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5 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机械振动
思考与讨论:
新课引入
1.除了本节指定的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你还能想出根据哪些原理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理论上,包含重力加速度的物理规律,都可以作为测量原理。如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
由此可得:
一、实验原理与思路
忽略空气阻力,单摆在偏角很小(如小于5°)时的摆动,可以看成是简谐运动,
1.原理:
其周期为:
新课讲授
2.思路:
制作安装好单摆,测量摆长,使其作简谐运动,测量周期。
思考与讨论:
1.怎样测量摆长、周期?
2.选择实验器材注意什么?安装单摆注意什么?让单摆摆动注意什么?
3.怎样才能减小实验误差?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PK
PK
PK
形变明显
形变微小
二、实验装置
思考与讨论:
(1)单摆的摆长是摆线的长度吗?
(2)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测量单摆的摆长?
新课讲授
(3)在什么状态下测量单摆的摆长?
三、物理量的测量
1.摆长的测量
三、物理量的测量
1.摆长的测量
①用刻度尺直接侧量小球球心与悬挂点之间的距离作为摆长l。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用刻度尺测量悬挂点与小球上端之间的距离l′,则摆长l=l′+d/2。
③用刻度尺先测量悬挂点与小球上端之间的距离l1,再测量悬挂点与小球下端之间的距离l2,则可得摆长l=( l1+l2)/2
在摆球自然下垂的情况下测量
思考与讨论:
(1)在用停表测周期时,可以测单摆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它的周期测量值,也可以测单摆多次全振动的时间,然后计算求出它的周期数值,你认为哪种办法较好?为什么?
(2)你认为停表计时起点,是从单摆的最低点开始好呢?还是从最大位置开始好呢?为什么?
新课讲授
2.周期的测量
三、物理量的测量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2分7.6秒
秒 表 读 数
1分51.4秒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四、数据分析
1.平均值法:每改变一次摆长,将相应的l和T代入公式 中求出g值,最后求出g的平均值。
新课讲授
实验次数 摆长l(m) 周期T(s) 加速度g(m/s2) g的平均值
1
2
3
新课讲授
四、数据分析
2.图像法:
由周期公式:
得
斜率:
五、误差及注意事项
1.误差分析
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单摆模型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悬点是否固定,球、线是否符合要求,最大摆角是否不超过5°,振动是圆锥摆还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测量哪段长度作为摆长等。
偶然误差:(1)主要来自时间(即单摆周期)的测量。因此,要注意测准时间(周期)。要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在记次数时不能漏记或多记。同时应多次测量,再对多次测量结果求平均值。机械式停表只能精确到0.1s,读数时不需估读.
(2)测长度和摆球直径时,读数也容易产生误差。
五、误差及注意事项
2.注意事项
(1)选择材料时应选择细、轻又不易伸长的线,长度一般在1 m左右,小球应选用密度较大的金属球,直径应较小,最好不超过2 cm。
(2)单摆悬线的上端不可随意卷在铁架台的杆上,应夹紧在铁夹中,以免摆动时发生摆线下滑、摆长改变的现象。
(3)注意摆动时控制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不超过5°。可通过估算振幅的办法掌握。
(4)摆球振动时,要使之保持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
(5)计算单摆的振动次数时,应从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为便于计时,可在摆球平衡位置的正下方作一标记。
课堂小结
1.原理:
2.摆长:
3.周期:
4.重力加速度
①平均值法
②图像法
课堂练习
AB
2.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10cm左右的橡皮绳
C.直径为1.5cm左右的塑料球
D.直径为1.5cm左右的铁球
(2)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___cm。
(3)下面测定单摆振动周期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把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到某一位置,然后由静止释放摆球,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启动秒表开始计时,当摆球再次回到原来位置时,按停秒表停止计时
B.以单摆在最大位移处为计时基准位置,用秒表测出摆球第n次回到基准位置的时间t,则
C.以摆球在最低位置处为计时基准位置,摆球每经过最低位置,记数一次,用秒表记录摆球n次经过最低位置的时间t,则
D.以摆球在最低位置处为计时基准位置,摆球每从同一方向经过摆球的最低位置记数一次,用秒表记录摆球从同一方向n次经过摆球的最低位置时的时间t,则
AD
1.64
D
(4)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再以T2为纵坐标、l为横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丙所示,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用k表示)
(5)某同学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一种原因是___________。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C.实验时摆球摆动时间过长引起摆角变小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6)当单摆摆动稳定后,用秒表测量单摆n次全振动的时间t,秒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t=______s;
(7)用上述实验过程中测出的物理量(摆线长为L,摆球直径为D,全振动n次所用时间t)写出重力加速度计算式g=______。
D
75.2
课堂练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