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健康地生活-2022-2023年初中生物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精编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0 健康地生活-2022-2023年初中生物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精编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26 20:31:1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0 健康地生活
传染病及预防:
1、传染病:由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病初期。
2、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有传染病的人或动物等。
(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通过空气、饮水、
饮食、生物媒介等都属于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感染疾病的人群。如:儿童、老人等。
在以上三个基本环节中,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会流行。
4、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对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阻止病原体的传播。如: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患有传染病的动物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等,这些举措都是属于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要搞好环境卫生(如:室内通风和消毒等)和个人卫生等。
(3)保护易感人群:不让易感者与病人接触并进行预防接种。如:为了保护易感人群,给儿童注射疫苗,这里注射的疫苗和举措分别属于抗原和保护易感人群。
人体免疫功能:
1、人体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是人体抵抗病原体侵袭的能力。
2、人体免疫的功能:
(1)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2)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维护人体健康。
(3)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等)
3、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人体的防线 组 成 功 能 免 疫 类 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阻挡、杀死和清扫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白细胞) 溶解、吞噬病原体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如:脾脏和淋巴结等)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特异性免疫(指人出生以后才有的,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4、抗原与抗体的概念:
(1)抗原: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或异物),叫做抗原。又如:注射的“疫苗”和“类病毒”以及“移植的器官”也是属于抗原。
(2)抗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
的特殊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叫做抗体。
①抗体的特点:有专一性,如:麻疹抗体只能抵抗麻疹病毒,不能抵抗天花病毒。
其原理是:抗原侵入人体 淋巴细胞 抗体 新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健康的生活:
1.健康: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健康的生活规律包括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及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联合国将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国际上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2.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三个因素: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
3.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和危害。
4.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叫做处方药;不需要医师处方,既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叫做非处方药,简称OTC.
1.传染病及其预防:
例题1.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引发此次疫情的罪魁祸首新型冠状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2019﹣nCoV以及无症状感染者都是新冠肺炎的传染源
B.新冠肺炎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
C.新冠肺炎患者体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抗体可在人体内存在一段时间
D.2019﹣nCoV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答案】A
【解析】A、2019﹣nCoV是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A错误;
B、新冠肺炎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B正确;
C、抗体就是病原体入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因此新冠肺炎患者体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抗体可在人体内存在一段时间,C正确;
D、2019﹣nCoV是病毒,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D正确。
2.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例题2.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项是(  )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
【答案】D
【解析】A、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
B、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
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C不符合题意。
D、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了,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D符合题意。
3. 安全用药:
例题3.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凡是药物都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
B.自行购买的非处方药需按说明服用
C.未吃完的药放再长时间都能继续吃
D.进口药和新药不一定比普通药安全
【答案】C
【解析】A、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正确;
B、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非处方药要严格按说明书服用;正确;
C、所有药物都有有效期,必须在有效期内服用,超过有效期的药物不能再服用,错误;
D、无论是进口药还是国产新药,只是产地和研制时间的差别,不一定比普通药安全,只有恰当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才能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正确。
4. 急救:
例题4.某人因意外受伤,鲜红的血液从伤口喷出(如图所示),正确的急救方式是(  )
A.迅速拨打120,并在b处控制血流
B.迅速拨打120,并在a处控制血流
C.不需拨打120,在b处控制血流即可
D.不需拨打120,在a处控制血流即可
【答案】B
【解析】解: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出血时,血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一样慢慢渗出。静脉出血在远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某人因意外受伤,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表明受伤的血管是动脉;应迅速拨打120,并在近心端止血即图中a处。
5.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例题5.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以下属于良好生活习惯的是(  )
A.因学习紧张很少与师生交流
B.经常性上网学习到深夜
C.节假日陪父母外出旅游散心
D.早上时间紧常常不吃早餐
【答案】C
【解析】A、因学习紧张很少与师生交流,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A不符合题意;
B、经常性地上网学习到深夜,影响休息,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B不符合题意;
C、节假日常随父母郊游,拓展视野,愉悦心情,是健康的生活方式,C符合题意;
D、经常因时间紧张不吃早餐,会造成营养不良,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D不符合题意。
1.(2022·滨州)下列生活习惯对身体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毒会损害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B.吸烟会损害呼吸系统,易患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
C.酗酒能使脂类物质沉淀到血管壁上,使血压升高,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
D.少量吸烟不会上瘾,青少年可以偶尔吸烟,缓解学习疲劳、醒脑提神
【答案】D
【解析】A.吸毒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可使人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A正确。
B.香烟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多种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吸烟者和周围的人体内会诱发多种疾病,特别是会影响循环系统的功能,造成动脉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病,严重的可能诱发肺癌,B正确。
C.酗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处于麻痹状态,出现幻觉,引起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酗酒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能使脂类物质沉淀到血管壁上,使血压升高,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酗酒还会导致骨骼异常,增加骨折的发生率,C正确。
D.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吸烟有害健康,且会上瘾,为了身体健康,青少年不可以吸烟,D错误。
2.(2022·滨州)如图是“清颗粒”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药是非处方药
B.病情缓解后,立即停药,不会反复
C.用药前无需阅读说明书,可以自行服用
D.该药是中成药,毒副作用小,每次3袋效果更好
【答案】A
【解析】A.非处方药(OTC)不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也可以购买,按说明书服用,适用于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病。“清颗粒”带有“OTC”标记,故属于非处方药,A正确。
B.病情缓解后,不能立即停药,防止病情发生反复,B错误。
C.用药前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用法、用量等信息,C错误。
D.该药是中成药,毒副作用小,但服用量是每次1袋(7.5克),不能擅自加大服药量,D错误。
3.(2022·梧州)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常被称为“现代文明病”,下列疾病属于“现代文明病”的是(  )
A.恶性肿瘤 B.新冠肺炎 C.夜盲症 D.血友病
【答案】A
【解析】A.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癌症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其发生与吸烟、感染、职业暴露、环境污染、不合理膳食、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属于“现代文明病”,A符合题意。
B.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B不符合题意。
C.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非传染病,缺乏维生素A还会患皮肤干燥、干眼症等。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绿色蔬菜、瓜果和胡萝卜等食物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不属于“现代文明病”,C不符合题意。
D.血友病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的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终身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性”出血,不属于“现代文明病”,D不符合题意。
4.(2022·梧州)健康、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下列关于安全用药与急救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处方药可以随便购买服用
B.患流感时可使用抗生素杀灭体内病毒
C.动脉出血时可用创可贴止血
D.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答案】D
【解析】A.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简称Rx,非处方药简称OTC,非处方药(OTC)不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也可以购买,按说明书服用,适用于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病,但不能随意服用,A不符合题意。
B.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是用来治疗因病菌引起的疾病的药物,对于病毒性的等其他疾病无疗效,B不符合题意。
C.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是: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故某人上臂受伤出血,血液为鲜红色,呈喷射状流出,属于动脉出血,动脉出血在伤口处的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C不符合题意。
D.心肺复苏是指在没有任何条件下的徒手复苏操作技术,其步骤为:①胸外心脏按压;②打开患者气道;③人工呼吸;D符合题意。
5.(2022·大庆)应对新冠疫情,我国采取了各项防控措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
B.注射疫苗对易感人群没有任何保护作用
C.隔离感染者可有效控制传染源
D.正确佩戴医用口罩在一定程度上能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B
【解析】A.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病,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等方式传播,A不符合题意。
B.保护易感人群是指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人群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
抗病能力,由此可知,注射疫苗对易感人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B符合题意。
C.控制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在发病初期,即刚表现出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蔓延;所以隔离感染者可有效控制传染源,C不符合题意。
D.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所以“勤洗手、戴口罩、常消毒等做法”都是针对传播途径所采取的措施,所以正确佩戴医用口罩在一定程度上能切断传播途径,D不符合题意。
6.(2022·大庆)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新冠病毒的特殊蛋
白质,这种蛋白质能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和特殊蛋白质分别是(  )
A.抗原、抗体 B.抗体、抗体 C.抗原、抗原 D.抗体、抗原
【答案】A
【解析】从题干信息可知,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新冠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因此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和特殊蛋白质分别是抗原和抗体。
7.(2022·襄阳)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下图中属于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的是(  )
A.③⑤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HIV病毒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8.(2022·大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的定义不包括(  )
A.身体上的良好状态 B.心理上的良好状态
C.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D.稍显虚弱
【答案】D
【解析】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①身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②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③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所以,“稍显虚弱”不是健康的内涵。
1.如图为“复方消化酶胶囊”的说明书(节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药为非处方药
B.服用前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C.健康人体内的淀粉酶由胃腺分泌
D.该药有助于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
【答案】C
【解析】A、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正确;
B、服用药前需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等,按要求服用,以确保用药安全,正确;
C、唾液腺、肠腺、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淀粉酶,对淀粉进行消化,错误;
D、从药品说明可以看出,此药品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所以该药有助于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正确。
2.接种流感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以获得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流感疫苗相当于(  )
A.抗原 B.血红蛋白 C.溶菌酶 D.抗生素
【答案】A
【解析】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相应病原体的抗体。因此流感疫苗相当于抗原。
3.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如发生心跳骤停,则应该将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下列对成人胸外心脏按压要点操作准确的一组是(  )
选项 A B C D
按压位置 胸骨上段约 胸骨下段约 胸骨下段约 胸骨上段约
按压手法 用单手掌根 用双手掌根 用单手掌根 用双手掌根
按压速度(次/分) 最多75 至少100 等于75 等于100
按压深度(厘米) ≤3 ≥5 ≤3 ≤5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而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因此胸外心脏挤压的次数是每分钟80﹣100次左右.故按压与呼吸是30:2,反复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在胸骨下段1/3处,胸外心脏按压每分钟至少用双手掌根按压100次,深度:成年人至少5厘米.
4.下列疾病都是传染病的一组是(  )
A.蛔虫病、淋病、狂犬病
B.流行性乙型脑炎、腮腺炎、贫血
C.高血压、流感、艾滋病
D.动脉粥样硬化、甲肝、手足口病
【答案】A
【解析】A、蛔虫病、淋病、狂犬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都属于传染病,正确。
B、流行性乙型脑炎、腮腺炎属于传染病,贫血不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错误。
C、高血压属于生活方式病,流感、艾滋病属于传染病,错误。
D、动脉粥样硬化不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甲肝、手足口病属于传染病,错误。
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反应越强,对人体健康越有利
B.人体免疫功能可以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C.抗体是在特定病原体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D.计划免疫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答案】A
【解析】A、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病;例如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会发生过敏反应,A错误;
B、人体免疫具有监视功能,监视人体内的肿瘤细胞;免疫可以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B正确;
C、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C正确;
D、计划免疫可以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
6.学习生物学知识有助于形成健康生活习惯,作出正确行为选择。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  )
A.远离毒品,拒绝吸烟和酗酒
B.避免干扰,尽量调大耳机音量
C.按时作息,形成良好生活规律
D.均衡膳食,保证合理营养摄入
【答案】B
【解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耳机音量过大,会使鼓膜受到剧烈震荡,甚至损伤鼓膜,使听力下降,可见B符合题意。
7.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春期是人体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
B.母体和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卵巢
C.第一性征是在性激素刺激下表现出来的
D.睾丸和子宫分别是男、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答案】A
【解析】A、青春期是人体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正确。
B、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错误。
C、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是在性激素刺激下表现出来的,错误。
D、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错误。
8.下列与艾滋病患者的哪些接触行为不会导致被感染 (  )
①交谈 ②握手 ③共餐 ④共用牙具 ⑤一起学习 ⑥共用注射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
【答案】B
【解析】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
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①交谈、②握手、③共餐、⑤一起学习、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④共用牙具、⑥共用注射器会接触血液、体液,可能感染上艾滋病。
9.在下列健康评价中,属于评价社会适应方面的是(  )
A.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B.我的身体很灵活
C.我很少觉得疲乏无力
D.我对自己的外貌感到满意
【答案】A
【解析】A、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说明心理健康、阳光,是社会适应状态,正确。
B、我的身体很灵活指的是身体健康,不是评价社会适应方面的,错误。
C、我很少觉得疲乏无力是身体上的健康的表现,不是社会适应状态,错误。
D、我对自己的外貌感到满意是心理上的健康,错误。
10.下列关于人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适度的吸烟促进深入思考问题
B.遇到烦心事借酒消愁
C.合理宣泄烦恼
D.少量品尝毒品,以体验毒品的危害
【答案】C
【解析】A、吸烟有危害,不仅仅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任何有组织生物体只要还有生命迹象就必须要呼吸,呼出体内的二氧化碳,吸入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新陈代谢,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抽烟不仅不能促进深入思考问题,还回危害身体。错误。
B、喝酒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遇到烦心事不能借酒消愁,错误。
C、用摔枕头、打沙袋等方式宣泄内心的烦恼,属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中的宣泄,正确。
D、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错误。
11.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分别从传染病和免疫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
A.病原体,抗原 B.病原体,抗体
C.抗原,抗体 D.抗体,抗原
【答案】A
【解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因此,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原体;作为外来物质新型冠状病毒,它属于非己的成分,属于抗原,从免疫角度来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是抗原。
12.大多数哺乳动物受伤后,用舌头舔伤口能促进愈合,这是由于(  )
A.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特异性免疫
B.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属特异性免疫
C.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属非特异性免疫
D.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D
【解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唾液是人体体液的一种,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去舔伤口,其唾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灭病菌,伤口不被感染,从而很快愈合,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3.如图漫画较形象地表示了人体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其表示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图B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图D呼吸道纤毛的对病原体的清扫作用都属于第一道防线,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图A溶菌酶溶解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第一道、第二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性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能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因此图中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C;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第三道防线能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有C。
14.某人与麻疹患者接触过,但他后来并没有患此病,可能的缘故是(  )
A.那个人遗传素养好
B.那个人注射过流脑疫苗
C.麻疹的传染性较弱
D.此人患过麻疹或接种过麻疹疫苗
【答案】D
【解析】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患过麻疹病的人,体内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因此他与麻疹患者接触不会被感染。
15.以下“俗话”较符合健康生活习惯与行为的是(  )
A.饭后一支烟,快乐似神仙
B.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开心
C.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D.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答案】C
【解析】A、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严重损害人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A错误;
B、过多饮酒会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肝脏等器官,不利于身体健康,B错误;
C、“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适当的运动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和吸收,利于身体健康,C正确;
D、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先洗干净、买经过检疫的猪肉等,切忌“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说法,D错误。
16.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凡是药物都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
B.自行购买的非处方药需按说明服用
C.未吃完的药放再长时间都能继续吃
D.进口药和新药不一定比普通药安全
【答案】C
【解析】A、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正确;
B、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非处方药要严格按说明书服用;正确;
C、所有药物都有有效期,必须在有效期内服用,超过有效期的药物不能再服用,错误;
D、无论是进口药还是国产新药,只是产地和研制时间的差别,不一定比普通药安全,只有恰当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才能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正确。
17.当你头痛、流鼻涕、发高烧时,采取下列哪种做法比较合适(  )
A.自行买药 B.根据广告宣传买药
C.找医生诊治 D.喝热水,盖上棉被发汗
【答案】C
【解析】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
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因此,感觉头疼、流鼻涕、发高烧时,不能自行随便买药,应该找医生诊治比较安全合适。
18.生物学知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药副作用小,用药时增加剂量可加快病情好转
B.饭后可以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C.流感患者可以自行购买抗生素进行治疗
D.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答案】D
【解析】A、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尽管中药有效成分主要从动植物或矿物质中提取,副作用小,也不能随意增加剂量,A错误;
B、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而导致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B错误;
C、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而流感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无效,C错误;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之前都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做到安全用药,D正确。
19.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病命名为“COVID﹣19”,这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NCP)。人感染了该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
资料二:自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了区域内疫情的蔓延。专家建议,应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教室要一天三扫、开窗通风、定期消毒等。目前,科学家在努力硏制新冠肺炎疫苗。
(1)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由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会引起新冠肺炎,肺是________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的场所。
(2)新冠肺炎能迅速传播,说明该病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特点。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属于________;教室要一天三扫、开窗通风、定期消毒属于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在努力研制新冠肺炎疫苗。在免疫过程中,接种疫苗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可以抵抗病原体,这种特殊蛋白质被称为__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免疫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蛋白质;呼吸;气体交换;
(2)流行性;传染性;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3)抗体;特异性;防御、免疫监视、自我稳定。
【解析】(1)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由题意可知,该疾病是由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简单,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肺是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新冠肺炎是一种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病;新冠肺炎能在人群中传播,它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空气或气溶胶)传播。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教室一天三扫,开窗通风,定期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协助吞噬细胞来消灭特定的病原体,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免疫的功能有防御、免疫监视、自我稳定等功能。
20.下面的三幅漫画的寓意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同图________所示,这属于第一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____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道防线。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作________,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__,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道防线。
【答案】 (1)甲
(2)溶菌酶;乙;二
(3)抗原;抗体;三
【解析】(1)图甲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这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就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2)图乙表示人唾液或血液中的溶菌酶能使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溶解死亡,属于第二道防线。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其杀菌机理可用图乙来形象说明。(3)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免疫细胞产生抗体,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是第三道防线。
思维导图
知识归纳
刺激
产生
消灭
高频考点
真题在线
强化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0 健康地生活
传染病及预防:
1、传染病:由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病初期。
2、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有传染病的人或动物等。
(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通过空气、饮水、
饮食、生物媒介等都属于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感染疾病的人群。如:儿童、老人等。
在以上三个基本环节中,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会流行。
4、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对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阻止病原体的传播。如: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患有传染病的动物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等,这些举措都是属于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要搞好环境卫生(如:室内通风和消毒等)和个人卫生等。
(3)保护易感人群:不让易感者与病人接触并进行预防接种。如:为了保护易感人群,给儿童注射疫苗,这里注射的疫苗和举措分别属于抗原和保护易感人群。
人体免疫功能:
1、人体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是人体抵抗病原体侵袭的能力。
2、人体免疫的功能:
(1)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2)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维护人体健康。
(3)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等)
3、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人体的防线 组 成 功 能 免 疫 类 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阻挡、杀死和清扫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白细胞) 溶解、吞噬病原体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如:脾脏和淋巴结等)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特异性免疫(指人出生以后才有的,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4、抗原与抗体的概念:
(1)抗原: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或异物),叫做抗原。又如:注射的“疫苗”和“类病毒”以及“移植的器官”也是属于抗原。
(2)抗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
的特殊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叫做抗体。
①抗体的特点:有专一性,如:麻疹抗体只能抵抗麻疹病毒,不能抵抗天花病毒。
其原理是:抗原侵入人体 淋巴细胞 抗体 新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健康的生活:
1.健康: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健康的生活规律包括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及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联合国将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国际上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2.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三个因素: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
3.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和危害。
4.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叫做处方药;不需要医师处方,既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叫做非处方药,简称OTC.
1.传染病及其预防:
例题1.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引发此次疫情的罪魁祸首新型冠状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2019﹣nCoV以及无症状感染者都是新冠肺炎的传染源
B.新冠肺炎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
C.新冠肺炎患者体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抗体可在人体内存在一段时间
D.2019﹣nCoV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2.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例题2.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项是(  )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
3. 安全用药:
例题3.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凡是药物都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
B.自行购买的非处方药需按说明服用
C.未吃完的药放再长时间都能继续吃
D.进口药和新药不一定比普通药安全
4. 急救:
例题4.某人因意外受伤,鲜红的血液从伤口喷出(如图所示),正确的急救方式是(  )
A.迅速拨打120,并在b处控制血流
B.迅速拨打120,并在a处控制血流
C.不需拨打120,在b处控制血流即可
D.不需拨打120,在a处控制血流即可
5.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例题5.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以下属于良好生活习惯的是(  )
A.因学习紧张很少与师生交流
B.经常性上网学习到深夜
C.节假日陪父母外出旅游散心
D.早上时间紧常常不吃早餐
1.(2022·滨州)下列生活习惯对身体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毒会损害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B.吸烟会损害呼吸系统,易患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
C.酗酒能使脂类物质沉淀到血管壁上,使血压升高,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
D.少量吸烟不会上瘾,青少年可以偶尔吸烟,缓解学习疲劳、醒脑提神
2.(2022·滨州)如图是“清颗粒”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药是非处方药
B.病情缓解后,立即停药,不会反复
C.用药前无需阅读说明书,可以自行服用
D.该药是中成药,毒副作用小,每次3袋效果更好
3.(2022·梧州)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常被称为“现代文明病”,下列疾病属于“现代文明病”的是(  )
A.恶性肿瘤 B.新冠肺炎 C.夜盲症 D.血友病
4.(2022·梧州)健康、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下列关于安全用药与急救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处方药可以随便购买服用
B.患流感时可使用抗生素杀灭体内病毒
C.动脉出血时可用创可贴止血
D.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5.(2022·大庆)应对新冠疫情,我国采取了各项防控措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
B.注射疫苗对易感人群没有任何保护作用
C.隔离感染者可有效控制传染源
D.正确佩戴医用口罩在一定程度上能切断传播途径
6.(2022·大庆)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新冠病毒的特殊蛋
白质,这种蛋白质能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和特殊蛋白质分别是(  )
A.抗原、抗体 B.抗体、抗体 C.抗原、抗原 D.抗体、抗原
7.(2022·襄阳)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下图中属于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的是(  )
A.③⑤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8.(2022·大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的定义不包括(  )
A.身体上的良好状态 B.心理上的良好状态
C.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D.稍显虚弱
1.如图为“复方消化酶胶囊”的说明书(节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药为非处方药
B.服用前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C.健康人体内的淀粉酶由胃腺分泌
D.该药有助于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
2.接种流感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以获得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流感疫苗相当于(  )
A.抗原 B.血红蛋白 C.溶菌酶 D.抗生素
3.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如发生心跳骤停,则应该将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下列对成人胸外心脏按压要点操作准确的一组是(  )
选项 A B C D
按压位置 胸骨上段约 胸骨下段约 胸骨下段约 胸骨上段约
按压手法 用单手掌根 用双手掌根 用单手掌根 用双手掌根
按压速度(次/分) 最多75 至少100 等于75 等于100
按压深度(厘米) ≤3 ≥5 ≤3 ≤5
A.A B.B C.C D.D
4.下列疾病都是传染病的一组是(  )
A.蛔虫病、淋病、狂犬病
B.流行性乙型脑炎、腮腺炎、贫血
C.高血压、流感、艾滋病
D.动脉粥样硬化、甲肝、手足口病
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反应越强,对人体健康越有利
B.人体免疫功能可以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C.抗体是在特定病原体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D.计划免疫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6.学习生物学知识有助于形成健康生活习惯,作出正确行为选择。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  )
A.远离毒品,拒绝吸烟和酗酒
B.避免干扰,尽量调大耳机音量
C.按时作息,形成良好生活规律
D.均衡膳食,保证合理营养摄入
7.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春期是人体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
B.母体和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卵巢
C.第一性征是在性激素刺激下表现出来的
D.睾丸和子宫分别是男、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8.下列与艾滋病患者的哪些接触行为不会导致被感染 (  )
①交谈 ②握手 ③共餐 ④共用牙具 ⑤一起学习 ⑥共用注射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
9.在下列健康评价中,属于评价社会适应方面的是(  )
A.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B.我的身体很灵活
C.我很少觉得疲乏无力
D.我对自己的外貌感到满意
10.下列关于人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适度的吸烟促进深入思考问题
B.遇到烦心事借酒消愁
C.合理宣泄烦恼
D.少量品尝毒品,以体验毒品的危害
11.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分别从传染病和免疫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
A.病原体,抗原 B.病原体,抗体
C.抗原,抗体 D.抗体,抗原
12.大多数哺乳动物受伤后,用舌头舔伤口能促进愈合,这是由于(  )
A.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特异性免疫
B.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属特异性免疫
C.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属非特异性免疫
D.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非特异性免疫
13.如图漫画较形象地表示了人体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其表示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B.
C. D.
14.某人与麻疹患者接触过,但他后来并没有患此病,可能的缘故是(  )
A.那个人遗传素养好
B.那个人注射过流脑疫苗
C.麻疹的传染性较弱
D.此人患过麻疹或接种过麻疹疫苗
15.以下“俗话”较符合健康生活习惯与行为的是(  )
A.饭后一支烟,快乐似神仙
B.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开心
C.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D.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16.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凡是药物都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
B.自行购买的非处方药需按说明服用
C.未吃完的药放再长时间都能继续吃
D.进口药和新药不一定比普通药安全
17.当你头痛、流鼻涕、发高烧时,采取下列哪种做法比较合适(  )
A.自行买药 B.根据广告宣传买药
C.找医生诊治 D.喝热水,盖上棉被发汗
18.生物学知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药副作用小,用药时增加剂量可加快病情好转
B.饭后可以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C.流感患者可以自行购买抗生素进行治疗
D.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19.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病命名为“COVID﹣19”,这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NCP)。人感染了该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
资料二:自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了区域内疫情的蔓延。专家建议,应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教室要一天三扫、开窗通风、定期消毒等。目前,科学家在努力硏制新冠肺炎疫苗。
(1)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由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会引起新冠肺炎,肺是________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的场所。
(2)新冠肺炎能迅速传播,说明该病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特点。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属于________;教室要一天三扫、开窗通风、定期消毒属于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在努力研制新冠肺炎疫苗。在免疫过程中,接种疫苗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可以抵抗病原体,这种特殊蛋白质被称为__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免疫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0.下面的三幅漫画的寓意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同图________所示,这属于第一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____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道防线。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作________,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__,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道防线。
思维导图
知识归纳
刺激
产生
消灭
高频考点
真题在线
强化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