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
A.0 ℃等温线大致经过 B.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 D.该线以北为暖温带,以南为亚热带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为(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3.这条地理分界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4.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
A.5℃ B.8℃ C.-4℃ D.16℃
5.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C.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6.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7.有关图中地理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线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B.B线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C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D.D线是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
8.图中E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内容与该线不相符的是
A.1月0℃等温线 B.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C.800mm年等降水量线 D.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9.下表是四个城市的气温与降水资料,这四个城市所在的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城市代号 一月 七月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毫米
气温/℃ 降水量/毫米 气温/℃ 降水量/毫米
① -4.3 2.7 25.9 175.7 11.8 577.9
② 3.7 39.4 27.8 127.9 15.8 1109.8
③ -13.5 7.5 24.7 20.4 6.9 236.4
④ 13.3 43.4 28.5 227.6 21.9 1684.3
A.①-西北地区 B.②-北方地区 C.③-青藏地区 D.④-南方地区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0.12.下列数据,可能为正常年份A地年降水量的是
A.1000mm B.200mm C.680mm D.880mm
11.正常年份下,B地的河流水文特征是
A.含沙量大 B.水流量小
C.无结冰期 D.河流汛期晚,持续时间短
12、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四大区域来看,A是________地区。
(2)A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C地区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
(3)A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C地区的农作物熟制________。
(4)在①②两地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________。
(5)②③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________,森林资源丰富的是________。
(6)山脉名称:E________。
(7)从C区域到B区域,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8)下列叙述与区域B无关的是
A.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C.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参考答案
【答案】1、D
【解析】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分界线,是1月份0℃等温线经过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故选D。
【答案】2.B 3.C 4.C
【解析】
根据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进行分析解答。
2.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图中西侧的山脉是秦岭,东侧的河流是淮河。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故选:B。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故选:C。
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甲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0°C,所以最有可能是 4℃。
故选:C。
【答案】5、D
【解析】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是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A错;
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B错;
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C错;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D正确;
【答案】6、A
【解析】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故选A。
【答案】7.C 8.B
【解析】
7.读图可知,图中A线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B线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C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及黑河-腾冲一线,D是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故正确的是C。
8.读图可知,E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故根据题意选B。
【答案】9、D
【解析】
根据气温和降水的资料分析各地的气候类型,继而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气候类型相对照,分析其地区属性。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北方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地区属于高山高原气候。
【答案】10.C 11.C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10.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分界线,图中A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最有可能是680毫米,故选C。
11.由图可知,图中B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汛期长,年降水量大,流量小,含沙量少,无结冰期,故选C。
12.(1)北方
(2)温带季风 ;水田
(3)小麦 ;一年二熟到三熟
(4)①
(5)② ;③
(6)昆仑山
(7)逐渐减少
(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