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冀教版)下册课件:第5课+开放时代的文化使者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冀教版)下册课件:第5课+开放时代的文化使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6-15 20:5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西游记》主题音乐导入新课zxxk第5课开放时代的文化使者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遣唐使课程标准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知识与能力
  知道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史实,能够说出玄奘和鉴真的共同之处,学会归纳和比较的方法。了解遣唐使的活动,说出其对中日交流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玄奘、鉴真为传播文化,完成使命而置性命于不顾,培养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了解唐朝与各国交往频繁的史实,加深对唐朝发达文明的理解,培养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重点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和遣唐使作为唐朝和天竺、日本交往的代表性历史事件。难点
  理解唐朝为什么对外交往如此频繁,唐朝的文化为什么能够吸引众多的学习者。一、玄奘西行二、鉴真东渡三、遣唐使zxxk  结合你看到的影视作品《西游记》,比较一下书中的玄奘与影视作品中的唐僧有何异同。
玄奘一、玄奘西行  玄奘(602—664),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玄奘法师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我国佛教学界崇高声望的大德,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在沟通中印文化上最有贡献的一个人。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他历尽千难万险前往天竺取经求法,前后17年,博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携带回许多经籍,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他的事迹被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改编写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玄奘《西游记》里唐僧的扮演者—徐少华《西游记》里唐僧的扮演者—迟重瑞zxxk《西游记》里唐僧的扮演者—汪粤玄奘西行路线图那烂陀寺遗址玄奘讲经处zxxk《玄奘取经回长安图》《大唐西域记》书影 玄奘为什么西行?有何贡献?我们应学习他怎样的精神?想一想 原因:他在全国各地从师学佛的过程中,有感于各家说法不一致,难有定论,决定前往佛教的发源地天竺求法。
贡献:翻译佛经1335卷;将《老子》等译成梵文,介绍到天竺;写成了《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今天人们研究7世纪中亚、印度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精神:勤奋刻苦、持之以恒、不图名利、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长安兴教寺玄奘墓塔大雁塔地宫供奉的玄奘舍利二、鉴真东渡日本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天平之甍zxxk 鉴真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江都)人。14岁时于大云寺为沙弥,并向高僧智满禅师学佛,后又赴长安从弘景法师受具足戒,先后达三年,遂返扬州,学识渊博。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华学佛留学,并敦请鉴真赴日传佛。鉴真欣然应允,并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六次终于成功。他携带佛经、佛具及佛像,于天宝十二年(753年)到达日本。此时鉴真双目失明,但他仍努力弘扬佛法,传播中国文化并以其丰富之经验,讲授医药知识,特别是他所带之香料药物等,至今日本奈良招提寺及东大寺正仓院仍保存有其遗迹。曾经治愈光明皇太后及圣武天皇之病。日本曾授予“大僧都”、“大和上”封号,日本人民誉他为“过海大师”。 鉴真鉴真和尚 迟重瑞在电视剧《鉴真东渡》里扮演的鉴真和尚鉴真东渡路线图鉴真手迹从鉴真六次东渡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zxxk仔细观察:比较一下日本都城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布局有什么相似之处?  鉴真为什么会本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甍”?想一想 鉴真除讲授佛经之外,还向日本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书法、文学、绘画等知识,被日本人民奉为医药始祖,因其卓越的贡献,所以被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甍”。三、遣唐使日本遣唐使乘坐的船只遣唐使:
来华的目的:
作用:向中国学习,吸取唐朝的文化遣唐使大量输入中国各类典籍,把中国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绘画、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这些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日本政府派遣到中国交流的使节团政府交往:日本派遣唐使和留学生到中国
     访问和学习 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1.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2.参考汉字,创造日本文字
3.社会生活、风俗、饮食、服饰等 方面保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鉴真东渡时间:唐玄宗时期
经过:六次东渡到达日本
影响:对中日文化交流做
出了重大贡献唐与日本的关系民间交往:民间交往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政府交往:遣唐使唐 朝 的 对 外 交 往唐朝兼容并蓄泽被东西,全面开放,文化更加辉煌。课堂小结
1.唐朝吸引世界各国文化使者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对中国的向往
B.唐朝对外交通便利
C.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D.唐朝经济的繁荣
2.被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甍”的是( )
A.鉴真 B.玄奘
C.李白 D.阿倍仲麻吕课堂练习DA3.鉴真和玄奘身上有哪些相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能力拓展勤奋刻苦、持之以恒、不图名利、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zxxk
4.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高度发展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延伸探究开放则兴再见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