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这一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的第一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初步认识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表内除法以及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这一课的教材中设置了活动情境,实际操作,巩固练习这样几个层次,完成对新知识的牵引,让学生由已知感受末知,从末知探求新知。
二、设计理念及教法、学法:
我设计本堂课依据的理念是:新课标指出每一堂课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手段,积极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目的,最终让学生形成一种新型的数学思想,养成数学能力,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生动有趣的简笔画,让学生在图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去发新知,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我校正在进行“先学后教”实践性课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了课本传递信息的功能,尽量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今后乃至整个学习生涯打下重要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鉴于以上原因,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和技能: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四、教学设计:
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设计了复习旧知,打好基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情境拓展,激励提高; 课堂小结;这样几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打好基础。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先为学生准备了几种复习题,1、把下面的乘法口诀说完整 ,2、谁能点亮这颗星。通过对乘法口诀的复习,为今天的用乘法口诀求商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课伊始,趣味鲜;课进行,趣味浓;课结束,趣末尽”,说明在一节课中“趣”字应该贯穿始终,而起始阶段的“趣”味显现就尤为重要,它不仅能牢牢的抓住学生的心,而且能缩短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趣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教师边放课件边讲故事):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猴妈妈分桃”的故事。有一天,一群小猴到山下去玩,走着走着,看到一棵桃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就摘了很多。回家后,猴妈妈看到小猴们拿了这么多桃回来,可高兴了,说:“妈妈分桃给你们吃。”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探究方法,解决难题。
(1)老师提出问题:小猴摘了多少个桃?准备每只小猴分3个,可分给几只猴子?这里我借取了我们学校在搞的“先学后教”这个实践性课题,让学生自己列出式:12÷3= 同时要求学生动手分一分,通过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让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可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先分给第一只小猴3个桃,再分给第二只小猴3个桃,然后给第3只小猴3个桃,最后3个桃正好分给第四只小猴。12个桃可分4只猴子。第二种:3个3个分,分给4只猴。第三种:用乘法口诀计算。因为“三四十二”,所以12个桃可以分给4只小猴。这是教学的重点,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提问,你喜欢那种分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
2、揭示课题,学习新知,突破难题。
(1)揭示课题,这里我借取了我们学校在搞的“先学后教”这个实践性课题的一部分精华,把“先学”变为让学生“先看图”、“先理解图”,“后教”变为“后点拔”,同时把揭示新知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获得一种自豪的体验.
(2)学习新知
师:12÷3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说后,再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3、巩固方法,举一反三
(1)提出问题。
师:如果猴妈妈把12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只?
(2)算一算,说一说
让学生大声读题,读明白了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请做完的小朋友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3)全班汇报、交流
4、观察比较
(1)师:从这两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独立思考、汇报
最后小结:这两个除法算式用了同一句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我们这一节的题目就是《用乘法口诀求商》。
(四)、情境拓展,激励提高
师:猴妈妈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能干,把题目全做出来了,非常高兴,想邀请小朋友们到他家去玩。可小猴们不服气了,想同小朋友们比试比试,小朋友们愿意比试吗?
1、第一关:口算。(第24页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自己小声说一说,再写在答题纸上。
(2)集体订正,课件验证。
(3)让学生说说每组题有什么特点。
2、第二关:送信。(第25页第3题)
(1) 提出游戏要求:把写有算式的信给部分学生,让六个学生拿着写有数字的信箱,让他们把信放到相应的信箱里。
(2) 学生做游戏。
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内容丰富、生动,重点突出,课堂上,我的主导思想就是希望自己能用好这些丰富的信息,把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练习,让学生更有效的理解知识,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也能反馈于教师,让教师了解本堂课、本班学生存在的缺陷,以使做到堂堂清。
(五)、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
五、说板书
本堂课板书比较精简,首先板示例1让学生可以联系旧知探究新知。然后通过板示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加深学生对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认识,便于学生掌握。这样板书突出了本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