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8 《时间的脚印》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8 《时间的脚印》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7 20:34:2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1张PPT)
8 时间的脚印
第二单元
1.(20-21·邢台信都区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é luǎn)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
是当时陆地的边缘,较大的石子不能被搬到海或湖的中央,便在岸边留下了。可是,有时
候,在粗糙的岩石上( fù gài )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这是什么道
理呢?这是因为地壳下沉,使原来靠岸的地方变成了海洋的中心。
(1)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粗糙(  ) ②地壳(  )
(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é luǎn)  ②(fù gài)   
·
·
·
·
cū cāo
dì qiào
鹅卵
覆盖
解析:“时时刻刻”,每时每刻。“无时无刻”,没有哪一时刻,用在“不”前,合起来表示“时时刻刻都……”。“消逝”,消失。侧重过程,指逐渐减少。“消失”,(人或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不复存在。侧重结果,强调永远失去了或很快失去了。根据句意,(1)句应选“时时刻刻”,(2)句应选“无时无刻”,(3)句应选“消逝”。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    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2)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    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3)自然界某些转眼就    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A.时时刻刻   无时无刻   消逝
B.无时无刻   时时刻刻   消失
C.无时无刻   时时刻刻   消逝
D.时时刻刻   无时无刻   消失
A
3.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以为“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话倒有些道理。
②故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在这个时代所能凭空成立的,不晓得有几多“过去”时代的思潮,差不多可以说是由所有“过去”时代的思潮一凑合而成的。
③有的哲学家说,时间只有“过去”与“未来”,并无“现在”。
④因为“现在”就是所有“过去”流入的世界,换句话说,所有“过去”都埋没于“现在”的里边。
⑤有的又说,“过去”“未来”皆是“现在”。
A.③⑤①④② B.⑤①④②③ C.①④②③⑤ D.③⑤①②④
解析:先通读文句,整体感知,梳理思路;再抓住关键词语,细致梳理前后顺序。⑤句中的“有的又说”紧承③句中“有的哲学家说”,因此③句在⑤句前;①句是对③⑤句所述观点的看法,紧承③⑤句;②句以“故”开头,进行总结,④句以“因为”开头,分析原因,按照逻辑顺序,应是先因后果,先分析后总结,因此④句在②句前。故正确排序为:③⑤①④②。
A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
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
热情。
B.作者在叙述中,始终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将静态观察与动态分析、历史思考与
现实认识融为一体,赋予大自然中“时间的脚印”更为深广的意义。
C.岩石的运动规律是:被破坏——重新生成岩石——被堆积、被搬运。
D.本文大量独立成段的单句,有提示重点内容、标示层次结构等作用,使文章脉络
清晰,便于阅读理解。
解析:顺序不对,应是被破坏——被堆积、被搬运——重新生成岩石。
C
5.下面的通知在格式、内容方面各有一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格式上:
②内容上:
正文应指出报告会的召开地点。
解析:本题考查应用文的写作,注意对通知格式的把握。①通知右下方的落款,单位名称和时间不能写在一行,应先写单位名称,再另起一行写时间。②通知内容中缺少报告会召开的具体地点。
通 知
本周五下午三点,特邀知名科普作家来我校做报告,与广大师生分享学习科学的快乐。请全体师生准时参加报告会。
学校办公室2022年4月22日
落款处的单位名称和日期应分两行写在右下方,单位名称在上,日期在下。
6.阅读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请仔细分析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幅漫画的内容。
(2)你从漫画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1)请仔细分析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幅漫画的内容。
答案示例:习惯周末睡懒觉的主人公星期一迟到了。
解析:整幅漫画由三幅小图组成,第一幅图时间显示为星期六,主人公想晚点起床;第二幅图时间显示为星期日,主人公想晚点起床;第三幅图时间显示为星期一,主人公上学晚了。由三幅图综合分析,主人公星期一上学晚了,是因为周末两天放纵自己晚起床,以致形成了晚起的习惯。
(2)你从漫画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示例:习惯一旦养成便很难改变,所以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解析:分析漫画内容可知,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这启示我们:不管什么时候,都应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放任自己,不要让自己养成不好的习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大自然的文字
伊 林①
①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但是也有另一套文字,这是每个想成为真正有学识的人应该知道的。
②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它总共有成千上万个字母,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母,你脚下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母。
③你知道,在水面上,船只是不会留下痕迹的,那里也没有写着“由此往北”的有箭头的指路牌。但从古以来,水手们并不需要这样的指路牌。他们有带磁针的罗盘,磁针永远指着北边。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他们也照样迷不了路。他们朝天望望,去看那星星写出的书,在许多星座当中找到了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找到了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
④天空的使者——鸟,也会教给那些留心观察它们的人许多本领。
⑤假如燕子在空中飞得很高,看上去很小很小,那就会有好天气。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到大门口了。而飞走的大雁不用日历就可以告诉人们,热天已经过去了。
⑥太阳光还是很热的,是个平静、晴朗的日子。这时候从远方传来奇怪的不安的声音,好像有人在高空互相呼应着。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近。凝视天空终于可以勉强分辨出一张模糊的蜘蛛网,就像给风吹着似的。蜘蛛网飞近了,抬起头来,已经瞧出,这不是什么蜘蛛网,而是许多长脖子的鸟。它们呈“人”字形飞着,排成整齐的队形朝着阳光照耀着的森林飞行。但是一转眼工夫,它们又好像融化在天空里一样无影无踪了。只有那声音还从远方传来,好像在说:“再见!再见!明年春天见!”
⑦阅读天空这本书,可以了解许多新奇的东西。
⑧连我们脚底下的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来也是一本很有趣的书。
⑨现在,在建筑工地上,挖土工人的铁锹碰到了灰色的石头。在你看来这不过是普通的石头,可是在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它并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石灰石。它是从碎贝壳变化而成的,你知道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见,在很古的时代,这个现在是城市的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
⑩有时候,你在森林里走,忽然看到树林当中躺着一块很大的花岗石块,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它是怎样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样大的力气把这么大块的石头搬到森林里来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的森林的呢?
谁如果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就会立刻说出,这叫作漂砾② ,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这些冰川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岩石砸碎,并且把砸下来的碎石块带着一起走。这是好久以前的事了,当时这儿还根本没有森林。漂砾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的。
要学会大自然的文字,应当从小就常常到森林里或者田野上去走走,去注意观察一切东西。假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当到书里去寻找解释,还应该经常去请教有学识的人。
(选文有删改)
             .
①伊林:苏联科普作家。曾创作了《黑白》《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脍炙人口的科学文艺著作。②漂砾(lì):冰川消融后沉积下来的巨大石块,上面常有冰川擦痕。砾,碎石。
7.本文介绍了哪两类大自然的文字?各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8.作者在介绍土地上的文字时重点介绍了哪两类石头?其用意是什么?
9.这篇科学小品文在语言风格方面有何突出特点?至少答出两点并简要分析。
7.本文介绍了哪两类大自然的文字?各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解析:回答此题注意定位文中的关键句。由“阅读天空这本书,可以了解许多新奇的东西”“连我们脚底下的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来也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可概括出天空和大地上的文字这两类大自然的文字及其特点。
答案示例:两类大自然的文字:一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二是大地上的文字。特点: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可以让人了解许多新奇的东西,大地上的文字是一本很有趣的书。
答案示例:一种是石灰石,一种是花岗石(或漂砾)。这些石头不是普通的石头,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能够从中看出自然界沧桑巨变的历史,告诉我们要读懂大自然的文字,做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
8.作者在介绍土地上的文字时重点介绍了哪两类石头?其用意是什么?
解析:第⑨段介绍了石灰石,第⑩ 段介绍了花岗石(或漂砾)。结合⑨~ 段中的议论抒情的句子来思考用意。
答案示例:①通俗易懂,善用口语句式,通过举例子、设问等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②形象生动。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9.这篇科学小品文在语言风格方面有何突出特点?至少答出两点并简要分析。
10.学习课文之后,石老师在班上组织开展了一次“我和时间约个会”活动,请你来参加。
(1)下面是小雯同学搜集到的我国古代一种计时装置的相关材料,请你认真阅读,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铜壶漏刻是公元1745年制造的,最上面漏壶的水从雕刻精致的龙口流出,依次流向下壶,箭壶盖上有个铜人仿佛抱着箭杆,箭杆上刻有96格,每格为15分钟,人们根据铜人手握箭杆处的标志来报告时间。
(2)你们组的小溪不想参加这个活动,认为这个活动耽误时间,身为组长的你应该怎样劝说小溪去参加活动呢?
(3)下面是小静分享的一段参观博物馆后的感悟,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她修改。
今天,【甲】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博物馆参观了滴漏、刻漏、沙漏、圭表、日晷和计时装置。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古代计时装置的设计原理主要有三大类:利用流体力学计时,采用机械传动结构计时,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计时。【乙】探索是无止境的,只要我们不戒骄戒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就一定能揭开更多的奥秘,创造出更多便利人们生活的东西。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
②【乙】处画线句子否定不当,应将“   ”删去。
(1)下面是小雯同学搜集到的我国古代一种计时装置的相关材料,请你认真阅读,概 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铜壶漏刻是公元1745年制造的,最上面漏壶的水从雕刻精致的龙口流出,依次流向下壶,箭壶盖上有个铜人仿佛抱着箭杆,箭杆上刻有96格,每格为15分钟,人们根据铜人手握箭杆处的标志来报告时间。
答案示例:介绍了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铜壶漏刻的制造时间、形状和计时方法。
解析:材料开头介绍了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铜壶漏刻的制造时间,中间部分介绍了其形状,最后介绍了其工作原理,也就是计时的方法。
(2)你们组的小溪不想参加这个活动,认为这个活动耽误时间,身为组长的你应该
怎样劝说小溪去参加活动呢?
解析:劝说时要讲清参加活动的意义和好处,注意语气要委婉。
答案示例:小溪,老师组织的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还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比单纯看课本可强多了,我们一起去参加活动吧!
(3)下面是小静分享的一段参观博物馆后的感悟,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她修改。
今天,【甲】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博物馆参观了滴漏、刻漏、沙漏、圭表、日晷
和计时装置。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古代计时装置的设计原理主要有三大类:利用流体力学计时,采用机械传动结构计时,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计时。【乙】探索是无止境的,只要我们不戒骄戒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就一定能揭开更多的奥秘,创造出更多便利人们生活的东西。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子否定不当,应将“   ”删去。
解析:①滴漏、刻漏、沙漏、圭表、日晷这些都属于计时装置。②“戒”字就是戒掉的意思,前面加上“不”,意思就相反了。
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博物馆参观了滴漏、刻
漏、沙漏、圭表、日晷等计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