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伯牙鼓琴
1课时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插图和音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正在聚精会神挑指弹琴的人是伯牙,身着粗布大衣,正在倾听,满脸沉醉的是锺子期。
两个人沉醉在音乐中,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伯牙鼓琴
弹。
看注释
看插图
1.会写“哉、巍、弦”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伯牙鼓琴》,并背诵。
3.能说出《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并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吕氏春秋》
吕不韦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国的相邦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著作,又称《吕览》。全书有十二纪、八览、六论,共20余万字。它记载了大量先秦诸子的旧闻轶说、历史故事和传说,不仅内容丰富深刻,富有逻辑性,而且在史料上也有很高的价值。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诵读正音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zhōng
shǎo
shāng
wèi
哉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书写指导
巍
弦
半包围结构,写好关键部件“戈”,最后两笔要注意先“撇”后“点”。
上下结构,注意写好“禾”的点和“女”的撇点。
左右结构。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1.根据注释和插图,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聚焦关键句,想象画面,体会知音情谊。
合作探究
探究方法
1.根据课下注释和插图,自主翻译文言文,小组内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用横线和波浪线分别画出伯牙鼓琴和锺子期听琴的句子,想象画面,体会知音情谊。
3.小组代表展示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探究任务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探究活动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心志,情志。
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好啊。
高大的样子。
像。
一会儿,不久。
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译文: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高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用横线和波浪线分别画出伯牙鼓琴和锺子期听琴的句子。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探究活动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读着句子,你眼前仿佛岀现了什么画面?
巍峨的高山,滔滔不绝的江水。
绵亘蜿蜒的高山,水流湍急、一望无际的大海。
试着用文中的词句说一说你看到的画面。
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不管伯牙的琴声在表达什么,子期都能听出来。你想用哪个词语来形容他们俩?
知音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阅读课后的材料,体会子期和伯牙之间的情谊。
合作探究
过程安排
1.教师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2.学生阅读课后的材料,小组内交流看法。
3.小组代表展示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探究任务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探究活动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锺子期死后,伯牙做了什么?为什么?
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探究活动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有人说这样做不值得,也有人说应该这样做。请联系课后“资料袋”,说说你的看法。
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列子》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我国古诗常提及伯牙、锤子期的传说,如:
锤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孟浩然《示孟郊》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王安石《伯牙》
资料袋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看注释
看插图
想画面
若太山
伯牙鼓琴
若流水
知音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关于知音的诗句。
高山流水遇知音。——《列子·汤问》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孟浩然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增广贤文》
知音少,断弦有谁听。——岳飞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课后作业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