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4 游 园 惊 梦
教学 目标 1、初步了解昆曲,了解南曲北曲的异同以及艺术特色;学唱昆曲,初步感受昆曲的唱腔等特点。
2、欣赏、学唱、感受、《游园惊梦》片段,唤起学生学习昆曲的兴趣。
3、唤起学生学习昆曲的兴趣,激起学生对民族戏曲的热爱以及为昆曲的传承做贡献。
教学 重点 感受昆曲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昆曲的热爱。
教学 难点 学唱昆曲片段。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情境导入: 播放《春江花月夜》 新授课: 作品简介 《牡丹亭》由明代词曲作家汤显祖创作,描写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离奇的爱情故事,抨击了封建社会的伦理,表现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不满。 《游园》是《牡丹亭》中可以独立演唱的一折,具有浓郁的江南风格,柔美细腻、委婉缠绵,是昆曲、京剧演员经常演出的剧目。《游园惊梦》是其中的唱段,采用了[皂罗袍]曲牌。 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临川人,以传奇“临川四梦”名闻天下,“四梦”分别是《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突出的贡献使其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音乐简介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发源于14~15世纪的江苏昆山,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昆曲曲调轻柔婉转、圆润流畅,唱词精雕细琢、谐美华匀,演唱者常常是“一唱三叹”、一字数转。2001年,昆曲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南曲北曲的共同点 昆曲的音乐,主要是南曲和北曲。南曲和北曲是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两种戏曲声腔。南曲与北曲合流,使昆腔的音乐得以丰富和发展,这无疑是一大进步。南曲和北曲有三大共同点。 曲体结构。我国戏曲音乐的唱腔结构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它们都是曲牌体音乐,其主体是单一的独立的长短不一的曲牌,但这些曲牌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连缀演唱,视剧情和唱词而定。 作品分析 在唱词念白、唱腔风格上表演动作上有什么特点 跟着老师学唱前两句,体会昆曲“一唱三叹”的唱腔特点。 模仿昆曲的身段动作并演唱前两句。 《海岛冰轮初转腾》与《游园惊梦》在伴奏乐器、唱腔、表演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同学们请你构思的美景 小组合作:六支曲子构成了一幅美丽迷人的图画,断井颓垣、晴丝摇漾、莺啼燕舞、春花开遍、姹紫嫣红,还有多情而又年轻美貌的少女。 6.京剧与昆曲的不同之处,以及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 激趣导入,引入话题。
板 书 设 计 作品简介 作者简介 音乐简介 作品分析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