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
(2022·浙江杭州月考)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C.消费水平的高低,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有较大的影响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地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Ⅰ、Ⅲ、Ⅱ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Ⅱ、Ⅲ
(2022·福建泉州月考)图1、图2为“西藏地区不同发展模式下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比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选项中,影响西藏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最可能是( )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经济结构 D.生活水平
4.保持现有发展模式,西藏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 )
A.小于0.04亿
B.介于0.04亿到0.25亿之间
C.介于4.05亿到33.34亿之间
D.大于33.34亿
(2022·湖北武汉月考)《2017~2030年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出:到2035年广州市常住人口规模要控制在2 000万左右,这“2 000万”是让广州人“活的舒服”的指标。2015年以来,广州常住人口连续五年以每年超过40万的规模增加,2019年末达1 530.59万人。据此完成5~6题。
5.“2 000万”人口是指广州市的( )
A.人口最高容量 B.环境承载力
C.人口合理容量 D.土地承载力
6.针对目前的人口状况,广州市今后应该( )
A.提高人口容量 B.延迟退休年龄
C.放宽落户条件 D.加快产业转型
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 261米,夏季凉爽宜人,被誉为“夏都”。2011年西宁市常住人口为222.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9.4%。下表为2011年西宁市不同因素约束下的适度人口数量。据此完成7~8题。
约束因素 城市建设用地 人均居住用地 人均绿地面积 水资源
适度人口/万人 400.1 426.72 171.45 203.29
实际人口/万人 222.8
7.现阶段限制西宁市适度人口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 )
A.城市建设用地
B.人均居住用地
C.人均绿地面积
D.水资源
8.西宁市资源环境承载力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①资源丰富 ②气候条件优越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 ④生活消费水平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22·山西太原月考)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差值可以反映生态环境压力。下图为“不同地区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统计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下列措施有助于减轻生态环境压力的是( )
A.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B.工业密度大
C.限制公共交通发展
D.建筑密度大
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EBC)是指一定区域内,某一时期该地区环境承载力(ECC)与实际的环境承载量(ECQ)之间的差值。下表为“成都市2019年单要素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统计表”。据此回答11~12题。
要素 剩余量 经济总量 水资源 土地资源 产业结构 森林资源
EBC(万人) 826 364 283 1 021 109
11.2019年,各省市人才争夺硝烟不断,西安、南京、杭州、天津等地落户条件再度降低。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经济贸易中心当然不甘示弱。若短期内成都人才落户政策得到积极响应,则( )
A.ECQ不变 B.ECC降低
C.EBC降低 D.EBC增加
12.成都市( )
A.人口合理容量为109万人
B.经济人口总量为826万人
C.限制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要素是产业结构
D.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可提升人口合理容量
(2022·江西南昌月考)水资源承载力是指水资源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可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水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保证一定水质的条件下,水环境容量所能支撑的最大人口数量。下表为假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变,西藏三种不同的产业发展模式情景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状况。据此完成13~14题。
承载力 分项 保持现有模式 着力发展支柱产业、淘汰辅助性产业 着力发展旅游业
人口(亿人) 经济(万亿元) 人口(亿人) 经济(万亿元) 人口(亿人) 经济(万亿元)
水资源 承载力 4.05 12.84 24.98 79.12 33.34 105.63
水环境 承载力 2.25 7.41 1.93 6.11 2.08 6.58
土地资源承载力 0.04 0.12 0.05 0.17 0.25 0.79
13.根据表格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制约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水资源
B.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提升水环境承载力
C.着力发展支柱产业,淘汰辅助性产业对于土地资源承载力提升明显
D.从总量上讲,西藏的水资源可以支撑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14.下列举措最有利于提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是( )
A.逐步优化调整农牧业发展结构,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B.鼓励生育
C.积极推进生态旅游
D.大力提高人们消费水平
15.(2022·湖南长沙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澳大利亚领土面积769.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 477万(2021年4月),是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一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全球第12大经济体、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也是多种矿产出口量居全球第一的国家。下面图1为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图2为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
(1)简述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特点。(2分)
(2)分析澳大利亚中部内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4分)
(3)有人认为澳大利亚人口数量远小于该国人口合理容量,试说明理由。(6分)
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
1.B 2.D [第1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环境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消费水平的高低,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有较大的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A、C、D描述正确,不合题意。人类可局部地改造环境,但人口数量不能超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否则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第2题,人口数量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内,且保持稳定,人与环境关系越理想,Ⅰ模式最好;Ⅱ模式,人口数量有一段时间超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但后来一直稳定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内;Ⅲ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超过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导致生态失调、环境恶化,降低了资源环境承载力,人与环境关系最差,所以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D正确。]
3.B 4.A [第3题,读图可知,西藏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小的是土地资源,因此土地资源最可能是限制西藏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故选B。第4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土地资源是衡量西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指标,据图可知,如果保持现有的发展模式,西藏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该小于0.04亿人,故选A。]
5.C 6.D [第5题,这“2 000万”是让广州人“活的舒服”的指标,即是人口合理容量, C项正确。第6题,广州人口增长较快,其增加的人口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要想控制人口规模过快增长,需要控制劳动力的需求量,广州传统产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与信息投入,减轻对劳动力的依赖,可以控制外来劳动力的大量涌入,D项正确。增大人口容量、放宽落户条件不利于控制人口规模过快增长,延迟退休年龄对其影响不大。]
7.C 8.C [第7题,依据表格数据可知,在不同因素约束下,西宁市的适度人口数量不同,根据木桶效应理论可知,适度人口数量是由短板决定的,因此现阶段限制西宁市适度人口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人均绿地面积。第8题,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气候条件较为优越;西宁市为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对外开放程度高,②③正确。与青海省其他城市相比,西宁市不具有资源优势;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排除①④。]
9.C 10.A [第9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差值可以反映生态环境压力,结合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的定义可知,乙区域人均生态承载力大于人均生态足迹,生态环境压力小,B错误。甲、丙、丁三个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环境压力都比较大,其中丙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差距最大,表明丙生态环境压力最大,C正确。第10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会节约水资源,提高区域水资源的供应能力,有助于减轻生态环境压力,A正确;工业密度大,会加剧环境污染,B错误。限制公共交通发展,私家车数量增多,会加剧大气污染与能源紧张,C错误。建筑密度大,区域内人口数量大,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增大,不利于减轻生态环境压力,D错误。]
11.C 12.D [第11题,通过概念可知,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环境承载力-实际环境承载量,若短期内成都人才落户政策得到积极响应,则会有一批人才落户成都,使成都实际环境承载量(ECQ)增加,而环境承载力(ECC)不变,则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EBC)降低,故选C。第12题,根据统计表可知,109万人是成都市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不是成都市的人口合理容量,故A不符合题意;同理,B也不符合题意;人口合理容量取决于资源的短板,即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最小的森林资源,故C不符合题意;因森林资源是限制人口合理容量的要素,所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可以增加人口合理容量,故D正确。]
13.D 14.C [第13题,西藏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最弱,制约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土地资源,A错误。保持现有模式水环境承载力为2.25亿人,发展旅游水环境承载力为2.08亿人,B错误。发展支柱产业,淘汰辅助性产业,土地资源承载力从0.04亿人提升到0.05亿人,提升不明显,C错误。西藏水资源相对充足,可以支撑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D正确。第14题,扩大粮食种植面积、鼓励生育和大力提高消费水平都会给土地带来很大压力,A、B、D错误。西藏保持现有模式土地资源承载力为0.04亿人,推进生态旅游土地资源承载力为0.25亿人,有利于提升土地资源承载力,C正确。]
15.(1)人口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及西南部沿海地区,其他地区人口稀疏。
(2)中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
(3)国土面积广大;矿产、草地等自然资源丰富;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外开放水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