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3.2力的存在
第3课时
第节
2
1、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
力的作用效果:
2、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形状
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活动:拉动弓箭
你有什么发现:
弓箭受到的拉力越大,弯曲的越明显
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你有什么发现:
受到相同拉力,弹簧受拉力方向不同,形变程度不同
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F1
F1
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你有什么发现:
A点比B点更容易把门打开
力产生的作用效果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门轴
B
A
哪种情况下更容易拉起?
此活动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有关
作用点
足球员进球时,能否将足球从合适的位置踢近球门内,跟他踢球时所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1.力的大小
2.力的方向
3.力的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
【例】用20 N的力将图钉垂直压入墙面。如果要用力的三要素来描述这个力,应当如何描述?
图钉收到压力大小是20N,方向垂直于墙面,
作用点在钉帽上
不够直观、简洁
缺点
用20牛的力将图钉垂直压入墙面。应当直观、简洁方式表达呢?
建立力的图像模型
2.1力的作用点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二、力的示意图
科学上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作用点在___力物体上
受
二、力的示意图
2.2力的方向
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用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科学上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F=150N
二、力的示意图
2.3力的大小
在箭头边上标上力的大小
力越大线段越长
F=50N
科学上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用20牛的力将图钉垂直压入墙面。应当直观、简洁方式表达呢?
F=20N
甲
【例】图甲表示人对木箱的A 点作用一个大小为 50牛、水平向右的推力,甲乙哪一个是正确的画法?
F = 50N
乙
F = 50N
二、力的示意图
用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
用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
二、力的示意图
1.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8牛。
F = 8 N
练 习:
2. 水平地面对物体支持力8牛。
F = 8 N
F = 8 N
2. 用40牛的力往右上方拉行李箱,请你用力的示意图作出这个力。
F = 40N
练 习:
F=200N
F=4N
7.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竖直墙壁上,请画出细线对小球拉力5N的示意图。
F=5N
7.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竖直墙壁上,请画出细线对小球拉力5N,和墙壁对小球水平向右的支持力4N
F=5N
F=4N
F=5N
F=4N
对同一受力物体,多个力作用点可以在同一几何中心点
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一个旅行箱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人用手去拉它,此力与水平面成30°角斜向右上方,大小为40牛。请画出此拉力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分别受到拉力F1、F2,由图可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
D
如图所示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C
1.用撬棒撬石头,手握在撬棒的末端比握在撬棒的中部更容易些,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一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施力物体
C
2.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相同的是( )
A.力的作用点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B
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中力的三要素相同的是( )
A.力的作用点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以上都相同
B
小华用矿泉水瓶做验证实验(如图所示):他用水平力轻轻推动瓶子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当用相同的水平力轻推瓶盖时,瓶子翻了。他验证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作用点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大小有关 D.与以上三者都有关
A
3.有些时候只要运动员踢球的位置得当,便能让足球划过一道弧线绕过对方的运动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香蕉球”。这里“踢球的位置”,是指力的( )
A.大小 B.方向
C.力臂 D.作用点
D(共31张PPT)
3.3力的存在
第1课时
第节
1
活动:用力
学生拉桌子
学生吹纸片
老师压黑板擦
学生掰手腕
以上用力过程,涉及到几个物体?
学生看桌子
学生看纸片
老师看黑板擦
老师看粉笔
学生看手腕
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看的过程,有力的产生吗?
思考:什么是力?
物体A
物体B
作用
一、力的定义
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
学生拉桌子
学生吹纸片
老师压黑板擦
老师扔粉笔
学生掰手腕
以上用力过程,谁用了力?
谁受到了力?
得出什么规律?
推土机
推
泥 土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作 用
一、力的定义
1.1每个力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一、力的定义
1.2 力的产生需要两物体之间发生作用
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一定有力吗?
不一定,移走墙壁,木块没有受到影响
一、力的定义
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吗?
不一定,如,磁铁相互吸引(或者排斥),带静电物体吸引
1.3 力的作用有接触作用和不接触作用
二、力的作用
人
撑杆变形,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杆
力的作用:
树
树木弯曲,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风
撑杆发生了什么变化?
树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力的作用
结论:
2.1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力的作用
足球从 状态到 状态
静止
运动
2.2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结论:
二、力的作用
2.2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速度方向改变
速度大小改变
思考:
这时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力既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又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活动:
磁铁排斥
松开手,发现两磁铁各自分开
对A磁铁: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A
B
A磁铁
B磁铁
对B磁铁: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B磁铁
A磁铁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结论: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
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
即使,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火箭喷出的火焰向下,
火箭受到火焰向上的力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船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给船桨一个向前的力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气球推车
C
C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火箭喷出的是燃气,不是空气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力的作用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A
力的作用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C
力的作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力的作用:改变物体的形状
A
D
C
D
D(共27张PPT)
3.2力的存在
第2课时
第节
2
活动
用力弯曲弹簧,感受一下它的产生的力
手作用力越大,弹簧形变大
弹簧产生的力就越大
有什么发现:
活动
用力弯曲弹簧管,感受一下它的产生的力
手作用力越大,弹簧形变大
弹簧产生的力就越大
结论:
橡皮泥
手作用力越大,橡皮泥形变大
橡皮泥几乎不回弹
一、弹 力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使物体恢复原状的力
1.1弹性:
物体受力形变,不受力恢复原状的性质
1.2弹性限度:
形变超过一定的限度,不受力不会恢复原状时的形变长度
一、弹 力
1.3弹力产生的条件:
1)有直接接触
2)有弹性形变
一、弹 力
1.4弹力形式
物体压在平面上,平面会凹陷,对平面产生向下的:
压力
一、弹 力
1.4弹力形式
物体压在平面上,平面会凹陷,对物体产生向上的:
支持力
一、弹 力
1.4弹力形式
绳子吊物体,绳子拉长,对物体产生向上的:
拉力
一、弹 力
1.4弹力形式
推力
1.5弹力大小
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活动
1)弹簧上挂1个钩码
弹簧伸长的长度:
2)弹簧上挂2个钩码
弹簧伸长的长度:
3)弹簧上挂3个钩码
弹簧伸长的长度:
画图:
有什么发现: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形变_______,产生的弹力_________
第4个刻度
第2个刻度
第6个刻度
越大
越大
4)弹簧上挂3个钩码
弹簧伸长的长度:
第8个刻度
o
钩码个数--拉力
刻度--弹簧伸长的长度
1
2
3
4
2
4
6
8
结论:
在弹性限度内,同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成正比
应用:
在弹性限度内,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量应也越大
测力计
弹簧伸长的长度
受到的拉力
二、力的测量
2.1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
握力计
牵引测力计
锚杆测力计
电子测力计
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
二、力的测量
在弹性限度内,同一种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二、力的测量
2.2 力的单位
牛顿,简称,牛
符号,N
艾萨克·牛顿
手托2只鸡蛋的力约为_____N
1
中学生体重约为________牛
500
二、力的测量
科学书约为多少_____N
2
2.2 力的单位
一般成年男子手的
最大握力约为________牛
560
二、力的测量
2.3 弹簧测力计(结构)
二、力的测量
2.3 弹簧测力计(使用)
②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上。
① 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
③使用前,挂钩来回拉动,以免弹簧被卡住
⑤读数时,视线应与面板垂直并与指针相平,记得加单位
④测量时,要使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力的方向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一致)
(3)如图所示的弹簧秤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牛,它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牛,用这个弹簧秤不能测量超过_______牛的力.图中弹簧秤对物体A的拉力为_______牛
0.2
0-5
5
2.4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9.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沿水平方向分别向左右用力拉弹簧测力计,弹簧
测力计静止时示数为5N,若不计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甲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5N
B.乙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10N
C.乙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比甲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5N
D.甲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比乙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5N
A
(4)一条弹簧,受到15牛顿的拉力时长8厘米,受到5牛顿的拉力时长6厘米,受到10牛顿的拉力时,弹簧伸长__________厘米,
没有受到拉力时,弹簧长__________厘米。
7
课堂练习
5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4)下列力中,最接近1牛顿的是( )
A.运动员举起杠铃的力 B.拿起一个大西红柿的力
C.人扛起一袋大米的力 D.一只蚂蚁对地的压力
(5)使用弹簧秤测量之前,如果零点没有校正,指针指在零点的上方,则测量力的大小的读数比真实值将( )
A.偏大 B.不变 C.偏小 D.无法确定
B
C
课堂练习
(6)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长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C.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它的长度成正比.
D.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B
课堂练习
测一个约4牛的力时,选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最小刻度值最恰当的是 ( )
A. 10牛,0.2牛 B. 5牛,0.1牛
C. 5牛,0.5牛 D. 以上三者均可
B
课堂练习
13.某同学在使用弹簧秤称量后(每次在测量范围内),发现所用弹簧秤在不受力时的指针指在0.2牛处,那么他每次的实际值总比测量值 ( )
A.偏大
B.偏小
C.既不偏大也不偏小
D.很难确定
课堂练习
A
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之间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都属于弹力
C.只有弹簧被拉长才会产生弹力
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本,对桌子的压力是桌子形变产生的
B
1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有一物体从弹簧的正上方
落下,和弹簧接触后,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弹力(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