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土地资源与农业 第一课时
我国是第一个设立土地日的国家,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下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类土地资源均匀分布 B.草地多分布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C.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D.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2.“保护耕地”是多届土地日的主题。我国耕地( )
A.在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大 B.总量有限,人均耕地少
C.可供开垦的后备资源很充足 D.水田都分布在黄河流域
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3-5小题。
3.图中数字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水田 B.②——草地 C.③——旱地 D.④——林地
4.图中字母所代表地区与其主要的经济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
A.地——油菜 B地——甜菜 C地——青稞 D地——花生
5.土地资源利用因地制宜,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合理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发展林业 B.内蒙古高原主要发展畜牧业
C.大兴安岭发展种植业 D.新疆发展渔业
6月25日是我国土地日。下图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读图完成下面6-7小题。
6.我国的耕地状况是( )
A.比重较小,后备资源充足 B.比重较小,后备资源不足
C.比重较大,后备资源充足 D.比重较大,后备资源不足
7.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B.坚持科学发展观,治理沙化、盐碱化
C.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D.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区域比重图”,回答下列8-9小题。
8.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是( )
A.北方区 B.南方区 C.西北区 D.西南区
9.缓解上述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北粮南运 B.退耕还林 C.防治水污染 D.南水北调
读图,回答下面10-12小题.
10.耕地分布的地区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1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土地类型单一 B.我国耕地的面积广大
C.难以利用土地较少 D.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
12.我国关于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 )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工矿用地
13.土地和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特点是____、____。
(2)图二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特点是____。
(3)我国土地利用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下面图A反映的问题是____,图B反映的问题是____。
(4)土地资源属于____(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根据国情,我们国家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____。
(5)根据土地资源分布的特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出现东西部、南北方的差异。图三反映了我国农业的东西部差异,西部以____为主,分布着四大牧区,其中B是____牧区。图四反映了我国农业的南北差异。图中①区域主要农作物有____,农作物熟制____;②区域主要农作物是____。这种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农业发展布局体现了____原则。
参考答案
【答案】1.C 2.B
A错误;我国草地多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是我国地势的第一、二阶梯,故B错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草地、林地、耕地、难以利用土地都有分布,故C正确;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故D错误;故选:C。
2.我国耕地在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小,草地在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大,故A错误;我国耕地总量有限,人均耕地少,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故B正确;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的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可供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故C错误;水田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包括长江流域等,故D错误;故选:B。
【答案】3.A 4.D 5.B
【解析】3.读图可知,①表示的是水田分布区,因为水田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②表示的是旱地分布区,因为旱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③表示的是林地分布区,因为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和西南;④表示的是草地分布区,因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和青藏地区。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读图可知,A地我国 东北地区,适合种植甜菜,故A错误。B地西北地区,该气候适合棉花生长,故B错误。C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油菜主产区,故C错误。D地华北平原,黄淮花生主产区,故D正确。故选D。
5.读图可知,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热条件好,适合发展种植业,故A错误。内蒙古高原草场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畜牧业,故B正确。大兴安岭是山地,适合发展林业,是我国最大的原始林区,故C错误。新疆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河湖较少,适合发展发展畜牧业,故D错误。故选B。
【答案】6.B 7.A
6.我国耕地面积1.3亿公顷,却承受着养活世界21%的人口的沉重负担。我国现有的宜垦荒地资源数量不多,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就更少了。读图可知,我国耕地所占比重不足13%,比重较小,但人口众多,可见后备资源不足,B正确。故选B。
7.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总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A正确。故选 A。
【答案】8.A 9.D
【解析】8.根据材料可知,北方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的10%,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0%,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南方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0%,人口约占全国的53%,耕地约占全国的30%;西北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的8%,人口约占全国的4%,耕地约占全国的7%;西北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的5%,人口约占全国的6%,耕地约占全国的7%;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地区是北方地区,A正确。故选A。
9.缓解上述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南水北调,解决水资源的空间分配不均,将南方丰富的水资源调往北方,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故选D。
【答案】10.B 11.D 12.A
【解析】10.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③旱地为主,南方以②水田为主;④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我国的①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读图可知,北方以③旱地为主,南方以②水田为主,都是我国的耕地.故选:B.
1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且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难以利用的土地多.故选:D.
12.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的利用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我国为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故选:A.
【答案】13.(1)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耕地比重小
地区分布不均
城市建设侵占耕地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可再生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畜牧业 新疆牧区 小麦或玉米 两年三熟 水稻 因地制宜
【解析】13.本题考查中国农业土地利用及农业特征等知识点。
(1)图一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特点是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占40%,耕地比重小。
(2)图二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集中于东部季风区。
(3)我国土地利用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图中A反映的问题是随城市化发展,城市建设侵占耕地,图B中有大量的羊,反映的问题是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4)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属于可再生资源;根据国情,我们国家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5)根据土地资源分布的特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出现东西部、南北方的差异。图三反映了我国农业的东西部差异,西部气候干旱,以畜牧业为主;分布着四大牧区,其中B是新疆牧区。图四反映了我国农业的南北差异。图中①区域位于北方,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或玉米,位于暖温带,农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②区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这种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农业发展布局体现了因地制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