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物与环境训练题
一、填空题
1.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的降低和_______的缺乏。
2.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__________;这些食物关系交织在一起像一张“网”,叫作__________。
3.绿豆种子发芽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适宜的____________。
4.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 )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 )的需求。
5.同一棵树各个方向的生长情况不一样,这主要是受_________的影响。
6.制作生态瓶放生物时,我们要先放( ),再放( )。
7.如下图所示,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把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将捉来的蚯蚓5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写出“黄鼠狼给鸡拜年”这句话包含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___________和适宜的____________。
10.为了保护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我国建立了一批________。
11.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这说明生物能 _________;同时蚯蚓的生命活动过程又使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 _____________。
12.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3.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豆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B.可以将有土壤的绿豆种子放到阳光下,而没有土壤的绿豆种子放到阴暗处
C.实验中观察到没有土壤的绿豆种子都没有发芽
D.每个玻璃皿中都放三粒种子是为了避免实验出现偶然情况
14.“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子树是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高温的南方,淮南的橘子树移种到低温的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造成橘变成枳的因素是( )。
A.温度 B.空气 C.光照 D.水分
15.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A.3 B.4 C.5 D.6
16.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只改变( )个条件,其他条件都保持不变。
A.1 B.2 C.3
17.佩佩想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那么她在设计实验时应保持( )不变。
A.水、土壤、适宜的温度 B.阳光、土壤、空气 C.水、空气、适宜的温度
18.下面哪种雀鸟的喙适合吃坚果( )。
A. B. C. D.
19.下列关于种子发芽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土壤的影响时,只能改变土壤一个条件,其他均要保持相同
B.研究温度的影响时,选相同的种子,放在不同的温度下
C.研究空气的影响时,每组放入3~4颗种子在密封袋中
D.研究水分的影响时,一组泡在水中,另一组放在干燥的环境中
20.丹顶鹤在不同季节也会像青蛙那样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入秋之后,气候转冷,食物减少,丹顶鹤会( )。
A.储备食物,筑巢准备过冬 B.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越冬 C.前往寒冷的东北地区繁殖
三、判断题
21.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群落。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
22.林荫下有许多蕨类植物说明蕨类植物生长不需要阳光。( )
23.阳光下与黑暗处的绿豆苗相比,高度比较短,茎比较粗。( )
24.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 )
25.草原上“鹰、兔、草”的食物链关系是:草→鹰→兔。( )
四、连线题
26.将下列动物与其适应的生活环境连接起来。
斑马 企鹅 藏羚羊 骆驼
南极 非洲草原 沙漠 高山草原
五、简答题
27.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行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冬季来临,动物的哪些行为是适应这一季节变化的?请你至少写出两个例子。
28.为适应迁移,动物进化出了很多特殊本领。选取一种动物,查阅资料分析这种动物有什么特殊本领,这种本领对动物有什么好处?
29.当冬天来临时,我们常用的抵御严寒的方法有哪些?
30.仙人掌的根系十分发达,北极熊有厚厚的皮毛和皮下脂肪,鱼的体型大多呈梭形。请运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解释生物的这些不同特征。
试卷第4页,共4页
试卷第3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 温度 食物
2. 食物链 食物网
3. 水 空气 温度
4. 一定 不同
5.光照
6. 植物 动物
7. 大多数蚯蚓待在盒子的盖子没有剪下的部分 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
8.小麦(或其他植物)→鸡→黄鼠狼
9. 空气 温度
10.自然保护区
11. 适应环境 影响环境
12.群落
13.D
14.A
15.B
16.A
17.C
18.C
19.D
20.B
21.√
22.×
23.√
24.√
25.×
26.
27.答:大雁(燕子)南飞、兔子(猫狗等)换毛、蛇(青蛙)冬眠等。
28.答:如大马哈鱼是一种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它在淡水河中出生,在海洋中生活。为了繁殖,大马哈鱼会成群结队从海洋中逆流而上,回到河流中产卵,将鱼卵产下,完成使命的大马哈鱼在水中慢慢死去,为幼鱼的发育提供养料。据统计,每次洄游 99.6%以上的大马哈鱼会死在途中,这代表着每 1000条大马哈鱼,只有4条才能回到故乡。
大马哈鱼终生只繁殖一次,产卵量为 3000~5000粒,卵大,呈橘红色。大哈鱼的卵里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供给小鱼的发育,刚出壳的小鱼就有2厘米左右,待长到6厘米左右时,它们便要离开故乡,顺着急流向着大海的方向出发,待成年后再溯河洄游重返故乡。
大马哈鱼的洄游是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有利于繁殖后代,促进物种的延续。
29.用炉火、暖气提高室内温度。去温暖的地方过冬。增加衣物,保持体内温度。适当多食用热量高的食物,减少外出等。
30.仙人掌的根系十分发达,叶变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厚,可以保温,是对北极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鱼身体呈梭形,减小游泳时的阻力,使鱼能上下沉浮。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