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试题
2023.4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填写到答题卡和
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
纸、修正带。
第I卷选择题(44分)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我国赣南地区离子型稀土资源丰富,开采时,将矿区蕴含稀土离子的风化层用化学方法
将稀土离子置换浸出,早期主要采用“搬山运动”式的池浸(推浸)工艺(图1),现采用较环保
的原地浸矿工艺(图2)。稀土是重要的战略性原材料,近年来,我国建立稀土矿产开采总量
控制指标。据此完成1~2题。
粉数)绕装园砂恽圳)
刻例
巴未以尚片
上上卡坐空河流彩产
西作尚专以化
图
园沉特
光其土
”市液计收标出
浸山滚加工场地
…邦下水位粉
史变章华河沉华光
产电农知波
图2
1.与原地浸矿工艺相比,池浸(堆浸)工艺对当地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地理试题第1页(共10页)
①池浸会破坏地表植被,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
②需剥离山体,破坏表土,更易造成水土流失
③产生的挖矿土、尾砂、尾渣和废液等废弃物数量少
④溃坝风险更高,威胁生态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我国对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稀土资源开采难度大
B.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C.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
D.我国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上升
黄河三角洲造就了鹤之乡、鱼盐之利、农耕之盏。有些农民采用“游耕”模式,每年春耕、
秋收来此拓荒,若千年后弃耕。不同于其他大江大河、三角洲活跃的“湾区经济”发展,黄河三
角洲建有我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选择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策略。图3示意黄河三角洲
位置。据此完成3~5题。
泡
诚河角t
图3
3.黄河三角洲(
A.经济发达
B.湿地作用大
C.无洪涝灾害
D.开发程度高
4.黄河三角洲“游耕”模式的主要危害是(
A.净化水质的能力减弱
B.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
D.农产品产出降低
5.黄河三角洲地区实施生态优先发展策略的首要目的是()
A.庇护鸟类生存
B.增加土地资源数量
C.开展生态旅游
D.稳定河口生态环境
2022年8月20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过去一个月,35℃以上高温天气
覆盖了我国4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洞庭湖水位持续走低,早早进入枯水期,较近20年平均
出现枯水期的时间提前69天。高温干旱的天气对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带来影响,沿岸各地
各出奇招战胜“烤验”。图4示意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22年8月20日全国高温预报图,图5
示意洞庭湖位置。据此完成6~8题。
地理试题第2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