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铅笔有多长 说课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铅笔有多长 说课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26 20:1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铅笔有多长》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的测量这部分内容,课标要求要建立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注重量与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重视估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明确要求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测合适的测量方法、工具和度量单位。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测量》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时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能够用米和厘米为单位进行简单的估测和测量。这节课是有关长度测量的第二阶段的学习,教材借助“铅笔有多长”这一生活情境,安排了两次估一估、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引入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的必要性,感受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为后续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同时具备了怎样估测和测量物体,会比较物体的长短等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我调控能力差,因此,我在本节课设计上不仅考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活动经验为基础,而且创设具体、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探究和发现,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2、通过估、量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估测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引导学生实际感受1毫米和1分米 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 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难点:
建立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的表象,提高估测能力。
我的思考:
学生在认识分米和毫米之前,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具有初步的估测意识,因此,在讲授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时,怎样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分米和毫米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表象-----找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应该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扩大学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发现,讨论交流,充分展示思维的成果。
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
教学准备:
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在教学前我还为学生每人准备了红和蓝的纸条、一把直尺、一枚一分硬币或交通卡、每人一把1米长的米尺;每人自备铅笔。
教学流程图:
复习巩固,引入新知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课堂小结,自我评价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知
1、回忆一年级学过那两个长度单位。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
2、用手比划1米和1厘米的长度。
3、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米m 厘米cm 1米=100厘米
4、你们能用这两个长度单位来解决问题吗?
一棵大树高约8( )
一块橡皮长约3( )
课桌高约7( )
质疑:课桌高约7米,还是厘米呢?还是两个都不合适?
引导学生思考:米和厘米都不合适,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对长度单位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概念,也能为学习分米,毫米做准备。)
1、认识分米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一根10厘米长的铅笔让学生来估一估它的长度。
2、让学生测量这根铅笔的长度。(学生学具袋里10厘米红色纸条表示)
3、汇报结果。
引出:1分米=10厘米
4、你们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分米的长度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来感受1分米=10厘米)
1、认识分米
1、现在我们可以来看看课桌高约7分米是有多高了。
2、你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手中的直尺,有几个1分米
3、在1米长的尺子里找到几个1分米呢?
(引导学生思考:1米里面有100个厘米,而10个厘米是1分米,所以1米里面有10个分米,1米=10分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1米=10分米。)
1、认识分米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是1分米?
(学生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1分米的长度,建立深刻的表象。)
1、认识分米
2、认识毫米
2、认识毫米
你们刚才量得这么准,我这里还有一根铅笔,也想请你们来量一量,它有多长。
(1)学生测量这根铅笔的长度。(学生的学具袋中是用蓝色纸条表示的)
(2)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测量结果。
(3)汇报:
结果是多长?
S:8厘米多一点。
T:这个多一点到底是多多少呢?数一数8厘米多出几个小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测量,思考“多一点” 具体应该怎么来表示它的长度呢?从而也能更好地引出毫米。)
2、认识毫米
引出:毫米
1、引导学生理解解:尺子上1小格就是1毫米,毫米用字母mm表示。
2、从测量的结果上看,这根纸条是8厘米多3小格,所以它的长度是8厘米3毫米。
3、数一数。我们说尺子上1小格是1毫米, 那1厘米里面有多少小格呢?
引出:1厘米=10毫米
T:你能用手势来表示一下1毫米有多长吗?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感受1毫米的长度,进一步巩固头脑中形成的表象.)
3、小结。
今天我们又新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加上原来的米和厘米,你能将它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一下吗?
板书: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这几个单位之间的大小关系。)
10
10
10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这里设计了不同层次的3道练习题:
“小马虎的日记”题目形式活泼、趣味十足,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这篇荒唐可笑的日记的目的是要强化各个长度单位的表象,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以免闹出笑话。
设计意图:有梯度的设计,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觉得谁表现得最棒?
学习效果评价:
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通过动手量、在尺子上找、借助纸条和硬币比、说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了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使学生的估测能力、空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教学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说一说教学设计方面的特点:
(1)、关注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表象,我选择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铅笔、小棒、学生卡、硬币,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感知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从而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表象,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发现米与分米、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
在本节课中,我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通过两次估一估、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让学生在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中,借助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大量活动,感知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我只是起到组织者、点拨者的作用,从而做到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感受。
(3)、关注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
“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我多次设计让学生先“估一估”再“量一量”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交流估测的方法和依据,提高了学生的估测意思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