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考纲要求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3.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回扣教材 夯实基础】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捕获光能的色素
(1)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纸层析法)
①可以利用________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在研磨时还应加入少许________和碳酸钙,其中前者有助于________,后者可防止在研磨中________被破坏。
②分离的原理是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________不同,________的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2)色素的种类和吸收光谱
色素种类 颜色 吸收光谱 滤纸条上位置
叶绿素(约占3/4) 叶绿素a ____ 主要吸收________ 中下层
叶绿素b ____ ______
类胡萝卜素(约占1/4) 胡萝卜素 ____ 主要吸收______ ______
叶黄素 ____ 中上层
2.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外部有双层膜,内部的基粒是由________堆叠而成的。
(2)色素和酶的分布: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于________,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__________和________。
(3)功能:进行________的场所。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应用
2.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①场所:叶绿体的____________上。②条件:____、色素、酶、水等。③物质变化:将水分解为________和________,将ADP和Pi合成________。④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活跃的________。
(2)暗反应:①场所: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中。②条件:________、[H]、ATP、CO2等。
③物质变化
CO2的固定:C5+CO2________。
C3的还原:2C3+[H] ________。
④能量变化: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__________。
3.光合作用的应用:(1)光合作用强度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______的数量。(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包括空气中________的浓度、土壤中________和矿质元素的多少、光的________以及温度的高低等。
4.化能合成作用:(1)概念:某些细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________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________的合成作用。(2)实例:硝化细菌能利用__________氧化成__________和________时所释放的化学能,将________和________合成________。
【突破考点 研析热点】
探究点一 光合作用的过程
1.完善光合作用的图解
2.区别光反应和暗反应
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条件 ________________ 不需叶绿素和光,需要多种酶、ATP、[H]、CO2
场所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____________
物质转化
①水的光解2H2O→4[H]+O2②ATP的形成ADP+Pi+能量________ ③CO2的固定CO2+C5________④C3的还原2C3______
能量转化 光能→________________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________________
实质 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放出O2 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1.暗反应有光无光都能进行。若光反应停止,暗反应可持续进行一段时间,但时间不长,故晚上一般认为只进行呼吸作用,暗反应不进行。
2.相同时间内,光照和黑暗间隔处理比一直光照有机物积累的多,因为[H]、ATP基本不积累,利用充分;但一直光照会造成[H]、ATP的积累,利用不充分。
3.光合作用只有植物的绿色细胞和光合细菌能进行,但细胞呼吸则是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的。
4.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产生的ATP只供暗反应利用,而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5.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产生的[H]来自水的光解,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以生成(CH2O);有氧呼吸中产生的[H]来自第一、二阶段有机物的氧化,用于第三阶段与O2结合生成H2O,并产生大量ATP。
6.原核生物虽无叶绿体或线粒体,但也有的可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或有氧呼吸(如蓝藻、根瘤菌等)。
探究示例1 (2009·安徽理综,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探究点二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1.光照强度
(1)曲线分析:①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__________,释放的CO2量可表示此时________的强度。
②AB段: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CO2释放量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点所示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此点的代谢特点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只有在B点以上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④BC段: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到C点以上不再加强了。C点所示光照强度为________。
(2)应用:阴生植物的B点________,C点________,如图中虚线所示,间作套种农作物的种类搭配,林带树种的配置,可合理利用________;适当________光照强度可增加大棚作物产量。
2.CO2浓度
(1)曲线分析:①图1中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CO2浓度,即CO2补偿点;图2中的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_______。
②图1和图2中的B和B′点都表示________。
(2)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增施农家肥等增大CO2浓度,提高____________。
3.温度
(1)曲线分析: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影响光 合作用速率。
(2)应用:依据此曲线分析冬天温室栽培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
思维拓展 在分析以上单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不仅要关注曲线的走势,还要注意几个关键点,尤其是补偿点和饱和点,以及饱和点前和饱和点后的主要限制因子。一般来说,饱和点前的限制因子就是横坐标表示的因子,饱和点后的限制因子主要是横坐标表示的因子以外的因子。
探究示例2 (2011·南京模拟)下列①~④曲线图均表示光合作用与某些影响因素的关系。在下列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①图中的X因素可表示CO2浓度,植物在较强光照时的a点值一般要比在较弱光照时的低
B.③图中,阴生植物的b点值一般比阳生植物的低
C.④图中Z因素(Z3>Z2>Z1)可以表示CO2浓度,当光照强度小于c值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②图中Y因素最有可能代表光照强度
实验探究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1.实验原理
(1)各种色素都能溶解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形成溶液,使色素从生物组织中脱离出来。
(2)各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________:溶解度________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________,反之则________,所以不同色素可以在滤纸上因________________而分开,各种色素分子在滤纸上可形成不同的色素带。
2.实验流程
观察结果: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条,如图:
思维拓展
1.提取绿叶中色素的关键
(1)叶绿素不稳定,易被破坏,因此研磨要迅速、充分以保证提取较多的色素。
(2)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防止滤液挥发。
(3)称取绿叶的质量和加入无水乙醇的体积要适当,以保证提取液的浓度。
2.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关键
(1)滤液细线不仅要细、直,而且要含有较多的色素,因此要在滤液干后,重复画1~2次。
(2)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或没入)层析液,否则会使滤液中的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使实验失败。
3.要提取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色素,至少要破坏1层细胞膜、2层叶绿体膜,共3层生物膜(3层磷脂双分子层或6层磷脂分子)。要将叶肉细胞中色素完全提取,还需加上1层液泡膜。
探究示例3 (2010·南通模拟)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
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
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构建知识网络】
【精题精炼 规范答题】
题组一 光合作用的色素和过程
1.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的色素带从上到下最宽的是第3条
B.研磨液要用滤纸过滤,盛放滤液的小试管要及时用棉塞塞紧
C.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D.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2.下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叶片光照24 h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本实验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③
3.(2011·苏州模拟)如图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图,下列关于其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和②均为选择透过性膜
B.光反应的产物有O2、[H]、ATP等
C.③上的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④上的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
D.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在③上进行,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在④中
完成
4.(2010·汕尾调研)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中的碳和氧都来自于二氧化碳
C.光反应产生的ATP可以用于暗反应,也可以用于其他生命活动
D.光反应只进行能量代谢,不进行物质代谢;暗反应则刚好相反
题组二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5.(2011·西安安铁一中高三期中)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时,曲线Ⅰ、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时,曲线Ⅰ、Ⅲ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6.如图表示叶片光合速率与叶肉细胞间隙中CO2浓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BC段的斜率与叶绿体内固定CO2的酶活性呈正相关
B.温室效应能提高植物光合速率
C.当CO2浓度低于b时,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D.当CO2浓度高于s时,Pm值主要受光反应速率的限制
7.(2010·广州调研)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
B.②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③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2O)
D.④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
8.请回答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
(1)甲、乙、丙三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①强光下上述三种植物固定CO2能力最强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
②乙植物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是____(a、b、c、d)。
③当光照强度从a到b时,____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加的最快。
(2)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H2O,还是来自CO2?请写出简单实验思路证明你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