有名画《枯木怪石图》《竹石图》。
苏轼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苏轼注重提携后人,有“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为其门下。
2、解题:
课题:苏轼词两首 课时1 第1页 共3页
清华园中学 高一(2)部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周彩虹 审核人:任甲艺
《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这时作者47岁,
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的怀抱。《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使苏轼得了一场病。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写胸襟。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樯橹( ) 纶巾( ) 还酹江月( ) 料峭( )
吟啸( ) 一蓑烟雨( ) 应笑我( )
【合作探究】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词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3、解读《定风波》小序、了解背景,思考: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
4、《定风波》开头两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课题:苏轼词两首 课时1 第2页 共3页
清华园中学 高一(2)部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周彩虹 审核人:任甲艺
5、《定风波》的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6、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当堂检测】
背诵默写全词。
课题:苏轼词两首 课时1 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