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清晨 坪坝 飘扬 汉族 摔跤 鲜艳
服装 装扮 凤尾竹 洁白
1.问题引领:
(1)边读边思考,我们的小学与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何不同?
(2)想一想课文是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
2.学习提示: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大青树下的小学不同之处划出来。
3.梳理小结:
课文先写 ;再写 ;最后写 。
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
上课,下课
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景色
段落大意:
第1自然段:
第2、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
学校的情景
上课、下课的情景
赞美了大青树下的小学
1.大青树下的小学
品悟大青树下小学的美丽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1.问题引领:
2.学习提示:
①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的景物,想一想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②“绚丽多彩”是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是什么?
③除了第一自然段,还有哪一自然段也写出了学校的美丽。
v
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体现在:
a.“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服装美)
b.“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行为美)
c.“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环境美)
3.梳理小结:
品悟大青树下小学的团结
课文仅仅写了大青树下小学的美丽吗?你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
1.问题引领:
2.学习提示:
再次自由朗读课文第一和第二自然段,想想学校除了美丽,还有什么特点。
3.梳理小结:
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体现在:“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团结之美)
品悟大青树下小学的欢乐
课文不仅写了大青树下小学的美丽、团结,你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
1.问题引领:
2.学习提示:
用学习第一、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来学习。
3.梳理小结:
这是一所欢乐的学校,是从以下句子中看出来的:“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欢乐、和谐之美)
(四)学习要点4.品悟大青树下小学的祥和。
(1)课文写了大青树下小学的美丽、团结、欢乐,你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
1.问题引领:
(2)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学习提示:
请快速阅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想想作者写“树枝、鸟儿、蝴蝶、猴子”的目的是什么。
(1)这是一所祥和的学校,我是从以下句子看出来的:“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安静、祥和之美)
3.梳理小结:
(2)这段话是围绕“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句话来写的。
作者没有直接写同学们认真读课文,通过描写树枝不动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子跑来了,它们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来体现同学们的认真。这种方法在写作上就叫做侧面描写。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1)“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中的“这”指的是什么?能不能把它带进句子中去?
(2)假如你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你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
1.问题引领:
2.梳理小结:
(1)“这”指的是美丽、团结、欢乐、祥和的学校。
(2)自豪、骄傲。
我们参观了这所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团结、祥和、欢乐的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