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法解决问题(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数学1

文档属性

名称 列举法解决问题(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数学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27 19:5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智慧广场 ——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 · 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下册75页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在探索解决递增递减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
进一步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体验列举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2. 经历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过程,掌握基本数学思维方法,形成运用表格列举的方
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长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学生的智力。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探索解决递增递减问题的过程中,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等。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巩固数手指、摆小棒、画一画等方法,学会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
题,进一步学会有序的思考问题。
2、利用表格列举法,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 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想不想玩个游戏
师:那老师要看看,谁的反应最迅速,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的眼睛最有神,谁的声音最
洪亮,准备好了吗
师:她俩表现最好,我们请这两位同学到前面来,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师:老师这里有6张卡片, 6张卡片分成2组,分别是135 和246.
师:游戏规则:任选一组,从中取一张,每张卡片只能用一次,比大小,三局两胜,听
明白了吗
师:你们俩怎么选 生1:135 生2:246
师:对生1说:你输了,让老师帮帮你吧。
师:预测一下,我们俩谁赢谁输 生:老师输
师:掐指一算,那可不一定,你先出吧。
生:6
师:1
师:老师输了,继续。
生:4
师:5
生:2
师:3
师:三局两胜,老师赢了,怎么样
师:想不想知道老师用什么方法赢得了比赛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肯定会知道答案。
师:好了,同学们。准备上课吧
师:上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这是谁
师:和为了保护森林,又和斗智斗勇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看完之后,你想对说点什么
生:爱护树木,保护家园。
师:对!你真是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看来保护树木人人有责!瞧,正在给树立
警示牌。
师: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从8岁开始种第一棵树,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多种1棵树
师:把信息大声的读一遍。
师:根据信息,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
生:今年11岁了, 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师:这个问题非常有研究价值,老师记录下来。
师:同学们,对于信息谁有疑问要问
师: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这需要创造性
的思维。
二、 探究方法,建立模型
(一)提出疑问,理解题意,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生:从8岁开始种第一棵树,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多种1棵树,这句话什么意思
师:你提的问题非常好,不懂就问,就是好孩子!真棒,请坐。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谁来说说看啊
生:就是从8岁开始种树,以后的每一年都比前一年多种一棵树。
师:思,你说的很有道理。
师:谁能在简洁的说一说,什么叫每年比前一年多种1棵树啊
生:今年种一棵,明年种2棵。
师:你能结合在说一说吗
生:8岁种1棵树,9岁种2棵树,10岁种3棵树,11岁种4棵树。
师:他是按照年龄的顺序从8岁开始说的,这种有序的思考值得大家学习。
师:可是,你说得这么快,又是2棵树,又是3棵树,老师可真记不住,怎样才能让老
师一眼就知道几岁时种几棵树啊
生:可以写一写。
师:这个方法不错,还可以怎样办
生:可以画一画,摆一摆,数一数。
师:这些方法真不错,这样不仅说得清楚,还可以让老师看的明白。
(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法。
师: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写完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师:好了同学们,谁想与大家一起来分享你们的智慧!
生一:数手指
生:请同学们,坐好,听我讲,我是用数手指的方法来算出一共种了多少棵树,首先伸 出手,8岁时种了第一棵树, 9岁时种了2棵树, 10岁时种了3棵树, 11岁时种了4棵
树,这四年一共种了10棵树。
师:他的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
师:数手指的方法直观,形象,容易理解。
生二:摆小棒
师:谁还有不用的方法
生:我是用摆铅笔的方法算的。
师:老师这里有小棒,来给大家摆一摆。
生:请同学们,坐好,听我讲,8岁时种了第一棵树,我摆了第一根小棒, 9 岁 时种了2棵树,我又摆了2根小棒, 10岁时种了3棵树,我又摆了3根小棒, 11岁时种
了4棵树,我又摆了4根小棒,最后数一数,这四年一共种了10棵树。
师:他的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
师:用实物摆一摆,也很直观,形象,容易理解。
生三:画图法
师:谁还有不用的方法
生: 我是用画图的方法,来研究的。
8 岁 9 岁 10岁 11岁 | l |III
生:请同学们,坐好,听我讲,8岁时种了第一棵树,我画了一根线, 9岁时种 了2棵树,我又我画了二根线, 10岁时种了3棵树,我又我画了3根线,11岁时种了4棵
树,我又我画了4根线,最后数一数,这四年一共种了10棵树。
师:他的这种方法怎么样
师:我们把抽象的数字和直观的图形结合在一起观察,这样既清楚又明白。这种方法
在数学上叫做数形结合。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方法优化、建立模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到了这么多方法,但是无论哪一种,都要先知道每一年种 了几棵树,然后再求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那老师考一考你们,那30岁时一共种了多少
棵数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吧。
生:老师,我有疑问。
师:你说
生:数手指太多了数不过来。
师:敢于质疑的好孩子。
生2:我没有那么多的铅笔,摆不出来。
师:那用画图的方法怎么样
生:画起来太费劲了!
师:老师把从8岁到30岁每年种数的棵树都画出来了,感觉怎么样
师:如果让你求50岁时一共种了多少棵树,你还选择画图吗
师:画图的方法虽然很直观,但是当数较大的时候,画起来就比较麻烦,
师:你觉得哪里麻烦
生:画竖线麻烦
师:那用什么方法记录更简单呢
师:老师看到你有想法了,赶快同桌内交流你的想法,为了方便研究,我们还是研究熊
大8岁到11岁时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师:先看合作要求
1、 同桌交流,用什么可以代替画竖线,更简单又直观。
2、 同桌合作完成表格。
3、 列式计算。
师:哪个小组想来交流你们的想法
生:请同学们,坐好,听我讲,我们之前学习过列举法,把8岁、9岁、10岁、11
岁每年种树的棵树,都写出来,最后把这几个数加起来,就可以了。
生:同学们,听明白了吗 有什么疑问
生:你为什么用数字代替竖线
生:我们俩发现用画图法就麻烦在画竖线上,我们用数字来代替竖线,这样更简单又直
观,速度还快。
师:用竖线代替数字,这样更简单又直观,我们再来一起写一写。(渗透一一对应)
1、 归纳小结,提升认知。
师:刚才我们是在表格里面把每天种树的棵数,用“数”按顺序的把所有的情况一一对 应的列举(重读)出来,算出结果。这种方法被称为表格列举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学
习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
师: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大家发现的这个“列举法” 更清楚又直观, 还方
便我们解决问题。你们真是太棒了。为自己的这个了不起的发现鼓鼓掌吧!
三、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植树,可是遇到了麻烦,我们一起去帮
助帮助他吧。
出示问题:
星期一植了3棵树,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种2棵,到星期五它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指生读题,全班齐读。
师:拿出达标测试,找到第一题,赶快算一算。
师:谁来说一说算式
师:作对的同学举手。
师:刚才老师看到有位同学,计算非常快,你有什么小妙招 生:简算
师:看来,帮助别人确实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是森林里还有一个破坏分子“”,他
正在运木头,我们一起去看看。
师:出示第2题:第一层放10根,往上每层依次少放1根,放了5层, 一共有多少根木头
指生读题,全班齐读。
师:拿出达标测试,找到第2题,赶快算一算。
师:谁来说一说算式
师:作对的同学举手。
师:同学们,数学学习讲究简洁美,你觉得每次解决问题都要画表格,是不是有点麻烦
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老师,我们也可以不画表格,直接把信息 一 一 对应列举出来,再列式解答就行了。
师:你可真聪明!化繁为简,这是一个好方法,看来我们以后可以不用画表格了,但是我们
要注意数据要一一对应起来。(课件去掉表格线)
田忌赛马中的数学方法- — — 一 列举
师:课前的游戏大家还记得吗 老师为什么会赢 答案就在这个视频里面,请看。
师:怎么样,知道我获胜的秘诀了吗
生:老师你用了列举法,找到了能赢的最佳方法。
生活中的列举法。
师:同学们,其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列举法。
师:我们小的时候去体检,医生都会查看身高体重对照表,这是反映和衡量我们健康状况的
重要标准之一。
师:老师运用列举法,把近期每一项工作都列举出来,然后分轻重缓急的,哪一件事先做,
哪一件事后做。
师:考试以后,通过分析试卷把错误原因以及遗忘的知识点一一列举出来,再针对这些错误
原因——提出解决方法,进行查漏补缺,成绩就会越来越好。
师:同学们,早在2005年,我们的习总书记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
理念,留住绿水青山已经深入人心了,我们一起来看。
师:同学们,短暂的时光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生:学会了用数手指、画一画、摆一摆和列举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生:学会了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更简便。
生:知道了数形结合, 一一对应,和列举法。
生:解决问题时,需要有序的思考,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生:我也要回家和父母玩一玩课前的比大小的游戏。
生:田忌赛马
生:赢得比赛的方法。
生:解决问题要善于运用策略和方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