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7 21:23:3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教学目标 1.梳理演讲的思路,体会事例在演讲中的作用。 2.品味文章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真诚质朴的语言风格,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3.把握演讲者对年轻人的态度,学习王选进行人生抉择的智慧以及勤奋谦虚、甘为人梯的高尚品格。 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真诚质朴的语言风格,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2.学习王选进行人生抉择的智慧以及勤奋工作、无私奉献、虚怀若谷、甘为人梯的高尚品质。 课前准备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布置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王选对科学事业的重大贡献。对王选有初步的认识。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科学家,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研制的领导者,他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二次革命,他有着自主创新的成长历程,他提出了很多的前沿观点。他一生中有八次重要抉择,每一次抉择都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相连。他是中国科技界的一位灵魂人物,让我们向他致敬!他就是——王选。今天就让我们从他的一篇演讲中来收获启发:如何在处于人生重要抉择之时,做出正确的选择。(板书标题、作者) 二、预习检查 1.文学知识填空。 王选(1937—2006),江苏无锡人,生于上海。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王选因此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他还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2002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当代毕昇”。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抉(jué)择 阻碍(ài) 奠(diàn)基人 背叛(pàn) 开辟(pì) 崭(zhǎn)新 膏(ɡāo)药 谅(liànɡ)解 署(shǔ)名 剥削(xuē) 狡(jiǎo)辩 头衔(xián) 荧(yíng)屏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抉择:挑选;选择。 (2)贴切:(措辞等)恰当;确切。 (3)扶植:扶助培植。 (4)阳奉阴违:指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抗。 (5)堕落:(思想、行为)往坏里变。 (6)狗皮膏药:药膏涂在小块狗皮上的一种膏药,疗效比一般膏药好。旧时走江湖的人常假造这种膏药来骗取钱财,因而用来比喻骗人的货色。文中是作者自谦、幽默的说法。 (7)招摇撞骗: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进行诈骗。 (8)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9)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 (10)论资排辈:按资历、辈分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 (11)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12)狡辩:狡猾地强辩。 (13)平易近人: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 (14)不修边幅: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三、合作探究 (一)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要求:快速浏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并勾画关键信息。 1.浏览课文,理清作者思路,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1段):交代了演讲的背景,引出演讲的话题。 第二部分(2~9段):具体介绍第六个重要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 第三部分(10段):呼吁大家把自己溶在大集体里,体现自我价值。 2.研读课文,说说作者做出的第六个抉择是什么,做出这个抉择的原因或条件、影响或结果以及意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第六个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 原因或条件:历史的规律。 影响或结果: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 意义: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向未知的领域探索进取,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交流观点。) (二)细读课文,深层探究文本。 要求:学生分组认领问题,每组重点围绕一个问题合作探究,注意紧扣文本,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来说。 1.细读第1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讲述《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一电视节目。 明确:由李素丽对她自己的形容引出作者对自己的形容:“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表现了作者的谦虚。 2.作者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太阳来比喻不同的人群,好在哪里? 明确:比喻贴切形象,语言幽默,引出演讲的中心话题——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即景设喻,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又给青年人以极大的鼓舞。 3.细读第2~9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论“第六个重要抉择”的。 明确: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如何看待权威;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分析名人和凡人的特点。 4.第2段作者列举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多个事例有什么作用? 明确:充分论证了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是历史规律,强调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意义。 5.作者在结尾为什么称自己的演讲为“狗皮膏药”式的? 明确:作者认为自己已经脱离第一线,创造的高峰已过去,并非站在行业的最前沿。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的经历、体会,而不是科技含量高的知识,对大家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当然,这是作者自谦而诙谐的说法,显得幽默风趣。 (三)精读课文,品味写作特色。 1.这篇演讲词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结合第3~7段分析逻辑严密性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第3段提出观点——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第4、5段阐明自己对“权威”的认识,这是扶植年轻人的理由;第6、7段举例分析创业的都是年轻人,要为年轻人创业创造条件,即怎样扶植。这几段是按层层深入的顺序安排的,逻辑严密。 2.这篇演讲词口语与科学术语相结合,语言通俗易懂,真挚感人,幽默风趣,结合下列句子分析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 明确:“不可设想”意思是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这里指发展迅速的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需要不断创新,需要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努力贡献。 (2)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假如人家说我是权威,也许还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 明确:“马马虎虎”意思是勉强,凑合。表现作者的谦虚,幽默。 (3)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 明确:“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这里指重要的岗位或市场的前沿。运用比喻,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四、拓展延伸 1.从这篇演讲词中,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明确:作者的第六个重要抉择是大力扶植年轻人,可知他把自己的人生抉择及事业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他扶植年轻人是真心诚意的,倡导不剥夺年轻人的劳动成果,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普通人等,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专注于科学研究、无私奉献的人。 2.作者的第六个重要抉择是“大力扶植年轻人”,你从这件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明确:(示例一)放手也是一种美。(示例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示例三)将自己的人生与国家的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 五、达标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 A.崭(zhǎn)新 趋(qū)向 豁(huò)然开朗 B.微(wēi)软 开辟(pì) 名人逸(yì)事 C.堕(duò)落 生涯(yá) 强(qiáng)词夺理 D.奠(diàn)基 阻碍(ài) 出类拔萃(cuì) 解析:C项“强”应读作“qi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决择  贴切  膏药  不修边幅 B.枯躁  烦琐  狡辩  风口浪尖 C.纳闷  权威  估量  阳奉阴违 D.开僻  干预  扶植  招谣撞骗 解析:A项“决”应写作“抉”;B项“躁”应写作“燥”;D项“僻”应写作“辟”,“谣”应写作“摇”。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A.据报道,那个假冒记者到处招摇撞骗的不法分子近期落网。 B.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慢慢地变了:变得听话而不再故意作对,遇事能心平气和地商量而不再强词夺理。 C.他平易近人,不但赢得了下属的爱戴,也获得了长官的信赖。 D.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解析:D项“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应改为“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4.(2019·广西梧州中考)[综合性学习]根据下面这幅漫画,完成以下题目。 (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含标点限80字以内) 答案:墙前站三人,站地面的人,眼前只有墙;站较高书上的人,越过了墙看到了黑暗;站最高书上的人,越过墙和黑暗,看到了太阳和光明,书包括《词典》和《名著》。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漫画所蕴含的寓意。 答案:书读得越多,积累的东西也就越多,便可以看得更远。 六、课堂小结 本文始终围绕“扶植年轻人”这一抉择来写,写为什么要“扶植年轻人”,因为“扶植年轻人”是历史的规律。避免说教,注重用实例和事实说话,深入浅出。演讲以精辟的见解和诙谐的表述,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精彩绝伦的语言魅力。不但有科学原理,而且有人生哲理;不但有学术的穿透力,而且有情感的震撼力;不但有理论的清晰度,而且有语言的幽默感:这一切构成了这篇演讲词的独特风采。 七、布置作业 请你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演讲词,表明自己对生命的认识。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