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短歌行 课时作业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东汉末年,涌现出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才子,他们为一个时代画出浓墨重彩的一笔,发出响彻天地的呐喊。建安文学,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为后世文学之楷模。
建安时期的作品极具现实主义色彩,真实地反映了动乱时期人民的生活状态,抒发了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因其宏大的意境,雄浑壮阔、慷慨深沉的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
建安文学以“三曹”为代表。曹操所作辞赋俊极硬朗,慷慨悲凉,他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曹操的诗文风格是在汉乐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的名篇《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字里行间都表露出求贤若渴的心情,迫切希望人才都投奔到他这里,为他建立不朽功勋。整首诗极具感染力,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豪言壮语,是一种情感的真实流露,充斥着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再比如他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意境宏大,气势开阔,有胸怀宇宙之气,有大海雄奇壮阔之势,言简意赅而又气象万千,清新俊朗的风格之中难掩气势恢宏的做骨,开了一代诗风。又比如《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志向高远不说,积极进取的决心是永不消退的,这样的作品充满了生机,让人读罢也充满希望,这是一种独领风骚的傲骨,是俊逸永久的遒健。
曹丕诗歌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有汉魏时期简约清俊的风格,他的诗赋没有鸿篇大论,也没有利用辞赋文学进行政治宣扬,就是因为热爱而热爱,所以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建安风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曹丕的弟弟曹植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为人熟知的《七步诗》写道:“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成诗,可见曹植的文学天赋极高,虽生在王侯家,却是个纯粹的文人,所以他的文学成就最高,所作辞赋作品最多。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可见曹植的文学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建安七子”属于曹魏文化集团,他们受战乱影响投奔曹操,待生活安定了,思想解放了,文学创作就达到了新的境界,他们是建安作家集团的主力和传播者,对诗、赋的发展都做出重要贡献。受曹魏宽松的文化政策影响,他们得到重用,他们的才能得到施展。因此,曹魏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繁荣景象。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这是李白有名的两句诗,可见后世对建安文学充满了仰慕和欣赏之情。建安文学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辉煌,是后世文学之楷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安文学因以“三曹”为代表,因而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成为后世文学的楷模。
B.“建安风骨”是指汉末建安时期的作品所具有的意境宏大、雄浑壮阔、慷慨深沉的风格
C.曹操所作辞赋具有俊极硬朗、慷慨悲凉的风格,他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代表者,成就最高。
D.属于曹魏文化集团的“建安七子”,他们的创作因为得到曹氏父子的支持而走向辉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概述背景并提出本文的观点:建安文学,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为后世文学之楷模。
B.文章主体分别从三曹、“建安七子”角度对论点加以阐述,层层深入,一步一步地论证了论点。
C.文章列举《短歌行》《龟虽寿》等作品,来阐述曹操诗歌的内容及其境界风格,让读者信服。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总提观点,中间从曹操、曹丕等角度分叙,最后总结性地重申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实反映动乱时期的人民生活,抒发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是建安时期作品的主要内容。
B.曹操的《短歌行》表露出求贤若渴的心情,言辞质朴,情感真挚,充斥着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
C.曹丕诗歌特点是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没有鸿篇大论,不做政治宣传,风格简约清俊。
D.文章最后一段引用李白对建安文学评价的诗句,是对建安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影响的肯定。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乞食
陶渊明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①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②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注】①漂母:漂洗衣物的老妇。韩信贫贱时曾有漂母怜悯他饥饿而给他饭吃。后来韩信为楚王,重报漂母。②衔戢(jí):谓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有断炊饥饿之苦,却不知到哪里去寻求帮助,叩门乞食又担心别人笑话而口讷辞拙、欲言又止,表现出清高、孤傲的心理状态。
B.诗人借用韩信报恩的典故,盛赞主人有漂母之恩德,但自己却不能像韩信一样有机会报恩,只能冥报相还,表达出深沉的感激之情。
C.主人善解人意,不问而知诗人之窘困,于是慷慨赠粮,殷勤相待,把酒畅饮,与诗人谈天至黄昏,能看得出主人也是性情率真之人。
D.全诗语言平淡质朴,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主人济人所困,诗人感恩图报,彼此言谈畅饮,这皆是真情流露,朴实无华,令人动容。
5.本诗与《归园田居(其一)》所表现的诗人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选择题
6.下列填入文中甲、乙两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意思是说,唯有一醉可以忘忧。问题是酒醒之后又该怎么办呢?即使是曹操那样的枭雄,一手握着酒杯,仍要感叹“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可见杜康发明的“特效药”不怎么有效。范仲淹说:“____甲_____。”酒在这里,反而触动柔情,帮起倒忙来了。酒果真能解忧吗?忧与愁,都在心底。酒落在胃里,只能引起一时的幻觉,岂能到心而浇灭忧愁?“ 乙 ”,还是李白讲得对!看来,李白才是最资深的酒徒。
A.甲: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
乙: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B.甲: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C.甲: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举杯销愁愁更愁
D.甲: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乙:举杯销愁愁更愁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数载(zài) 会晤(wù) 指摘(zhāi) 校对(xiào)
B.商榷(què) 殷勤(yīn) 当轴(zhòu) 砥砺(dǐ)
C.訾詈(zǐ) 弭谤(mǐ) 造诣(yì) 相勖(xù)
D.切磋(cuō) 肄业(yì) 摒弃(píng) 裨益(pí)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闲情,是_______,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_______,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_______。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_______。
①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四、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又围绕着志愿填报忙碌起来。面对那么多学校和专业,该如何选择,很多考生和家长开始犯难。在这种情况下,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辅导市场__________________—“大数据预测录取概率”“专家一对一咨询”等志愿填报服务__________________,要价数千到数万。天价志愿咨询的最大卖点,就是大数据。据调查发现,很多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否认。事实上,全国还没有哪家单位或企业建立起真正的高考志愿填报“大数据库”。所谓数据,真实的情况是,高校网站、媒体每年都会公布一些录取信息,还有一些其他公开渠道的数据,商业机构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进行整合,冒充来自特殊渠道的大数据。
众所周知,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划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某一区域内的高校招生计划、当地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高考试卷的难易程度等都有可能让分数线出现变化。拿往年的“大数据”来套用今年的分数线,无异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于商家倾力推销的“专家”,也未必靠谱。
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是整顿市场乱象。从媒体调查的情况来看,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市场,不是傻子太多、骗子太猖狂,( )。有关部门应及时出手,不能任由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市场野蛮生长。此外,也应尽力拓展渠道,为考生提供正规、科学的志愿填报辅导服务。
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炙手可热 五花八门 刻舟求剑 当务之急
B.应运而生 五花八门 刻舟求剑 迫在眉睫
C.应运而生 琳琅满目 固步自封 迫在眉睫
D.炙手可热 琳琅满目 固步自封 当务之急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调查发现,很多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否认。
B.据调查,很多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否认。
C.据调查发现,很多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所否认。
D.据调查发现,很多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相关部门予以否认。
1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而且监管部门在这块灰色地带基本处于不作为状态
B.而是监管部门在这块灰色地带基本处于不作为状态
C.而是考生和家长确实从这块灰色地带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
D.而是监管部门对这块灰色地带监督管理不到位
五、语言表达
12.下面是某班级一次“分享阅读”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5个字。
六、句子默写
13.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周公吐哺,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2)_____________?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____。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七、微写作
14.请以下面的文字为开头写一段小作文,要用到下列词语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要求语意完整连贯语言流畅。250字左右。
恬适 理想 绽放 自然
陶渊明,面对黑暗官场,他选择了归园,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C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因以‘三曹’为代表”错误,强加因果,真实原因是“涌现出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才子,他们为一个时代画出浓墨重彩的一笔,发出响彻天地的呐喊”。
C.“成就最高”错,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曹植。
D.“因为得到曹氏父子的支持”曲解文意,文中第五段说的是“受曹魏宽松的文化政策影响”。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层层深入,一步一步地论证了论点论证了论点”错误,文章主体部分是并列结构,不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式结构,几个层次共同论证了论点,也不能说是“一步一步地论证了论点”。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曹丕诗歌特点是”“没有鸿篇大论,不做政治宣传”错误。从原文第四段内容来看,“没有鸿篇大论,不做政治宣传”的应是曹丕诗赋的特点而不是“诗歌”。
故选C。
4.A 5.①异:《归》所表现的是一-种远离世俗、回归自然的诗人形象;而本诗则表现出来的是因贫困而食不果腹,外出乞食,以及对他人善待自己而心生感激的诗人形象。②同:都有一种率真达观的精神内涵。无论是“守拙归园田”“复得返自然”的返璞归真,还是与乞食的主人家“谈谐终夕”“觞至倾杯”“言咏赋诗”,物质生活的窘迫,丝毫不影响诗人的那份真诚与质朴,率性与自然的内心。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A.“清高、孤傲”错,陶渊明确实因为自尊心而羞于启齿,但并不清高、孤傲。
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结合本诗“饥来驱我去”“叩门拙言辞”“感子漂母惠”“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可知,这是一位由于饥饿而出门借贷,得人遗赠、留饮,对主人深表感激之情的诗人形象;结合本诗“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可知,诗人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由“谈谐”而“情欣”,由酣饮而赋诗,体现了诗人的真诚与质朴,率性与自然的品性。
结合《归园田居(其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通过抒写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表现的是远离世俗、回归自然的诗人形象;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体现了诗人的真诚与质朴,率性与自然。
结合以上分析,从同与异两个角度作比较鉴赏即可。
6.D
【详解】本题考查语意衔接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先看补写句子的位置,依据上下句内容的提示,从主语一致、时间逻辑等顺序、词语搭配、意境氛围是否一致等角度判定出正确答案。
解答此题,要联系上下文。甲处,前文说“杜康发明的‘特效药’不怎么有效”,后文说“酒在这里,反面触动柔情,帮起倒忙来了”,可知“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情感基调不合适,排除B、C两项。
乙处,联系前文“岂能到心而浇灭忧愁”可知,此处该写“愁”,故应填写“举杯销愁愁更愁”,排除AB。
故选D
【点睛】补写句子语言灵活,语境多样。要整体把握语段的话题对象和中心观点,确定补写类型是总揽式补写、结论式补写还是过渡式补写,重点抓住关联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等词语或冒号、分号、顿号等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做到文从字顺,语义贯通,逻辑严密。
7.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然后逐项识别字音正误。
A项,“载”读“zǎi”,“校”读“jiào”;
B项,“轴”读“zhóu”;
D项,“摒”读“bìng”,“裨”读“bì”。
故选C。
【点睛】字形字音题是语文基础知识考查的基本题型,考生要注意多音字、形近字和生僻字。做选择题时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8.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属于语句的排序题。从题干来看,这是属于有语境的排序题,且从所给语境来看,四个句子分布在四个地方,故考生要结合每一处的前后语境进行选择。第一空与“做”“想”对应的是“看”与“听”,所以选④,排除AD两项;第三空“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是写时间的推移变化,应该接“一弯月儿挂上柳梢”,所以选③;最后一空“只见”对应“不见”,并点出“意境”。故选C。
9.B 10.A 11.B
【解析】9.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
A,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根据语境很多家长和学生不知如何选择,故各种辅导市场“应运而生”;
B,五花八门:形容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根据语境,主语为“志愿填报服务”,故应选用“五花八门”;
C,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固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根据语境“拿往年的“大数据”来套用今年的分数线”,应选用“刻舟求剑”;
D,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事。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当务之急”与后面的“事情”语意重复,应选用“迫在眉睫”。故选B。
10.本题考查辨析病的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比如双面词语、关联词语或者典型介词等,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看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再看分支部分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等问题。本题中,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①句式杂糅,“据调查发现”应改为“据调查”或“调查发现”;②成分赘余,去掉“来自”中的“于”。故选A。
11.本题考查联系上下文语境补充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本题中,括号前语句中有 “不是”,“不是.....而且.....”搭配不当,应是“不是.....而是.....”。排除A选项;C,根据主语一致的原则,"考生和家长.....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与后文的有关部门文意上不能衔接,排除C;D,由后面的“任由.....野蛮生长”可知,“不到位”表述不准确,排除D。故选B。
12.班级分享阅读活动将分组进行,各组要确定阅读主题和书目,并完成海报等作业;班内则将开展海报展示、笔记漂流等活动,并通过投票对各组阅读成果进行评比。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这是某班级一次“分享阅读”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图,在说明其构思时,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初步构思框架”,根据框架图的要素,结合构思的内容分析。“分享阅读”有分班级和小组两种形式,各组分享阅读主要包括“主题”“书目”“作业”等要素,班级分享阅读活动主要包括“海报展示”“笔记漂流”等。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即可,注意字数的要求。
13. 海不厌深 天下归心 别君去兮何时还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卷起千堆雪 一时多少豪杰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厌”“兮”“摧”“事”“潦”“豪”。
14.陶渊明,面对黑暗官场,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自足,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追求的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理想。所以他选择归隐,归隐在榆柳掩映,桃李芬芳的田园;归隐在狗吠深巷、鸡鸣桑颠的田园;归隐在白云出岫、倦鸟知还的田园……带着一阵阵清爽飘逸的菊香,带着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他归隐得如此潇洒、如此清明、如此自然!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乡野之上,树立在每个追求闲适自然生活的心灵上!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和微写作能力。微写作题型分为抒情类、描写类、观点类和想象类。
解答此题,通常先要认真审题,确定扩展主体;然后明确试题所提供的情景要求,进行具体展现和合理扩展;接着增加描写性内容,强化细节性特征;最后突出情境和氛围的展现,增强内容的表现力。
本题限制性要求较多,要求以“陶渊明,面对黑暗官场,他选择了归园”为开头,要用到四个词语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且要体现对陶渊明“选择了归园”的赞美,故考生要综合运用引用、排比等手法,描绘田园之境,赞美归隐之乐!注意字数要求。
【点睛】微写作虽然是作文,但本质上仍然是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在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下考查学生的思想情怀。从其20字的篇幅限制和鲜明的语境设定上看,微写作较之大作文,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更高。微写作的分值虽然不高,却可从中看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想深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