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届中考地理考向信息卷
吉林长春专版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心怀星辰大海,远征浩瀚宇宙”,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和“神舟十三号”照片,完成1~2题。
1.当“神舟十三号”发射时,地球位于公转示意图中的( )
A.甲一乙段 B.乙—丙段 C.丙一丁段 D.丁一甲段
2.三名航天员从太空中瞭望地球,可以观察到( )
A.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
B.地球表面有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C.地球上高大的建筑和公路上飞驰的车辆
D.地球在不停的自东向西转动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
3.P处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260m B.200m C.150m D.50m
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山脊
B.该区域内的陡崖位于山顶的东南方向
C.乙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
D.①、②两个山坡比较,①的坡度较缓
读美国本土工业分布图,完成5~7题。
5.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是( )
A.东北部地区 B.南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中部地区
6.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位于图中城市附近(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中国的气象灾害频发地区,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是( )
A.洪涝 B.干旱 C.台风 D.寒潮
读巴西和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完成8~9题。
8.对两国人口分布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A.巴西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密集 B.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人口密集
C.巴西高原人口密度大于东南沿海 D.澳大利亚中部人口密度较东部大
9.对两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影响因素分析正确的是( )
A.巴西高原气候炎热不适合居住
B.巴西亚马孙平原地形平坦人口密集
C.澳大利亚中部降水丰富人口多
D.澳大利亚东南部开发较早人口密集
读“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下列叙述与长江三角洲特征相符的是( )
A.河网密布,鱼米之乡 B.黄土广布,沟壑纵横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地形崎岖,多山间盆地
11.两区域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突出的优势条件是( )
A.海陆空交通便利 B.毗邻港澳,是著名的侨乡
C.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D.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12.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狭人稠,矿产资源丰富
B.博彩旅游业是香港主要的经济支柱
C.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澳门位于珠江口东侧
D.改革开放初期,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
2022年暑假,家住南昌的贝贝随父母开启了欧洲之旅。读欧洲西部气候分布图,完成13~15题。
13.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示意贝贝欧洲之旅第一站的气候,贝贝第一站前往的是( )
A.奥斯陆 B.马德里 C.巴黎 D.罗马
14.下列是贝贝在伦敦旅行时准备的物品,其中不必要的是( )
A.羽绒服 B.英镑 C.电子英语词典 D.雨伞
15.贝贝在旅行中的见闻,可信的是( )
A.人种以黑色人种为主 B.牛羊肉是居民餐桌上的主食
C.国家众多,人口稀少 D.海岸线漫长,气候干燥
磁悬浮S1线是北京市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速磁浮交通线路,依靠电磁力悬浮在特制的轨道上,运营时速可达80公里/小时,从门头沟石门营到石景山苹果园只需要15分钟。据此完成16~17题。
16.磁悬浮S1线的投入使用,说明北京是全国( )
A.政治中心 B.科技创新中心 C.文化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17.目前,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门陆续迁往周边地区,目的是( )
①确立北京全国经济中心地位
②缓解北京交通、住房等压力
③改善北京地区大气环境质量
④避免沙尘暴等对北京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示意日本铁路和城市分布,读图完成18~20题。
18.影响图中铁路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城市 C.土壤 D.地形
19.日本沿36°N的地势特点是( )
A.中间高,四周低 B.中间高,南北低
C.中间高,东西低 D.中间低,东西高
20.日本河流流程虽短,但水能资源却很丰富的原因是( )
①季风气候,水量大
②地形崎岖,落差大
③平行水系,支流多
④流经平原,流速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1.疆阿勒泰地区的山地牧场随季节迁移,当地哈萨克族人开春羊赶雪,入冬雪赶羊,逐水草而牧。图1示意阿勒泰地区位置及主要牧场分布、图2示意阿勒泰地区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新疆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2分)
(2)哈萨克族人开春羊赶雪,入冬雪赶羊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河流/气候/地形)。(1分)
(3)哈萨克族人往往循着额尔齐斯河及其支流上下迁移,该河流最终注入___________(大洋),属于______河,其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_________。(3分)
(4)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代表不同季节的牧场,其中代表夏季牧场的是___________,牧民选择夏季在该地放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2.读“俄岁斯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区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俄罗斯首都是_________,它位于_________平原。(2分)
(2)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_________(填“重”或“轻”)工业发达,形成了四大工业基地,图中①②③④最发达的工业基地是_________(填数码)。(2分)
(3)近年来,俄罗斯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其中从俄罗斯输入我国的能源矿产主要是_________,其最佳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2分)
(4)与亚洲部分相比,俄罗斯欧洲部分铁路干线分布密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填字母)(1分)
A.河流少 B.人口少,需求小
C.地形平坦 D.气候温暖湿润
23.如图示意“亚洲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1)河流⑥___________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河流①②③都注入___________(海洋);山脉D是___________山脉,它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4分)
(2)半岛I___________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该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2分)
(3)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A中有号称“地球之巅”,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1分)
24.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我国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黄土高原地区的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____。这里的降水集中在____季,且多暴雨,这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____(填“自然”或“人为”)原因之一。(3分)
(2)黄土高原地区储量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对该资源的长期开采是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____(填“自然”或“人为”)原因之一。(2分)
(3)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是( )(填字母)。(1分)
A.小桥流水,前街后河 B.椰树林立,竹楼掩映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4)下列措施中,能够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哪两个( )(填字母)。(1分)
A.开垦陡坡,扩大种植面积 B.种草种树,涵养水源
C.缓坡地修建梯田 D.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提高收入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甲是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乙是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丙是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丁是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神舟十三号”发射时是10月16日,此时地球位于公转示意图中的丙一丁段,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答案:A
解析:地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故从太空中瞭望地球,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A正确;经线和纬线真实并不存在,B错误;太空距离地球距离较远,故无法看清地球上高大的建筑和公路上飞驰的车辆,C错误;地球在不停的自西向东转动,D错误。故选A。
3.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每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为等高距,图中等高距为100m,因此P处的海拔小于100m。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甲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数值大的地方凸出,为山谷,A错误;有指向标时,指向标所指方向为北,因此该区域内的陡崖位于山顶的东北方向,B错误;乙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数值小的地方凸,为山脊,甲山谷可能发育成河流,C错误;②等高线密集,坡度陡,①等高线稀疏,坡度缓,D正确。故选D。
5.答案:A
解析: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矿产资源丰富,受历史影响,殖民者最早到达此地区,并且结合图示也可以看出,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是东北部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答案:A
解析: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位于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的东南部,即图中①,A正确;②为圣迭戈,B错误;③为休斯敦,C错误;④为纽约,D错误。故选A。
7.答案:B
解析: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气象灾害频繁的国家,其中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是干旱,洪涝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寒潮对青藏高原、台湾、海南的影响小,B正确。故选B。
8.答案:B
解析:读图分析,巴西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稀疏,A错误;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开发早,交通便利,气候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温暖湿润,人口密集,B正确;巴西高原人口密度小于东南沿海,C错误;澳大利亚中部人口密度较东部小,D错误,故选B。
9.答案:D
解析:巴西高原海拔高,气候相对凉爽,适合人居住,A错误;巴西亚马孙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湿热,人口稀疏,B错误;澳大利亚中部降水少,人口少,C错误;澳大利亚东南部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密集,D正确。故选D。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特征,难度较小。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河网密布,长江三角洲有“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之称,A正确。故选A。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难度适中。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毗邻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B正确。故选B。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港澳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以及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难度适中。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矿产资源匮乏;博彩旅游业是澳门主要的经济支柱;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而香港则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港澳和祖国内地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D正确。故选D。
13.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欧洲之旅的第一站属于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是分布在欧洲南部的地中海沿岸,以上四个城市中,只有罗马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马德里和奥斯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巴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4.答案:A
解析:欧洲以温带海洋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且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并不需要羽绒服,A正确。故选A。
15.答案:B
解析:欧洲主要是白色人种,A不可信,A正确;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餐桌上多肉奶制品,B可信,B正确。欧洲西部国家众多,人口稠密,C不可信,C错误;欧洲海岸线漫长,受海洋的影响明显,气候湿润,D不可信,D错误。故选B。
16.答案:B
解析:由题目可知,磁悬浮S1线是北京市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速磁浮交通线路,说明北京是我国的科技创新中心,这里拥有全国一流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技术力量雄厚,B正确;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无关,A、C、D错误。故选B。
17.答案:C
解析:伴随着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门将迁往周边城市,这对北京的影响是交通压力将有所减轻、城市空气质量将进一步提高,住房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我国的经济中心是上海,迁走非首都功能也无涯避免沙尘暴的影响,②③正确,C正确。故选C。
18.答案:D
解析:日本是岛国,以山地、丘陵为主,图中铁路线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带,影响日本铁路布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9.答案:C
解析:日本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读图可知,日本沿36°N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东西低,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0.答案:A
解析:日本河流流程短,水能丰富的原因是日本属于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日本地域面积狭小,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河流流速快,①②符合题意,A正确。故选A。
21.(1)答案:西北地区;(1分)温带大陆性气候;(1分)
解析: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答案:气候;(1分)
解析:哈萨克族人开春羊赶雪,入冬雪赶羊,是游牧生活的真实写照,春季气温回升将牲畜赶到春季牧场,冬季气候寒冷将牲畜赶到山麓冬季牧场,故哈萨克族人开春羊赶雪,入冬雪赶羊,主要是考虑气候。
(3)答案:北冰洋;(1分)外流;(1分)高山冰雪融水;(1分)
解析:哈萨克族人往往循着额尔齐斯河及其支流上下迁移,该河是最终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水源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4)答案:甲;(1分)夏季气温高,水源充足(降水多,冰雪融水丰富);牧草茂盛;(2分)
解析:甲、乙、丙、丁四大牧场中,代表夏季牧场的是位于山坡上的甲,夏季之所以选择在此处放牧,是由于夏季气温高、降水和冰雪融水多、牧草茂盛。
22.(1)答案:莫斯科;(1分)东欧;(1分)
解析:俄罗斯首都是莫斯科,它位于东欧平原。
(2)答案:重;(1分)①;(1分)
解析: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重工业发达,形成了四大工业基地,图中①②③④最发达的工业基地是①莫斯科工业区,以汽车、飞机、火箭、钢铁、电子为主。
(3)答案:石油、天然气;(1分)管道;(1分)
解析:近年来,俄罗斯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其中从俄罗斯输入我国的能源矿产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其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
(4)答案:CD;(1分)
解析:与亚洲部分相比,俄罗斯欧洲部分铁路干线分布密集的主要原因是欧洲部分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等;亚洲部分人口稀少,气候寒冷,冻土广布等,CD正确。故选CD。
23.(1)答案:湄公河;(1分)北冰洋;(1分)乌拉尔;(1分)苏伊士运河;(1分)
解析:河流⑥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发源于中国;河流①鄂毕河、②叶尼塞河、③勒拿河都注入北冰洋;山脉D是乌拉尔山脉,它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
(2)答案:阿拉伯;(1分)热带沙漠;(1分)
解析:半岛Ⅰ是阿拉伯半岛,该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该半岛受海陆位置的影响,盛行离岸风,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
(3)答案:中部高,四周低;(1分)
解析: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A中有号称“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峰;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亚洲河流大多自中部流向四周,所以说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24.(1)答案:减少或递减;(1分)夏;(1分)自然;(1分)
解析:受夏季风影响,黄土高原地区的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这里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这些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2)答案:煤炭;(1分)人为;(1分)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储量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煤炭,山西有“煤海”之称。对该资源的长期开采是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等。
(3)答案:D;(1分)
解析: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受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正确;小桥流水,前街后河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景观;椰树林立,竹楼掩映是我国热带地区的景观;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青藏高原的景观,A、B、C错误。故选D。
(4)答案:BC;(1分)
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一方面可以采取植树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同时,可以采取在缓坡地修建梯田,减缓水流;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在沟谷中修筑拦土坝,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打坝淤地等措施。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减轻水土流失,BC正确;不可以开垦陡坡,扩大种植面积;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提高收入,会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AD错误。故选B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