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基本营养物质
一、单选题
1.我国绵延五千年的文化从未中断过,涌现出许多伟大的发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司南之所以能够辨别方向,是由于它本身材料为磁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
B.曾侯乙编钟(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所以能成为乐钟,关键在于它恰当地运用了合金材料
C.“China”的含义又指瓷器,陶瓷是以粘土为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
D.高粱是中国制酒的主要原料,其借助酶的作用,将淀粉充分水解为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2.葡萄糖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的中间产物。葡萄糖分子中不含的元素是( )
A.碳 B.氢 C.氧 D.氮
3.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喝鲜牛奶或鸡蛋清解毒
B.高温结构陶瓷及压电陶瓷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服用Al(OH)3胶囊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无任何副作用
D.高铁酸钾(K2FeO4)是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消毒杀菌又能净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可以水解 B.人体内纤维素在酶的作用下水解
C.油脂可以制得肥皂和甘油 D.聚氯乙烯可用作食品包装袋
5.下列对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竹笋含较多的纤维素,纤维素,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海参、鱼胶、蹄筋等传统食材的主要成分都是胶原蛋白,蛋白质最终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C.聚乙烯塑料、人造丝、尼龙绳都是合成材料
D.黄酒是由大米酿造,未经蒸馏的酿造酒酒精含量不可能高于水的含量
6.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三大类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这三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是具有甜味的物质
B.油脂是热能最高的营养物质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三类物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7.抗击新冠的疫情中,法匹拉韦和瑞德西韦率先突出重围。研究表明两者是新冠肺炎潜在的有效药物,目前正在中国进行3期临床实验,下列关于法匹拉韦和瑞德西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瑞德西韦含有酯基,可以水解;法匹拉韦不含酯基,不能水解
B.法匹拉韦分子式为C5H4O2N3F
C.瑞德西韦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1mol瑞德西韦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最多生成1molH2
8.9月23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本年度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该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人员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成功生产出淀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为 B.1H、2H、3H、H+、H2互为同位素
C.淀粉由C、H、O元素组成 D.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变黄色 说明氧化性:H2O2>Fe3+
B 将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 说明产物中含不饱和烃
C 将SO2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D 淀粉与稀硫酸混合一段时间后,滴加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无银镜出现 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A.A B.B C.C D.D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鸡蛋白溶液中,加入醋铅溶液有沉淀析出,加入水后沉淀不溶解
B.用银氨溶液可以鉴别葡萄糖和乙酸溶液
C.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
D.取少量淀粉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观察现象,判断淀粉水解的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二、多选题
11.关于下列诗句或谚语隐含的化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中的火药含有硫黄
B.“木棉花落絮飞初”,“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谷雨种甘蔗”,甘蔗中的蔗糖是多糖
D.“雷雨发庄稼”,该过程N元素只发生氧化反应
12.下列有关生活中常见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涤纶衬衣、PC 塑料、牛皮鞋均是由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
B.用大豆酿制酱油时,蛋白质水解生成了氨基酸
C.2020年3月9日,发射了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其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D.垃圾分类中,易拉罐、厕纸属于可回收垃圾,剩饭剩菜、果皮等属于厨余垃圾;荧光灯管、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
13.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没有丁达尔效应
B.“曾青(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过程中发生了置换反应
C.“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该过程中利用了焰色试验
D.医用酒精体积分数是75%,用医用酒精灭菌消毒是利用其强氧化性
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铜与足量浓硫酸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 溶液变蓝 有Cu2+生成
B 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Fe3O4粉末 紫色褪去 Fe3O4中含二价铁
C 向两支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 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生成 KI3溶液中可能存在平衡:II-+I2
D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 产生沉淀 蛋白质发生变性
A.A B.B C.C D.D
三、填空题
15.回答下列问题:
(1)从鸡蛋白的溶液中提取蛋白质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2)鸡蛋腐烂时,常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主要是________,说明蛋白质中含有________元素。
(3)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4)浓硝酸溅到皮肤上,使皮肤呈现________色,这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________反应的缘故。
(5)鉴定一种织物的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可各取一小块进行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有机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科学。官能团的种类和相互影响是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特征和有机反应的重要视角。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可与甲烷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Cl2 B.稀硝酸 C.NaOH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2)丙烷和正丁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如下图所示,二者关系正确的是
A.同素异形体 B.同系物 C.同分异构体 D.同种物质
(3)下列过程中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在空气中燃烧
B.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环氧乙烷
(4)乙酸的官能团是
A.羟基 B.醛基 C.酯基 D.羧基
(5)下列关于葡萄糖和蔗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相同 B.都有甜味
C.都属于单糖 D.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6)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油脂易溶于水 B.油脂密度比水小
C.油脂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D.油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17.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了______标志着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
18.粮食酿醋的发酵过程可以用以下流程简单地表示:
(1)写出由葡萄糖制取乙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酿醋过程中产生香味是发生了______反应。
四、计算题
19.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国家标准是:每100g婴幼儿奶粉中含蛋白质。其测定方法是:奶粉经水解产生氨基酸,再经过其他反应生成氨,由氨计算出氮,再由氮求出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的含氮量按16%计算)。某市质检局对市场中某个品牌的婴幼儿奶粉进行检验,取该奶粉样品进行反应后,生成的和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能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该品牌的婴幼儿奶粉属于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奶粉。
五、工业流程题
20.在课外活动实验中,某学生用蔗糖、碳酸氢铵、生石灰和硫酸4种药品从AgNO3(内含少量Fe3+和Al3+)废液中提取银。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⑤→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③+⑥→Ag: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4)在③+⑥的反应中,若未出现Ag,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3O4,故A错误;
B.曾侯乙编钟主要材质为青铜,属于合金,将合金铸造成合适的形状,发出悦耳的声音,使曾侯乙编钟成为乐钟,故B正确;
C.陶瓷是以粘土为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C正确;
D.高粱主要含淀粉,淀粉由葡萄糖聚合而成,充分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再经发酵分解生成乙醇,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2.D
【详解】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不含氮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A. 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喝鲜牛奶或鸡蛋清解毒,A项正确;
B. 高温结构陶瓷及压电陶瓷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项正确;
C. 任何药物对人体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C项错误;
D. 高铁酸钾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发生还原反应后生成Fe3+,Fe3+发生水解可形成氢氧化铁胶体,又能起到净水的作用,因此高铁酸钾(K2FeO4)是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消毒杀菌又能净水,D项正确;
答案选C。
4.C
【详解】A.糖类中有单糖,单糖不能水解,A错误;
B.人体内没有可以水解纤维素的酶,B错误;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得到高级脂肪酸钠(肥皂)和甘油,C正确;
D.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于包装食品,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5.C
【详解】A.纤维素,淀粉是多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不选;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故B不选;
C.人造丝是用木材、秸秆等富含纤维素的物质经化学处理后,通过纺丝制成的再生纤维中的长纤维,人造丝不属于合成材料 ,故C选;
D.黄酒是由大米酿造,未经蒸馏的酿造酒酒精含量不可能高于水的含量,要获取高浓度酒精应对酿造的酒进行蒸馏操作,故D不选;
故选:C。
6.B
【详解】A.糖类不一定都具有甜味,如纤维素是多糖,但没有甜味,选项A错误;
B. 油脂是热能最高的营养物质,,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选项B正确;
C.单糖如葡萄糖、双糖如蔗糖、油脂这些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选项C错误;
D.糖类中的葡萄糖属于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7.A
【详解】A.瑞德西韦含有酯基,可以水解;法匹拉韦不含酯基,但含有肽键,也能水解,故A错误;
B.根据法匹拉韦结构简式,其分子式为C5H4O2N3F,故B正确;
C.瑞德西韦含有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C正确;
D. 1mol瑞德西韦中有2mol醇羟基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最多生成1molH2,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官能团判断、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易错点A,知道酯基和肽键都能水解。
8.C
【详解】A.CO2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A错误;
B.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原子,1H、2H、3H互为同位素,故B错误;
C.淀粉的分子式是 ,淀粉由C、H、O元素组成,故C正确;
D.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为,聚合度n不同,淀粉与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选C。
9.B
【详解】A.硝酸和双氧水均能使亚铁离子氧化,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变黄色,无法判断硝酸和双氧水是谁氧化亚铁离子的,故A错误;
B.将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产物中含不饱和烃,故B正确;
C.将SO2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故C错误;
D.淀粉与稀硫酸混合一段时间后,应先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或弱碱性,再滴加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才有银镜出现,故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A.鸡蛋白溶液中,加入醋铅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为不可逆过程,有沉淀析出,加入水后沉淀不溶解,故A正确;
B.葡萄糖含-CHO,可发生银镜反应,乙酸不能,可鉴别,故B正确;
C.乙醇、乙酸、苯、氢氧化钡溶液分别与饱和Na2CO3溶液混合的现象为:互溶、生成气体、分层、生成沉淀,现象不同可鉴别,故C正确;
D.水解后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没有加碱,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不能检验,故D错误;
故选:D。
11.CD
【详解】A.火药中含有硫黄、木炭、硝酸钾等,A项正确;
B.柳絮含有植物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项正确;
C.蔗糖是二糖,不是多糖,C项错误;
D.“雷雨发庄稼”,在雷雨天,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生成硝酸,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中N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也发生还原反应,D项错误;
故选:CD。
12.AB
【详解】A. 涤纶衬衣、PC 塑料,是由有机高分子构成的,牛皮鞋的构成材料是蛋白质,均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酿制酱油主要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原料(大豆等)中蛋白质水解成多肽、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故B正确;
C.芯片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
D.厕纸不属于可回收垃圾,故D错误;
故选A。
13.AD
【详解】A.胶体都能形成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
B.“曾青(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过程中发生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
C.“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该过程中利用了焰色试验,故C正确;
D.医用酒精体积分数是75%,用医用酒精灭菌消毒是利用其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错误;
选AD。
14.BC
【详解】A.Cu与足量浓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大量浓硫酸,稀释时应该将反应后的混合液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溶液变蓝,验证生成Cu2+,顺序不能颠倒,A项错误;
B.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Fe3O4粉末,亚铁离子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证明Fe3O4中含二价铁,B项正确;
C.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生成,可知溶液中含碘单质和碘离子,则KI3溶液中可能存在平衡:II-+I2,C项正确;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硫酸钠不含重金属离子,产生的沉淀是蛋白质发生了盐析,与变性无关,D项错误;
答案选BC。
15. 盐析 渗析 H2S 硫 重金属盐会使蛋白质变性 黄 颜色 灼烧 真丝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详解】(1)提取蛋白质的方法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让蛋白质沉淀出来,一是让其他物质分离出去;
(2)鸡蛋腐烂时,蛋白质分解放出的硫化氢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3)重金属离子会使蛋白质变性;
(4)蛋白质可与浓硝酸等许多试剂发生特殊的颜色反应;
(5)人造丝是合成纤维,真丝是蛋白质,两者灼烧时的气味不同。
16.(1)A
(2)B
(3)C
(4)D
(5)B
(6)A
【解析】(1)甲烷不能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等)反应;CH4在光照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A选项正确。
(2)丙烷的分子式为C3H8,正丁烷的分子式为C4H10,二者均属于烷烃,为同系物的关系,B选项正确。
(3)A.乙烯的燃烧属于氧化反应;B.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氧化反应;C.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加成反应;D.乙烯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选C。
(4)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为羧基,D选项正确。
(5)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两者分子式不同,单糖不能水解,两者都有甜味,B选项正确。
(6)油脂密度小于水,是人类重要的能量来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油脂难溶于水,A选项错误。
17.牛胰岛素
【分析】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这标志着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
【详解】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这标志着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研究物质从无机物向有机物,为研究生命科学又前进了一大步。
【点睛】本题考查了我国科学家在研究有机物、研究生命科学贡献的知识。
18. 酯化
【详解】(1)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
(2)酿醋过程中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产生带有香味的乙酸乙酯。
19.不合格
【详解】设该奶粉样品进行反应后,生成的的质量为x,则
即,解得。设该品牌的奶粉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y,则,得,即100g该品牌的奶粉中含蛋白质2.625g,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每100g婴幼儿奶粉中含蛋白质),所以该品牌的婴幼儿奶粉属于不合格奶粉;
故答案为:不合格。
20. 碳酸氢铵,生石灰 蔗糖,稀硫酸 葡萄糖 NH3 Ag(NH3)2OH Al(OH)3、Fe(OH)3 +H2O+ 取代反应 +2Ag(NH3)2OHCH2OH(CHOH)4COONH4+3NH3+2Ag↓+H2O 【答题空10】氧化反应 可能未加碱使溶液呈碱性,因为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详解】从设计方案来看,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先要制得氨气和葡萄糖。氨气可由碳酸氢铵(NH4HCO3)和生石灰(CaO)制得;将制得的氨气通入AgNO3废液中,可得Al(OH)3和Fe(OH)3沉淀,同时可得银氨溶液。蔗糖本身不含醛基,不能还原银氨溶液中的银,必须在稀硫酸(不能用浓硫酸,因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再还原银氨溶液。若未出现Ag,可能未加碱使溶液呈碱性,因为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1)①碳酸氢铵,生石灰 ⑤蔗糖,稀硫酸 ⑥葡萄糖;
(2)②NH3 、③Ag(NH3)2OH 、④Al(OH)3、Fe(OH)3
(3)C12H22O11 (蔗糖)+H2OC6H12O6 (葡萄糖)+ C6H12O6 (果糖);取代反应;
+2Ag(NH3)2OHCH2OH(CHOH)4COONH4+3NH3+2Ag↓+H2O;氧化反应。
(4)若未出现Ag,可能未加碱使溶液呈碱性,因为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