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26 20:5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一、单选题
1.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A.用地沟油制肥皂 B.使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
C.使用可以再生的资源 D.废旧塑料直接填埋处理
2.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O
C.石油经分馏后获得的汽油是纯净物
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3.近年来,科学家正在探索利用铝粉作为新能源的可能性,以期铝能成为一种石油的取代物。假如铝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 )
A.铝质轻,便于运输、贮存,且安全
B.铝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后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容易得到有效的控制
C.在地球上,铝矿资源比较丰富
D.现代电冶铝的工业技术已为铝作为新能源奠定了重要基础
4.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消毒杀菌又能净水。
C.过氧化氢、乙醇、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均可以消杀新型冠状病毒,且消毒原理相同。
D.港珠澳大桥路面使用了沥青和混凝土,沥青可以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5.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延长一天会期之后于星期六在印尼巴厘岛闭幕。会议在经过激烈的谈判后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决定启动至关重要的有关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谈判。为人类生存环境创造好的条件。下面关于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碳是不断地循环着的,所以大气中的CO2含量不会改变
B.燃烧含硫的物质导致酸雨的形成
C.生活中臭氧的含量越高对人越有利
D.气候变暖只是偶然的因素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转化为水煤气加以利用是为了节约燃料成本
B.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可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C.淀粉、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铁粉和生石灰均可作为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
7.我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科技、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很多世界瞩目的成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的腔体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全合成技术,减少了的排放和酸雨的形成
C.港珠澳大桥用到的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耐腐蚀等性能
D.北京冬奥会使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机组,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保
8.工业综合处理含废水和含N2、CO2、SO2、NO、CO的废气,得无毒气体b,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体I中主要含有N2、CO、NO
B.X气体可以是过量空气
C.处理含废水时,离子反应:+=N2↑+2H2O
D.气体II的CO被捕获
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用淀粉生产酒精,可用黏土和石头制水泥
B.小苏打能作糕点的膨松剂是由于NaHCO3能与碱反应
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
D.大量燃烧煤、天然气、石油等排放的CO2增多导致雾霾的产生
10.冬季燃煤活动排放的大量活性溴化合物BrCl能通过光解释放溴自由基和氯自由基,从而影响大气中自由基(OH、HO2、RO2)的浓度,其原理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溴化合物BrCl中含非极性键
B.溴自由基和氯自由基只具有氧化性
C.通过循环大气中OH自由基的浓度降低
D.BrCl的排放会造成臭氧含量减少、水中汞含量超标等
二、多选题
11.为解决全球能源与环境问题,节能减排已成共识。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有
A.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B.露天焚烧稻草和秸秆
C.夏天将空调的温度设置在26℃以上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12.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的进步,也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环境保护方式。下列关于垃圾处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被污染的餐巾纸属于可回收垃圾 B.废蓄电池属于有害垃圾
C.厨余垃圾经发酵可制成肥料 D.废医用塑料可回收制造餐具
13.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 NO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B.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与大量排放硫、氮氧化物有关
C.SO2具有漂白性,可大量用于漂白食品
D.氮氧化物的排放与光化学烟雾有关
14.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德尔塔新冠病毒有可能在空气中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
B.复合膨松剂一般由碳酸盐类、酸性物质和助剂组成
C.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D.推广电动汽车和开展植树造林有利于碳中和
三、填空题
15.为什么说氢气是最理想的“绿色燃料”________?它有哪些方面的具体应用_________?
16.“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直径小于10-7 m),不易沉降(可飘浮数小时甚至数年),它与空气中SO2、O2接触时,使SO2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酸度增加,形成酸雨。
(1)飘尘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吸附剂 D.催化剂
(2)试写出形成酸雨的两个化学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
(3)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厂和化肥厂的废气含有氮氧化物,全世界每年排放量约5×107 kg,NO2溶于水生成________。
(4)酸雨可导致下列哪种危害________。
A.腐蚀建筑物 B.导致树木枯萎 C.造成洪涝灾害 D.恶化人类环境
(5)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必须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对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____________。
17.某研究小组对铁钉生锈进行研究
(1)经过较长时间后,甲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上述图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____(填序号)。
(2)在铁钉的锈蚀过程中,Fe发生了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铁生锈的外部条件是____。
(4)若为了防止铁钉生锈,该同学想在铁钉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该金属最好是____。
A.锡    B.铜    C.锌
(5)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_____(填序号)。
①生活污水任意排放②海上油轮原油泄漏③水力发电④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
向含Hg2+的废水中加入Na2S以除去Hg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18.节假日双休日,买一顶帐篷去野营成为时尚。小东同学野营中遇到以下问题,该如何处理?
(1)若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可选用下列_______(填字母)物质涂抹以减轻痒痛。
A.肥皂水 B.食醋 C.食盐水 D.纯碱水
(2)野营结束后,为防止引发火灾,小东同学用沙土将所有火源全部盖灭,他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
(3)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为生活常态。小东同学捡拾到如下垃圾:废纸、铝制易拉罐、废电池、矿泉水瓶、骨头,其中废电池应投入的垃圾箱上所印标识是_______。他通过网络发出倡议:“如果没有设置垃圾箱,请大家收拾好垃圾后打包带走,让我们共建一个美丽、文明的临沂!”
A. B. C. D.
四、计算题
19.能源危机是当前全球性的问题,“开源节流”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
(1)下列做法有助于能源“开源节流”的是______(填序号)。
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
(2)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中___(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烧热为__kJ·mol 1
(3)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 kJ·mol 1、497 kJ·mol 1,N2(g)+O2(g)=2NO(g) ΔH=180.0 kJ·mol 1。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_____kJ·mol 1。
(4)综合上述有关信息,请写出CO和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五、工业流程题
20.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航空材料——钛合金的重要原料。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不溶于水)制备TiCl4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需要将钛铁矿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
(2)浸出液呈强酸性,含有TiO2+、Fe2+,则生成TiO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3)“反应”时需加入铁屑至浸出液显紫色,此时溶液仍呈强酸性。该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
2Fe3++Fe=3Fe2+
2TiO2+(无色)+Fe+4H+=2Ti3+(紫色)+Fe2++2H2O
Ti3+(紫色)+Fe3++H2O=TiO2+(无色)+Fe2++2H+
加入铁屑的作用是_______。
(4)通过控制条件,可以使过程①中生成的TiO2·nH2O形成一种液态分散系,用一束光照射该分散系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则分散质颗粒直径的范围是_______。
(5)过程③生成的废气中含有CO,则TiO2和焦炭、氯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6)上述工艺具有成本低、可用低品位矿物为原料等优点。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不仅充分利用资源,而且不产生污染。
A.用地沟油制肥皂是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符合绿色化学原则,故A不选;
B.应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原则,故B不选;
C.使用可以再生的资源,不仅充分利用资源,而且不产生污染,符合绿色化学原则,故C不选;;
D.废旧塑料直接填埋处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则,故D选;
故选D。
2.D
【详解】A.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故B错误;
C.汽油也是混合物,故C错误;
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3.D
【详解】A. 铝的密度小质地轻,方便运输储存,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内部的金属铝不与其他物质反应,A正确;
B. 铝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物为Al2O3,不污染环境,B正确;
C. 在地壳中的含量,铝的含量排第三,金属中排第一,因此铝矿资源丰富,C正确;
D. 电冶铝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且能量利用率低,与新能源无关,D错误;
答案选D。
4.C
【详解】A.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A不选;
B.高铁酸钾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在水中能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水中悬浮固体,转化为沉淀析出,因此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消毒杀菌又能净水,故B不选;
C.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乙醇不具有氧化性,乙醇并不限于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凝固,而是渗入到细菌体内,然后把整个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起来,使蛋白质病毒变性失去生理活性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故C选;
D.石油分馏可以获得沥青,故D不选;
故选:C。
5.B
【详解】A. 地球上的碳是不断地循环着的,但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导致大气中的CO2含量不断升高,A错误;
B. 燃烧含硫的物质导致大气中SO2含量升高,从而导致酸雨的形成,B正确;
C. 生活中臭氧的含量高,不仅会导致金属制品的腐蚀,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C错误;
D. 若不对大气进行治理,气候变暖是必然的,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A.煤转化为水煤气加以利用是为了实现煤的综合利用并减少环境污染,故A错误;
B.用纳米技术高效催化二氧化碳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可分解为无毒的二氧化碳,既不会引起白色污染,也可实现“碳”的循环利用,故B正确;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0,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铁粉具有还原性,可作为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生石灰能用作食品干燥剂,但不能用作食品脱氧剂,故D错误;
答案选B。
7.B
【详解】A.氮化硼陶瓷耐高温,不含金属单质,不是硅酸盐,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
B.CO2不能形成酸雨,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排放导致,B错误;
C.合金的硬度大,其硬度高于组分金属,跨海大桥使用的合金材料,必须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特性,C正确;
D.北京冬奥会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机组,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保,减少了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D正确;
故选B。
8.B
【详解】A. 废气通过过量石灰乳时CO2、SO2被吸收,故气体I中主要含有N2、CO、NO,A正确;
B. X气体可以是空气,其中的氧气能把NO氧化为NO2,气体再用NaOH溶液稀释得到亚硝酸钠:, 但是空气不能过量,空气过量会得到硝酸钠:,B错误;
C. 处理含废水时,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离子反应:+=N2↑+2H2O,C正确;
D. 气体II成分为CO、N2,经捕获剂得到氮气和捕获产物,故气体II的CO被捕获,D正确;
答案选B。
9.A
【详解】A.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工业上可用淀粉生产酒精,以黏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生成水泥,A正确;
B.小苏打能作糕点的膨松剂是由于NaHCO3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
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品受潮,加入还原性铁粉可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C错误;
D.PM2.5以及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主要导致雾霾,大量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D错误;
答案选A。
10.D
【详解】A.BrCl之间是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属于极性键,故A错误;
B.溴自由基和氯自由基处于低价,Br和O3反应生成BrO,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
C.BrO+HO2=HOBr+O2,Cl+HOBr=BrCl+OH,循环大气中OH自由基的浓度升高,故C错误;
D.BrCl的循环中自由基Br和臭氧结合生成BrO而造成臭氧含量减小,自由基Br结合Hg0生成HgII,造成水中汞含量超标,故D正确;
故选:D。
11.ACD
【分析】
【详解】A.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就可以节约大量的电能,由于现在主要是火力发电,所以不仅可以节能,也可以减少有害气体和固态粉尘的排放,缓解了环境污染的问题,正确;
B.露天焚烧稻草和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容易造成雾霾等有害天气的产生,错误;
C.夏天将空调的温度设置在26℃以上,就可以减少电能的使用,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正确;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不仅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数量,也可以使物质回收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正确;
故选ACD。
12.AD
【解析】略
13.BC
【详解】A.化石燃料燃烧会生成N、S的氧化物,易形成酸雨,所以化石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转化均可减少N、S氧化物的排放,可减少酸雨,A正确;
B.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与大量排放氮、磷有关,与硫的排放无关,B错误;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但二氧化硫有毒不能大量用于漂白食品,C错误;
D.氮氧化物的排放可造成光化学烟雾,D正确;
故答案选BC。
14.BC
【详解】A.气溶胶、液溶胶和固溶胶都属于胶体,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在空气中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A正确;
B.复合膨松剂一般有碳酸氢盐类和酸性物质和助剂组成,碳酸氢盐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错误;
C.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温室效应的形成主要与二氧化碳有关,C错误;
D.推广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植树造林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对“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有积极作用,则推广电动汽车和开展植树造林有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D正确;
故选BC。
15. 氢气燃烧生成水,产物无污染 氢能源电动车
【详解】氢气是最理想的“绿色燃料”理由是:氢气燃烧生成水,产物无污染;氢能可应用在氢能源电动车。
16. D 2SO2+O22SO3 SO3+H2O=H2SO4 硝酸 ABD 石灰石—石膏法、氨水法 吸收利用
【详解】(1) 飘尘与SO2、O2接触, SO2部分转化为SO3,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O2作还原剂,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O2作氧化剂,飘尘作催化剂;故答案为:飘尘作催化剂。
(2)SO2先与O2反应生成SO3,反应方程式为:2SO2+O22SO3;SO3再与H2O反应生成H2SO4,反应方程式为:SO3+H2O=H2SO4;
(3)NO2溶于水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 2HNO3+NO ,故答案为:硝酸。
(4)酸雨分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都具有强酸性,对建筑物,树木,花草等有强烈的腐
蚀性,恶化我们的生态环境。故答案选ABD。
(5)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利用SO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可以用CaO,氨水等碱性物质来除去,故可以选择石灰石—石膏法和氨水法;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像NO,NO2等)可以氧化吸收转化为硝酸,作为工业原料,故对氮氧化物进行吸收利用。
17. A 氧化 水、氧气 C ①②④ Hg2++ S2-= HgS
【分析】根据金属的腐蚀以及金属的防护方法分析解答。
【详解】(1)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B.植物油隔绝空气,铁难以腐蚀;
C.碱石灰吸水,在干燥的空气中铁难以腐蚀;
则经过较长时间后,最容易生锈的铁钉是A;
(2)铁为活泼金属,易失去电子而被氧化,则在铁钉的锈蚀过程中,Fe发生了氧化反应;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原电池反应,发生吸氧腐蚀而被氧化,故铁生锈的外部条件是水、氧气;
(4)在铁表面镀上一层锌,锌比铁活泼,当镀层破损后,易腐蚀锌而保护铁,故选C;
(5)①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污水中含有P元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所以污染水资源,故选;
②海上油轮原油泄漏,会造成水中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故选;
③水力发电,污染小,能源利用高,不会污染水,故不选;
④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N、P、As等元素排放到水中,造成水体污染,故选;
故选①②④;
Hg2+和Na2S反应生成硫化汞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g2++S2-=HgS↓。
18.(1)AD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B
【解析】(1)
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物质需显碱性,肥皂水呈碱性,食醋显酸性,食盐水呈中性,纯碱水呈碱性;答案选AD;
(2)
灭火的原理有三种: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用沙土将所有火源全部盖灭,利用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3)
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答案选B。
19. acd 石墨 393.5kJ·mol 1 631.5 2NO(g)+2CO(g)= N2(g)+2CO2(g) ΔH= 746.0kJ·mol 1
【详解】(1)只要能减少化石燃料等资源的运用都属于“开源节流”;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不能减少化石燃料的运用,故错误;a、c、d能减少化石燃料的运用,故正确。
(2)由图象分析可知金刚石能量高于石墨,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说明石墨稳定;图象分析1mol石墨完全燃烧生成1mol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110.5 kJ +283.0 kJ =393.5kJ,则石墨的燃烧热为393.5kJ·mol 1;
(3)根据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 kJ·mol 1、497 kJ·mol 1以及反应N2(g)+O2(g)=2NO(g)△H=180.0 kJ·mol 1可设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X,则有:946 kJ·mol 1+497 kJ·mol 1-2X=180 kJ·mol 1 得:X=631.5 kJ·mol 1;
(4)已知①C(石墨,s)+O2(g)═CO2(g)△H=-393.5 kJ·mol 1;
②C(石墨,s)+O2(g)═CO(g)△H=-110.5 kJ·mol 1;
③N2(g)+O2(g)=2NO(g)△H=180 kJ·mol 1;
由盖斯定律:方程式①×2-②×2-③得 2NO(g)+2CO(g)═N2(g)+2CO2(g)△H=-746.0 kJ·mol 1;
20.(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FeTiO3+4H+=TiO2++Fe2++2H2O
(3)将Fe3+还原为Fe2+
(4)10-9~10-7m
(5)TiO2+2C+2Cl2TiCl4+2CO
(6)过程③ 中产生的CO和残留的Cl2有毒,污染空气
【分析】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不溶于水)用盐酸酸浸后,浸出液呈强酸性,含有TiO2+、Fe2+及少量Fe3+、Al3+等离子,过滤,除去滤渣;浸出液中加入铁屑,根据(3)可知,铁能将铁离子、TiO2+还原,形成氯化亚铁,经过浓缩结晶,形成氯化亚铁晶体除去浸出液中的大部分亚铁离子,得到富含TiO2+的溶液,通过控制条件,使过程①中生成TiO2·nH2O,加热TiO2·nH2O分解得到粗TiO2,在高温下TiO2和焦炭、氯气反应生成TiCl4和废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将钛铁矿粉碎,可以增大固体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根据已知信息,确定部分反应物FeTiO3和生成物TiO2+、Fe2+,再结合元素守恒,电荷守恒配平生成TiO2+的离子方程式为FeTiO3+4H+=TiO2++Fe2++2H2O;
(3)根据题意:浸出液中含有少量Fe3+,而浸出液加入铁粉后浓缩、结晶得到FeCl2晶体,因此加入铁粉的目的是将Fe3+还原为Fe2+,加入铁屑至浸出液显紫色,说明Fe3+已完全被还原为Fe2+;
(4)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为胶体,则分散质颗粒直径的范围是10-9~10-7m;
(5)过程③反应物为TiO2、氯气、焦炭,生成的废气中含有C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写出方程式,则TiO2和焦炭、氯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TiO2+2C+2Cl2TiCl4+2CO;
(6)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过程③中产生的CO和残留的Cl2有毒,污染空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