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26 19:5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解直角三角形》单元测试题A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共36分)
1.已知一道斜坡的坡比为1:,坡长为24米,那么坡高为(  )米.
A. B.12 C. D.6
2.在Rt△ABC中,∠C=90°,AC=2,BC=,则cosA的值为(  )
A. B.3 C. D.
3.在Rt△ABC中,∠ABC=90°,AB=2,AC=3,则∠C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4.若sin(70°﹣α)=cos50°,则α的度数是( )A.20° B.30°C.40° D.50°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P(1,2),点P与原点O的连线与x轴的正半轴的夹角为α(0°<α<90°),那么tanα的值是(  )
A.2 B. C. D.
6.如图,某中学初三数学兴趣小组的学生测量教学楼AB的高度,已知测量人员与教学楼的水平距离BC为18m,在C处观测楼顶A的仰角为a,测量人员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CD为1.5m.则教学楼的高度是(  )
A.18 tanαm B.(18 tanα+1.5)m C.18 sinαm D.(18 cosα+1.5)m
7.如图,点A到点C的距离为200米,要测量河对岸B点到河岸AD的距离.小明在A点测得B在北偏东60°的方向上,在C点测得B在北偏东30°的方向上,则B点到河岸AD的距离为(  )
A.100米 B.200米 C.米 D.100米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顶点A,B,C在坐标轴上,若点A的坐标为(0,3),tan∠ABO=,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
A.6 B.6 C.12 D.8
9.如图,小明在数学兴趣小组探究活动中要测量河的宽度,他和同学在河对岸选定一点A,再在河的这一边选定点P和点B,使BP⊥AP.利用工具测得PB=50米,∠PBA=α,根据测量数据可计算得到小河宽度PA为(  )
A.50sinα米 B.50cosα米 C.50tanα米 D.米
10.在Rt△ABC中,∠C=90°,AB=4,,则BC的长为(  )
A.3 B.2 C. D.
11.在△ABC中,∠A,∠B为锐角,且有|tanB﹣|+(2cosA﹣1)2=0,则△ABC是( )
A.直角(不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不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12.图①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会徽,在其主体图案中选择两个相邻的直角三角形,恰好能组合得到如图②所示的四边形OABC.若AB=BC=1,∠AOB=α,则tan∠BOC的值为(  )
A.sinα B.cosα
C.Tanα D.
二.填空题(共18分)
13.在△ABC中,∠B=75°,tanA=,则∠C的度数是________.  
14.在Rt△ABC中,∠C=90°,且tanA=3,则cosB的值为________.
15.如图,△ABC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纸的格点上,则sinC=________.
16.如图,渔船上的渔民在A处看见灯塔M在北偏东60°方向,这艘渔船以28海里/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半小时后到达B处在B处看见灯塔M在北偏东15°方向,此时灯塔M与渔船的距离是________海里.
17.一渔船在海岛A南偏东20°方向的B处遇险,测得海岛A与B的距离为20海里,渔船将险情报告给位于A处的救援船后,沿北偏西80°方向向海岛C靠近,同时,从A处出发的救援船沿南偏西10°方向匀速航行,20分钟后,救援船在海岛C处恰好追上渔船,那么救援船航行的速度为________.    
18.如图,直立于地面上的电线杆AB,在阳光下落在水平地面和坡面上的影子分别是BC、CD,测得BC=10米,CD=8米,∠BCD=150°,在D处测得电线杆顶端A的仰角为45°,则电线杆AB的高度约为________米.
(参考数据:≈1.414,≈1.732,结果按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
三、解答题(19题计16分,20-24题每题10分,共66分)
19.计算
(1) 3tan30°﹣tan245°+2sin60°. (2)2tan60°+tan45°﹣4cos30°.
(3)6tan30°﹣cos45°sin60°. (4).
20.在Rt△ABC中,∠ACB=90°,AC=3,tanB=,求AB的值.
21.在锐角△ABC中,AB=15,BC=14,S△ABC=84,求:(1)tanC的值;(2)sinA的值.
22.如图,小山上有一座120m高的电视发射塔AB,为了测量小山的高度BC,在山脚某处D测得山顶的仰角为22°,测得塔顶的仰角为45°.求小山的高.(已知:sin22°≈0.37,cos22°≈0.93,tan22°≈0.40)(结果精确到0.1m)
23.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去测量位于良乡的昊天塔的高度.如图,在C处用高1.2米的测角仪CE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向塔的方向前进40米到达D处,在D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60°,求昊天塔的高约为多少米?(结果精确到1米,≈1.73,≈1.41)
24.如图,小东在教学楼距地面8米高的窗口C处,测得正前方旗杆顶部A点的仰角为37°,旗杆底部B点的俯角为45°,升旗时,国旗上端悬挂在距地面2.5米处,若国旗随国歌声冉冉升起,并在国歌播放46秒结束时到达旗杆顶端,则国旗应以多少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
第二章《解直角三角形》单元测试题A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5.BAABA; 6-10.BDDCD; 11-12.BA.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45°;14.;15.;16.7;17.30海里/小时;18.20.9.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9.(1) 2; (2)1;
(3)2﹣; (4)3+.
20.解:在Rt△ABC中,∠ACB=90°,AC=3,tanB=,
∵tanB=,
∴BC===,
则AB==.
21.解:(1)过A作AD⊥BC于点D.
∵S△ABC=BC AD=84,
∴×14×AD=84,
∴AD=12.
又∵AB=15,
∴BD==9.
∴CD=CB﹣BD=14﹣9=5.
在Rt△ADC中,AC==13,
∴tanC==;
(2)过B作BE⊥AC于点E.
∵S△ABC=AC EB=84,
∴BE=,
∴sin∠BAC===.
22.解:设BC为x米,则AC=(120+x)米,
由条件知:∠CDB=22°,∠ADC=45°,
在Rt△DBC中,tan22°==≈0.40,
∴DC=x(米).
在直角△ACD中,tan45°==1.
∴AC=CD,
即120+x=x,
解得x=80,
答:小山BC的高度为80米.
23.解:如图,
设AG=x米,
在Rt△AFG中,∠AFG=60°,tan∠AFG==,
∴FG=x,
在Rt△AEG中,∠AEG=30°,tan∠AEG==,
∴EG=x,
∴x﹣x=40,
解得:x=20.
∴AG=20米,
则AB=20+1.2≈35.8(米).
答:这个电视塔的高度AB约为35.8米.
24.解:由题意得:CD⊥AB,∠ACD=37°,∠BCD=45°,BD=8米,
∴Rt△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D=BD=8米,
在Rt△ACD中,AD=CD tan∠ACD≈8×0.75=6(米),
∴AB=AD+BD=14米,
∴国旗匀速上升的速度约为(14﹣2.5)÷46=0.25(米/秒),
答:国旗匀速上升的速度约为0.25米/秒.
9题图
8题图
7题图
6题图
12题图
15题图
16题图
17题图
18题图
22题图
23题图
24题图
PAGE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