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
2.运用学过的方法自读课文,用列小标题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借助作业本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结合补充资料,感受青铜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回顾旧知,迁移学法,用列小标题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小说,初识人物
1.走近曹文轩。引导学生根据已有阅读经验,谈谈对曹文轩的了解。
预设:读过曹文轩的《草房子》《石头城》《根鸟》《青铜葵花》等作品。
小结:曹文轩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所写的作品饱含深情,小说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总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走进他的小说《青铜葵花》,去认识故事中的两个孩子。
2.了解著作内容。
(1)出示小说封面,认识人物。猜测青铜葵花的意思。
(2)观看视频,了解故事背景。(播放小视频,一直到播放到卖芦花鞋是为了弥补葵花没有拍照的遗憾)
(3)观察小说目录,了解主要内容。(出示目录)
小结:从目录中可以看到,这本书记录了青铜和葵花成长过程中的许多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芦花鞋》就是其中之一。
(二)梳理情节,概括标题
1.明确要求,自读课文。(出示学习要求)
(1)快速默读课文,圈出难读或不认识的生字。
(2)边读边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2.初读反馈,划分情节。
(1)交流难读的生字。
①预设:搓(cuō) 屑(xiè) 捋(luō)
②读准“搓”和“捋”的字音;引导学生用做动作的方法理解字义,请同学上台表演;“屑”组词--木屑、纸屑、铁屑等,从而理解“屑”指碎末。
(2)交流情节划分。
提问:课文分成几部分 这样分的理由是什么 预设:用空行的方式分成四部分。
小结:这么长的故事,课文用空行的方式帮助我们快速地理清课文内容,这四部分就是事情的起因、经过、发展和高潮。
3.回顾旧知,概括标题。
(1)回忆列小标题的方法。(出示要求)
回忆《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两篇课文,想一想列小标题有哪些方法
预设1:用“谁干什么”这样的句式。
预设2:用课文关键语句。
预设3:引用故事中人物的语言。
预设4:用关键词语概括……
(2) 默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不能动嘴出声,也不能用手指着读;想一想课文围绕芦花鞋写了哪几件事情?出现了哪些人物?
任务:利用表格梳理故事人物与主要事件。
口头填表, (“谁干什么”的句式列小标题法)
试一试、用关键词语概括法
预设:小标题
采芦花编制芦花鞋
天天卖芦花鞋
雪天坚持卖芦花鞋
卖了自己穿的芦花鞋
(3)完善小标题,结合作业本P69第二题
做芦花鞋 → 卖芦花鞋 → 雪天坚持卖鞋 → 卖了自己穿的鞋
4.串联标题,说清故事内容。
(1)自由练说。
(2)指名交流,同伴点评。
小结:这么长的文章,我们通过列小标题了解了主要内容,看来这是读懂长文章的好方法。
(三)聚焦人物,感受形象
1.结合作业本,思考任务形象
引导:通过梳理,我们发现每部分内容都有主人公青铜的身影,那么他的哪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细细品读,再想想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2汇报交流,品悟形象。
(1)预设一。
青铜拿着一只大布口袋,钻进芦苇荡的深处,挑那些毛茸茸的、蓬松松的、闪着银光的芦花,将它们从穗上捋下来。
①学生交流。
点拨:关注动作“拿”“钻”“挑”“捋”,感受青铜的勤劳认真。
②朗读句子。
(2)预设二。
但青铜却坚持着今天一定要去镇上。他对奶奶他们说:“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买鞋的。”
青铜摇了摇手,坚持守在芦花鞋旁。
①学生交流。
② 补充原文片段,再次交流。(出示片段)
片段一:
中午,他从怀里掏出又冷又硬的面饼,一口一口地咬嚼着。本来,家里人让他中午时在镇上买几只热菜包子吃,但他将买包子的钱省下来了,却空着肚子站了一天。家里人只好为他准备了干粮。
片段二:
已在冬季,天气很寒冷。尤其是在这桥头,北风从河面上吹上岸,刮在人的肌肤上,就像锋利的刀片一般。那时,青铜就会在那里不停地蹦跳。
思考是什么力量支撑青铜坚持在雪天卖鞋的 抓住环境描写,结合生活经验谈体会。
②朗读句子,感悟形象。
小站:结合原文,更让我们感受到了青铜冒雪卖鞋的艰辛,这“坚持”“一定”的背后是青铜为了家人吃苦耐劳的那份执着。
(3)预设三。
他没有因为他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
但过了一会儿,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他笑了笑,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
①学生交流。
②思考讨论。他为什么没有涨价 明明那么冷,为什么还要把自己脚上的芦花鞋卖给路人,仅仅是为了钱吗
③联系上下文,补白人物内心。(出示填空)
当看到那群人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时,他想——。
当看到那人失望地一摊手,并叹息了一声时,他想 ——。
他看看天空,看看雪地,又看看自己脚上的那双芦花鞋时,他想 ——。
点拨:结合人物内心,抓住“拔”“站”“捡起”“追”等动作,品悟青铜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
3.合作朗读,提炼形象。
小结:通过合作学习,我们对青铜有了全方位的认识,看到了一个勤劳的青铜,看到了一个坚韧不拔的青铜,更看到了一个善良淳朴的青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