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黄土高原》导学案(含答案)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5《 黄土高原》导学案(含答案)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26 20:3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
第五节 黄土高原
【学习总览】
【学习目标】
1.能够从地图上指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3.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
4.结合图文资料了解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5.结合相关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煤炭资源的分布及开发。
6.通过阅读黄土高原景观图说出本区文化习俗及地貌特征。
【自主学习】
一、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东起  ,西到   ,北起   ,南至   ,海拔1 000~2 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有   、陕西省、甘肃省、   、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七个省份。
2.黄土高原主要的景观有   、   、   。
3.气候:以 (大陆性较强)为主,主要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黄土高原地表形态   ,支离破碎,是我国   最严重的地区。
5.黄土高原形成学说:“   ”,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中亚、蒙古沙漠和戈壁上的细小粉沙、尘土一直吹到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堆积来的。
6.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着整个黄土高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要使黄河泥沙减少,关键是治理黄土高原的   。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让黄土高原披绿
1.制约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因素有    和   。
2.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有   、   、   等。
3.实现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原则是   ,积极发展当地特色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同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三、黄土高原丰富的矿产资源
1.“乌金三角”指   、   、   接壤的地区分布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要的能源基地。
2.主要煤田有山西的   、   、   ,陕西的   ,内蒙古的_______   。
【互动探究】
活动一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读“黄土高原地形图”及黄土高原景观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说说黄土高原的范围。黄土高原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2.说出黄土高原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3. 黄土高原有哪些地貌特征?
活动二 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观察下图,完成探究活动。
1.分析地表植被和水土流失的关系。
2.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还有哪些
活动三 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活动。
杨凌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东距西安市82千米,西距宝鸡86千米,面积94平方千米,下辖县级杨凌区,总人口16万,城市人口8万人。1997年7月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是我国三大农业示范区之一。2019年,示范区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态势,完成生产总值92.54亿元,增长18.7%,增速全年最高。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99亿元,增长8.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5亿元,增长29.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05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8.7∶51.8∶39.5调整为2012年的8.3∶54.4∶37.3,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
1. 制约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应对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哪些?
2.结合杨凌实例,说说如何更好的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生态环境脆弱。读黄土高原图,完成1.-2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一秦岭一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B.②一太行山一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③一贺兰山一黄土高原西部边界 D.④一长城一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 )
A.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B.滥垦乱伐,过渡放牧
C.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D.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临秦岭,北抵长城。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完成3~5题。
3.图中表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①③② D.②④③
4.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B.植被遭到人为破坏
C.黄土土质疏松 D.降水集中,多暴雨
5.针对黄土高原地表现状,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合理放牧,规定合理的载畜量 ④实施修建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6.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图8-1为黄土高原位置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l)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_______(山脉)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2)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
(3)黄土高原经流水长期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是世界上_______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改善自然环境,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图中R河为_______,流经黄土高原后,使其成为世界上_______量最大的河流。
(5)黄土高原矿产丰富,尤其煤矿、铁矿储量大,因此_______(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6)黄土高原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图8-2所示的_______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
第五节 黄土高原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1.西北部 武夷山脉2. 西北向东南倾斜 丹霞地貌 低山丘陵3. 亚热带季风气候4.“水上丹霞”“峡谷大观园”“洞穴博物馆”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
1.水上丹霞 峡谷群落 洞穴奇观 原始形态2. 旅游、大产业、大发展
三、旅游资源的保护
核心区 缓冲区 环境保护 保护 恢复建设力度
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让黄土高原披绿
1.干旱 水土流失 2.植树种草 修建梯田 建淤地坝3. 退耕还林还草
四、黄土高原丰富的矿产资源
1.山西 陕西 内蒙古2.大同 阳泉 平朔3.神府 鄂尔多斯
【互动探究】
探究一
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 ,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 ,南至秦岭,海拔1 000~2 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有山西、陕西省、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七个省份。
2.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黄土高原主要的景观有塬、墚、峁 。
探究二
1.从图中可知,地表植被越少的地区,水土流失越严重。
2.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还有地形、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
探究三
1. 制约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干旱和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有  植树种草、修建梯田、建淤地坝等。实现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原则是退耕还林还草,积极发展当地特色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同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2.从图中可知,地表植被越少的地区,水土流失越严重。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还有地形、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
【当堂检测】
1.A 2.B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范围及水土流失的成因。读图可知,图中①表示的是秦岭,它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②表示的是太行山脉,它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③表示的是乌鞘岭,长城不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滥垦乱伐和过渡放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3.A 4.B 5.D解析:第3题,太行山在黄土高原以东,位于河北省和山西省的交界处;乌鞘岭在黄土高原以西;秦岭在黄土高原以南,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第4题,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加上植被遭到人为破坏,降水集中在夏季,因此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疏松、降水集中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植被遭到人为破坏属于人为原因。第5题,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必须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修筑挡土坝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6. (1)秦岭(2)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或递减)(或东南多,西北少)
(3)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或植树种草:建梯田;修挡土坝;打坝淤地;陡坡地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4)黄河 含沙(5)煤炭工业(或钢铁工业)(6)窑洞
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位于秦岭以北地区。第(2)题,据图中等降水量线分析,黄土高原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第(3)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治理措施有植树造林、建梯田、修挡土坝、打坝淤地、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第(4)题,R为黄河,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居世界之首。第(5)题,黄土高原煤铁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煤炭工业或钢铁工业。第(6)题,传统民居是窑洞,绿色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