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
1. 已知函数可导,且满足,则函数在处的导数为( )
A. B. C. D.
2. 已知,则( )
A. B. C. D.
3. 下列导数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4. 已知直线是曲线的切线,切点横坐标为,直线与轴和轴分别相交于、两点,则面积为( )
A. B. C. D.
5. 某人从年起,每年月日到银行新存入万元一年定期,若年利率为保持不变,且每年到期存款均自动转为新的一年定期,到年月日将之前所有存款及利息全部取回,他可取回的钱数约为单位:万元参考数据:,,( )
A. B. C. D.
6. 学校音乐团共有人,其中人只会弹吉他,人只会打鼓,人只会唱歌,另有人既能弹吉他又会打鼓现需要名主唱,名吉他手和名鼓手组成一个乐队,则不同的组合方案共有( )
A. 种 B. 种 C. 种 D. 种
7. 已知定义在上的可导函数的导函数为,满足且为偶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8. 已知函数,有且只有一个负整数,使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在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 在的二项展开式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常数项为第三项 B.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和为
C. 展开式系数最大项为第三项 D. 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的系数为
10. 对于数列,把它连续两项与的差记为得到一个新数列,称数列为原数列的一阶差数列若,则数列是的二阶差数列,以此类推,可得数列的阶差数列如果某数列的阶差数列是一个非零的常数列,则称此数列为阶等差数列,如数列,,,它的前后两项之差组成新数列,,新数列,,的前后两项之差再组成新数列,,,新数列,,为非零常数列,则数列,,,称为二阶等差数列已知数列满足,且,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 数列为二阶等差数列
B. 数列为三阶等差数列
C. 数列的前项和为
D. 若数列为阶等差数列,则的前项和为阶等差数列
11. 已知函数,其中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的对称中心为
B. 恰有两个零点
C. 若方程有三个不等的实根,则
D. 若方程的三个不等实根分别为,,,则
12. 建筑师高迪曾经说: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属于上帝,一切灵感来源于自然和幻想,灵活生动的曲线和简洁干练的直线,在生活中处处体现了几何艺术美感,我们可以利用曲线和直线写出很多不等关系,如由在点处的切线写出不等式,进而用替换得到一系列不等式,叠加后有这些不等式同样体现数学之美运用类似方法推导,下面的不等式正确的有(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13. 已知函数,则______.
14. 已知某等比数列首项为,其前三项和为,则该数列前四项的和为______ .
15. 用十个数字排成三位数,允许数字重复,把个位、十位、百位的数字之和等于的三位数称为“长久数”,则“长久数”一共有______ 个
16. 函数的值域是实效集,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分
某班两位老师和名学生出去郊游,分别乘坐两台车,每台车可以坐人.
若要求两位老师分别坐在两台车上,问共有多少种分配方法?
郊游结束后,大家在景点合影留念,若要求人站成一排且两名老师不能相邻,问共有多少种站法列式并用数字作答?
18. 本小题分
已知函数的一个极值点是.
求函数的极值;
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值.
19. 本小题分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设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
20. 本小题分
在探究的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性质时我们把二项式系数写成一张表,借助它发现二项式系数的一些规律,我们称这个表为杨辉三角如图,小明在学完杨辉三角之后进行类比探究,将的展开式按的降幂排列,将各项系数列表如下如图.
上表图中第行的第个数用表示,即“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类比二项式系数性质表示无需证明;
类比二项式系数求和方法求出三项式展开式中的奇次项系数之和.
21. 本小题分
已知正项数列满足且.
求的通项公式;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是否存在、使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 本小题分
已知函数.
求的单调区间;
若方程的两个实根分别为,其中,求证:.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函数在处的导数为,
故选:.
利用导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用和导数的意义,比较基础.
2.【答案】
【解析】解:,即,故,故.
故选:.
根据排列组合公式得到,解得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组合、排列数公式,属于基础题.
3.【答案】
【解析】解:因为,所以错,
因为,所以对,
因为,所以错,
因为,所以错.
故选:.
根据求导公式逐项求导验证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运算,属于基础题.
4.【答案】
【解析】解:当时,,
而,,
所以切线:,即,
当时,,即;当时,,即,
所以.
故选:.
由已知可得切点坐标,利用导函数求出切线的斜率,根据点斜式得到切线方程,进而得到、两点的坐标,即可求出的面积.
本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5.【答案】
【解析】解:由题意,年存的万元共存了年,本息和为万元,
年存的万元共存了年,本息和为万元,,
年存的万元共存了年,本息和为万元,
所以到年月日将之前所有存款及利息全部取回,
他可取回的钱数约为万元.
故选:.
复利计息问题,逐年分析寻找规律,根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应用,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6.【答案】
【解析】解:根据题意有三种情况:
从只会弹吉他的人选人,只会打鼓的人选人,只会唱歌的人中选人:种;
从只会弹吉他的人选人,只会唱歌的人选人,鼓手从多面手中选:种;
从只会弹吉他的人选人,只会打鼓的人选人,只会唱歌的人中选人,多面手作为吉他手:种;
共有:种.
故选:.
由题意得名主唱只能从人里面选,然后根据多面手进行分类即可得到结果.
本题主要考查了排列组合知识,属于基础题.
7.【答案】
【解析】解:令,
因为,
所以,
所以单调递减,
因为为偶函数,
所以,
所以的图象关于对称,
则,
所以,
又不等式可化为,
即,
所以,
故选:.
令,由,得到单调递减,再根据为偶函数,得到的图象关于对称,进而得到,然后将不等式化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考查了函数的奇偶性和对称性,属于中档题.
8.【答案】
【解析】解:已知函数,则有且只有一个负整数解.
令,则,
当时,,
当时,,
所以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当时,取得最小值为,
设,则恒过点,
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和的图象,如图所示:
显然,依题意得且,即且,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
将问题转化有且只有一个负整数解,构造函数与,利用导数法求函数的最值,并在同一坐标系分别作出函数的图象,通过数形结合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考查数形结合思想与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9.【答案】
【解析】解:的二项展开式的通项为,
令得,所以常数项为第四项,故A错误;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和为,故B错误;
由可得,所以,
所以展开式系数最大项为第三项,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的系数为,故C、D正确.
故选:.
写出的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然后求出其常数项可判断,求出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和可判断,解出不等式组可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0.【答案】
【解析】解:因为,则,
两式相减得:,整理得,
注意到,则,
当时,则;
显然当,符合上式;
故.
对于:,为非零常数,
故数列为二阶等差数列,故A正确;
对于:对数列,它的一阶差数列为为二阶等差数列,故为三阶等差数列,故B正确;
对于:因为,
故的前项和为,故C错误;
对于:对数列,它的一阶差数列为,
若为阶等差数列,故为阶等差数列,故D正确.
故选:.
根据前项和与通项之间的关系可得,利用累积法可得对于、、:根据题意分析运算即可;对于:利用裂项相消法运算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应用,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数列的求和,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1.【答案】
【解析】解:对于中,由,可得,
所以对称中心为,所以A正确;
对于中,因为且,即,所以,
由,令时,解得,
当时,,单调递增;
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所以为极小值点,为极大值点,
且,
当时;当时,
两种情况下均只有两个零点,所以B正确;
对于中,要使得方程有三个不等的实根,即和图象有三个交点,
当时,可得,则满足,
当时,可得,则满足,所以C错误;
对于中,由的三个零点分别为,,,可设,
即,
可得
因此,所以D正确.
故选:.
根据题意得到,可判定A正确;求得,得出函数的单调性,结合极值,可判定B正确;转化为和的图象有三个交点,分和时,可判定C错误;根据,得到,进而可判定D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对称性,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属于中档题.
12.【答案】
【解析】解:令,则,
当时,,当时,,
故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故在处取得极小值,也是最小值,,
故,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选项:时不等式左右两端相等,故A错误;
选项:将中的替换为,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令,可得,
所以,
故,
其中,
所以,B正确;
选项:将中的替换为,显然,
则,
故,
当时,,故成立;
当时,显然成立,
故正确;
选项:将中的替换为,其中,且,则,
则,故,
则,又,D错误.
故选:.
选项A,可用特殊值法,令,可知不等式不成立;选项B,将中的替换为,用赋值法可得,然后根据同向不等式相加可判断选项的正误;选项C,将中的替换为,可得,同样根据同向不等式相加与指对互化即可证明;选项D,将中的替换为,可得,然后再根据同向不等式相加可判断的正误,另外,也可用特殊值法即由即可说明选项D的正误.
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考查了不等式的放缩,属于中档题.
13.【答案】
【解析】解:函数的导数为,
令,得,
则,
则,
故答案为:.
求函数的导数,先求出的值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值的计算,求函数的导数,求出的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答案】或
【解析】解:设等比数列公比为,,,化简可得,解得或,
当时,,,
当时,,.
故答案为:或.
根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表示出前三项和解出公比,将公比代入数列前四项的和计算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属于基础题.
15.【答案】
【解析】解:设,,对应个位到百位上的数字,
则且,
相当于将个表示的球与个表示的球排成一排,
如图,,
这个数有个空,用个隔板隔开分为组,左起第一组数的和作为,第二组数的和作为,第三组数的和作为,
故共种.
故答案为:.
将“长久数”的排列转化为将个表示的球与个表示的球排成一排,利用隔板法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组合及简单的计数问题,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6.【答案】
【解析】解:函数的值域是实数集,则能取遍内所有的数.
,
当时,,即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
当时,.
这表明,的值域为,当然可取遍的所有值.
当时,令,则,
由解得;由解得.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的最小值为,
所以成立,令,在上单调递增且,故.
综上:.
故答案为:.
由函数的值域是实数集,得真数能取遍内所有的数.分成,两种情况讨论的单调性及取值情况得出结果.
本题考查函数值域相关知识,属于中档题.
17.【答案】解:八个人坐两台车,只需要考虑第一辆车坐的人,先选一位老师坐入第一辆车,共种选法,
再选三名学生坐入第一辆车,共种选法,
因此共有种分配方式.
先让名学生排队,共种方法,
然后两名老师插入个空隙,共种方法,
因此共有种站法.
【解析】该问不涉及排序问题,考虑用组合去处理,第一辆车选好后,剩下的归为第二辆车.
排序问题中,不相邻问题考虑用插空法.
本题考查排列组合,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8.【答案】解:,有一个极值点是.
,
即又,
单调递减 单调递增 单调递减
当时,有极小值,极小值为;
当时,有极大值,极大值为;
由知,在上递减,上递增,上递减,
又,
在上的最大值为,在上的最小值为.
【解析】根据有一个极值点求出,再利用导数确定单调区间,即可求出极值;
由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出最值.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与最值,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9.【答案】解:由时,,
又时也满足该等式,故.
由,
则
,
因此.
【解析】利用时,关系求通项公式,注意验证情况,即可得通项公式;
应用分组、裂项相消法求.
本题考查数列的求和,考查数列递推关系式的应用,突出考查裂项法求和的运用,属于中档题.
20.【答案】解:;
由题意,设,
当时,,
当时,,
得:,
,
即展开式中的奇次项系数之和为.
【解析】二项式系数性质类比到三项式即可;
类比二项式系数求和方法,使用赋值法即可.
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以及类比推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21.【答案】解:,,
,
,
为正项数列,,即,
是以为首项,以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
,,
,
,
,,
又恒成立,,解得:,
存在满足条件.
【解析】由已知条件可得,从而,即,然后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即可;
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出,根据题中条件得出,满足的条件,求得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数列递推式,数列的求和,考查错位相减求和法的应用,考查转化思想与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22.【答案】解:,,
当时,,,单调递增;
当时,,,单调递减,
故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证明:在上递增,上递减,的两个零点,则,
下面先证明:
要证,只需证,,,只需证,
即证,
设,,,
当时,,,,
,,故,
即在上递增,,即,
故成立,故.
下面证明:,是方程的解,
设的解为,,要证:,即证,
,
时,,函数单调递增;时,,函数单调递减,
故,则.
要证,即证,即,
令,,
设,,
故,即,即单调递增,
又,,故单调递减,,,
即,,成立,即成立,
综上所述:.
【解析】求导得到导函数,根据导函数的正负得到单调区间.
设,,证明在上递增,得到,是函数的零点,转化为,令,,根据单调性得到证明.
本题考查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证明极值偏移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转化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其中对称构造,再根据单调性证明题目是解题的关键.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