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长江中下游平原》导学案(含答案)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6《 长江中下游平原》导学案(含答案)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26 20:3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学习总览】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
2.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
3.读图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
4.结合相关资料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条件及主要农产品。
5.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基地及特征。
【自主学习】
一、显著的区位优势
1.位置范围: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   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主要包括___   、   、   、苏皖沿江平原、   ,呈串珠状东西向分布。
2.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   和   ,水量丰富,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利和水能资源,同时也为水运、水力、灌溉、   提供了有利条件。东海和黄海是我国东部沿海   、滩涂资源、   、海底油气资源最有开发潜力的海域之一。
3.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   ”字形区位优势,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整个华中地区与长江全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   ,以   和   为主。
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点是夏季   ,冬季温和,降水   ,绝大部分区域的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
3.长江中下游平原江面宽阔,河网   ,湖泊   ,有   、洞庭湖、   、巢湖等淡水湖。
三、“鱼米之乡”
1.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的优势: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地势   ,土壤肥沃,河湖   ,自古就是稻谷和淡水鱼主产区,被誉为“   ”。同时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2.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棉花、   、   、柑橘等,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今后应稳定农田面积、发展   、扩大多种经营,发展   。
四、沿江工业地带
1.利用东西绵延的长江以及众多南北分布的支流和铁路干线,为长江沿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工业   ,工业   ,是我国最大的   工业地带。
2.主要工业基地有以   为中心的   、   工业基地;以   为中心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五、人口和城市密集
1.武汉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最大城市,位于   东部,历史上被称为“_____
  ”之地,是著名的江城,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是我国    的第一大港,是长江“黄金水道”的   ,成为我国中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2.   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重要的城市有   、苏州、   、   、南京等,其中   是核心。
3.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具有强大的   和   作用,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是我国重要的   、  和   。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上海经济的发展弥补了资源和能源不足问题。
【互动探究】
活动一 探究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略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长江中下游平原有哪些自然资源
2.长江中下游平原交通方面有哪些优势
活动二 探究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环境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略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结合所学中国气候知识,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有什么特征,对发展内河航运和淡水湖养殖有什么作用
活动三 探究沿江工业地带主要工业基地及发展条件
读“江工业地带主要工业基地”略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据图分析沿江地带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结合图例分析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和沪宁杭工业基地的特征及原因
活动四 探究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的分布及特征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的分布”略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 观察图中城市分布规律,分析河流在城市分布中的作用。
2. 找出武汉和上海,说说其重要性。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带着各具特色的优质产品和服务闪亮登场。
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600多家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说明(  )
A.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B.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C.经济全球化遭遇严重挑战 D.世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2.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江苏、内蒙、云南和东北四地传统民居邮票,读图可推知(  )
A.①地降水充沛,河网密布 B.②地气候湿热,森林茂密
C.③地冬季严寒,降雪较多 D.④地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要求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努力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上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序号表示上海的是④B.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
C.连接①、③城市的铁路线是京沪线D.上海对长三角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4.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水陆交通便利 B.科技发达,人才集中
C.能源丰富 D.经济基础雄厚
5.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江海交汇之地,其中A是      海.
(2)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原因是      .结合图中信息说说,为缓解这种局面,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增加能源供给?(两条即可)
(3)上海宝山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哪些?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显著的区位优势
1.巫山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长江三角洲2.东海黄海 水产养殖 港口资源 渔业资源 3. T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
1.低平 平原 丘陵 2.亚热带季风气候 炎热 丰沛3.密布 众多 鄱阳湖 太湖
三、“鱼米之乡”
1.低平 众多 鱼米之乡 2.油菜籽 茶叶 3.规模经营 名优特农产品生产
四、沿江工业地带
1.基础雄厚 门类齐全 综合性 2.武汉 钢铁 轻纺 沪宁杭
五、人口和城市密集
1.湖北省 九省通衢 华东地区 中转站 2.长江三角洲 上海 无锡 杭州 上海 3.聚集 辐射 综合性工业中心 商业中心 金融中心
【互动探究】
探究一
1 .航运发达,水资源,渔业资源、港口资源、滩涂资源、海底油气资源等。
2.长江贯通东西,江海相通,水运便利,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T”字形区位优势,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整个华中地区与长江全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探究二
1.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江面宽阔,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利于发展内河航运和淡水湖养殖。
探究三
1.长江干流东西绵延,支流多南北分布,以及南北向的铁路干线,为长江沿江地区内部资源的调配和产品的输出提供了方便且廉价的运输。长江水道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沿海地区连为一体,为该地区与世界各地的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
2.武汉附近有铁矿等矿产资源,还盛产棉花,因此武汉是以钢铁和轻纺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附近农业发达,凭借便利的海洋运输从国外进口铁矿石,因此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探究四
1.图中城市多沿江分布,河流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航运条件、水源等。
2.武汉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汇处,历来是“九省通衢”之地,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也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地带的龙头。
【当堂检测】
1.B解析: 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600多家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说明了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2.A 解析:①所示的是江苏省景观特点,该图说明该地降水多,河网密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A正确;②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包,该省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多草地,故B错误;③是云南省的竹楼,该地气候湿热,降水多,故C错误;④是东北地区的民居,该地冬季寒冷而漫长,降雪较多,故D错误。
3. A 4. C解析:本题组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事物分布以及经济发展条件。第3题,图中序号表示上海的是③。第4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密集,工商业发达,能源消耗量大,不丰富。
5.(1)黄;(2)该地区能源资源贫乏,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西气东输、西电东送;(3)水陆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区域特点。(1)读图可知,图中A海域位于长江口北侧,是黄海;(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地区能源资源贫乏,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供应日趋紧张;为缓解这种局面,国家采取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建立核电站措施增加能源供给;(3)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东临东海,陆上为沪昆、京沪两铁路交会处,水陆交通便利;所处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达,钢铁消费市场广阔,这些都为上海钢铁工业基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