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导入:中世纪时期的西欧:黑暗中孕育着光明
政治:王权的加强;统一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经济:工商业的复兴,自治城市的兴起
思想:大学的兴起,思想自由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下王权衰落;政治分裂;
经济: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极一时;
思想:基督教会统治一切,强调禁欲苦行。
14—16世纪,欧洲处于“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布克哈特
“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发现的呢?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学习目标
1.欧洲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有哪些?概况?
2.欧洲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重难点
欧洲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原因、内容、影响
问题探究
1.文艺复兴的产生原因、内容、影响
2.宗教改革的兴起原因、内容、影响
3.近代科学兴起的主要成就及影响
4.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主张、影响
一、文艺复兴
1.概念:
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英文:Renaissance 意大利文:Rinascimento 法文:La Renaissance
2.产生原因:
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特别是意大利北部开始出现。……财富新贵不再容忍封建社会和虚伪的神学教义,他们需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陈日华《人性的回归:文艺复兴》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文化: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和 学者,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的文化养料。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神权束缚
从1347—1353年,“黑死病” 大规模暴发席卷了整个欧洲,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死亡人口超过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与基督教禁欲主张相矛盾。-裴世东《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影响的历史分析》
④直接原因:黑死病引发人们对基督教的反思和怀疑
一、文艺复兴
3.实质:
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文化为号召,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宗教神学 人文主义
以神为中心
禁欲与来世
蒙昧和迷信
等级观念
①以人为中心
②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世的幸福
③崇尚理性,提倡探索人与自然
④自由平等
文艺复兴反对天主教会禁欲苦行,但不反对信仰上帝
时间地点 代表人物 成就 思想特色
意大利 14 世 纪 文学三杰
15 世 纪 美术三杰
欧洲 15世纪后期
但丁 《神曲》
彼特拉克 《歌集》
薄伽丘 《十日谈》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达·芬奇 《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 《大卫》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英国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等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一、文艺复兴
4.代表人物及成就:
一、文艺复兴
《椅上的圣母》 意大利 拉斐尔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想!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象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积
极
①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②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
③思想: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实世界,推动了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兴起。
①过分推崇人文主义,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动荡;
②仅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缺乏社会基础;
③未完全否定王权、教权、缺乏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
消
极
一、文艺复兴
5.影响:
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当欧洲大部分国家建立起中央集权政府,尽力抵制罗马教廷的横征暴敛后,教廷便把经济损失转嫁到四分五裂的德国身上……据统计,16世纪初,每年从德国流入教廷的财富高达30万金币,而帝国税收却只有1.4万金币,德国成了“教皇的奶牛”。随着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不断壮大,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德国社会各阶层分别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教廷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任继愈 杜继文主编《新版宗教史:基督教史》
二、宗教改革
根据材料概括宗教改革的兴起原因。
1.兴起原因:
①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人们对罗马教廷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②教廷兜售赎罪券(导火索)。
购买赎罪券的钱“叮当”落柜时,你的灵魂得救了。
月亮从太阳获得光辉,国王从教皇手中获得权力。
2.代表人物及主张:
二、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第一,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
第二,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非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第三,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
第四,否定罗马教廷权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因行称义
因信称义
上帝
间接对话得救
直接对话得救
神职人员
教民
教民
上帝
主张
①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因信称义)
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③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教随国定)
④反对教皇,主张君权至上。
性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教皇神权统治的社会改革运动
3.扩展
基督教
1054
东正教(拜占庭帝国、沙皇俄国)
天主教
16世纪
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天主教
瑞士 加尔文教
英国 国教
与文艺复兴相比,宗教改革有着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参与
二、宗教改革
4.影响
(1) 思想: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2) 经济: 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
(3) 政教: 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1.概念:
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
三、科学革命
2.代表人物及成就:
研究领域 人物 主要著作 成就与贡献 影响
天文学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日心说
伽利略 / 证明日心说
物理学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万有引力定律
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近代科学之父”
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意义
①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②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③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
1.背景: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2.概念:
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 英文:The Enlightenment
四、启蒙运动
3.精神内核:
理性
(1) 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2) 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
(3) 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政治蓝图)。
(4) 反对君主专制。
4.代表人物及主张:
阶段 国家 人物 主要思想
17C兴起
英国
霍布斯
订立契约建国,间接民主
18C鼎盛
法国
洛克
主张君主立宪,提倡分权(行政立法外交)
伏尔泰
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天赋人权
孟德斯鸠
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
卢梭
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直接民主
19C扩展
英国
德国
亚当 斯密
康德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的价值的尺度,
主张自由竞争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四、启蒙运动
历史大事年表(节选自教材后附表)
17—18世纪,启蒙运动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打破旧制度
建立新制度
启蒙思想家的政治设想在当时又是如何实现呢?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康德
亚当·斯密
洛克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柏克《法国革命论》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独立宣言》
5.影响
(1)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2)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资产阶级统治。
(3)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比较项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不
同
点 时间 14-17世纪初 16-17世纪 17-18世纪
核心
矛头
内容 宣扬“信仰得救”、
简化宗教仪式, 建立资产阶级化的新教
影响 冲击封建神学, 解放了思想 打击了天主教会, 促进西欧各国民族国家和
文教事业的发展 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为欧洲资产阶级革
命和资本主义制度
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同
人文主义
“因信称义”
理性主义
基督教神权
教会特权
专制王权和教会特权
反对专制、天赋人权
追求自由平等法治
肯定人的价值,
反对禁欲,解放人性
① 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 都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③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④ 都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逐渐减少了从圣徒中选择创作主题。骑士、商队、城市市场、大学生活、士兵行军和野营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这反映德国( )
A.理性主义的产生 B.人文主义的兴起
C.宗教改革的开始 D.浪漫主义的发展
B
2.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
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
D
3.16世纪,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
A. 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B. 教会失去原有权威
C. 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
D. 教会实行宽容政策
B
4.1543年哥白尼出版的《天体运行论》把西方天文学的宇宙中心从地球移到太阳,这是对古希腊托勒密学说的一场革命。哥白尼的天文理论是( )
A.“日心说” B经典力学
C.惯性定律 D.地心学说
A
5.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许多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狄德罗、霍尔巴赫等都是牛顿学说的热烈的信奉者和传播者。据此可知 ( )
A.法国成为当时世界的科学中心
B.牛顿学说在法国曾经风靡一时
C天主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丧失
D.近代科学为启蒙运动奠定基础
D
6.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说:“卢梭目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批评从古以来天经地义的道理。”罗丹所说的“共同性格”是指 ( )
A.反对君主专制
B.强调三权分立
C.主张主权在民
D.实施君主立宪
A
7.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 )
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 西欧社会的转型
C. 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
D. 整体世界的形成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