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规律 有序整理
——《做个减法表》一课的教学设计
◆ 一、 课前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 2011 )》提出数学课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 有的经验为基础,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引导 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根据以上的课程基本理念,我认为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在上一课 《做个加法表》的学习经验, 锻炼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因此在备课时, 教师需 要重点关注几个问题: 要从哪些角度入手, 引导学生按规律将算式分类? 如何让 学生体会制作减法表的作用和意义呢?
◆ 二、 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 教材分析
《做个减法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 一 )” 的第 15 课, 内容是复习 10 以内数的减法。本课承接第三单元第 14 课《做个加 法表》 的内容, 进一步对学生整理算式的能力进行巩固。教材如此编写不仅仅是 复习 10 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验和经历独立思考、有序整 理的过程, 初步发展学生通过归纳减法表来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从而理解减 法的性质。 同时,教材通过整理减法表的方式, 使学生学会整理零碎知识的方法, 明白及时整理知识点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们入学以来第一次接触数的加法与减法,对数、加法关系、减 法关系只存在简单初步的感性认知, 因此需要通过制作表格的方式巩固学生的计 算能力, 并促使其养成及时整理知识的习惯。在上一课《做个加法表》 中, 学生 已经经历了有序排列加法算式的过程,对于如何寻找算式之间的规律有了一定的 经验,例如按照第一个加数相同分类、按照得数相同分类的方法, 这对于本课的
学习是很好的支撑,教师只需提出类似的问题进行引导, 学生便能较快寻找出规
1
律。如果学生学习能力较强, 则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规律, 最后教师再引 导学生进行整合。
◆ 三、 学习目标
1.经历整理减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 10 以内数的 减法的计算正确率和速度。
2.在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
◆ 四、 学习重难点
经历整理减法表的过程,发现减法算式排列的规律,进一步密切 10 以内数 的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以此提高学生 10 以内数的减法口算能力。
◆ 五、 教学流程
◆ 六、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整理方法,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整理了 10 以内数的加法表,有谁还记得我们是 按照什么方法整理的? ”
预设 1:得数相同的式子竖着排列。
预设 2:第二个加数相同的式子横着排列。
预设 3:第一个加数相同的式子要排在同一条斜线上。
预设 4:每一竖列和横行都按照第一个加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PPT 出示上一节课整理好的加法表, 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方法,鼓励他们说完
2
整的话,同时将方法逐条整理到黑板上。
表 1
1 0 9 8 7 6 5 4 3 2 1 0
1 0+0 9 +0 8 +0 7 +0 6 +0 5 +0 4 +0 3 +0 2 +0 1 +0 0 +0
9 +1 8 +1 7 +1 6 +1 5 +1 4 +1 3 +1 2 +1 1 +1 0 +1
8 +2 7 +2 6 +2 5 +2 4 +2 3 +2 2 +2 1 +2 0 +2
7 +3 6 +3 5 +3 4 +3 3 +3 2 +3 1 +3 0 +3
6 +4 5 +4 4 +4 3 +4 2 +4 1 +4 0 +4
5 +5 4 +5 3 +5 2 +5 1 +5 0 +5
4 +6 3 +6 2 +6 1 +6 0 +6
3 +7 2 +7 1 +7 0 +7
2 +8 1 +8 0 +8
1 +9 0 +9
0 +10
同学们真棒, 看来大家课后都有认真复习。老师今天到办公室的时候, 发现 桌上 10 以内数的减法算式卡片被风吹得乱七八糟的,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预设: 我想帮老师整理好。
3
出示杂乱算式的图片,激发学生整理的兴趣。
图 1
【设计意图】 以回顾旧知识引入, 唤醒学生的记忆, 为本课寻找整理规律做 好了准备。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意在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 任务驱动思考, 探寻排列方法
核心问题——如何根据一定的数字规律,归纳排列算式?
问: 大家看淘气说, 这几个算式都是 6 减几的。你们能找出哪些算式是 6 减 几的吗?
预: 6-0,6-1,6-2,6-3,6-4,6-5,6-6。
问: 找的很准确。现在大家自己来试试把这些算式排排队。
巡:查看学生的排列情况。
问:哪位同学愿意展示排列方法?
预: 学生按照减数从大到小排列。
问:你跟他排列的方法一样吗?谁有不同的排列方法?
预:另一名学生按照减数从小到大排列。
问:这两个同学分别是按什么方法整理的?
预:按减数从大到小和按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方法。
问:现在老师加大难度,小组内的每个人选择被减数相同的式子进行排队, 比如 7 减几、 8 减几的算式, 注意不要和其他人重复。等会儿老师请排列得又快 又对的小组向全班展示。
预: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选的是哪个被减数, 关注学生是否按照减数从小到大 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
图 2
问: 现在大家看笑笑说, 这几个算式得数都是 8。你们能找出哪些算式得数 是 8 吗?
预: 10-2,9-1,8-0。
问: 这次也难不倒大家。大家现在动手给这几个式子排排队, 等会请同学介 绍方法。
预: 按照被减数从大到小 (或减数从大到小)排的, 即 10-2,9-1,8-0。按照 被减数从小到大(或减数从小到大)排列,即 8-0,9-1,10-2。
问:现在老师再次加大难度, 小组内的每个人选择得数相同的式子进行排队, 比如得数是 9、得数是 10 的算式, 注意不要和其他人重复。老规矩, 等会儿老师 请排列得又快又对的小组介绍自己的整理方法。
预: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选的是哪个得数, 关注学生是否按照被减数从小到大
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图 3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被减数相同”和“得数相同”两个角度对算式进 行排列,学生观察书中淘气和笑笑的排列规律并运用规律合作实践, 锻炼了逻辑 推理能力和口算能力,也为下一步整理完整的减法表积累经验。
(三) 结合排列经验,整理完整的减法表
师: 刚刚大家已经学会了按照“被减数相同”和“得数相同”的方法排列减 法算式。现在笑笑想挑战自己, 排列出一个完整的减法表, 但是有的式子不知道
5
怎么填,大家能帮她填完整吗?
预:能!
师: 别着急, 大家先观察这个减法表, 竖着看, 横着看, 斜着看, 你发现填 好的算式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预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相同。
预 2:每一竖列的得数相同。
预 3:每一斜行的减数相同。
预 4:每一列的被减数和减数都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的, 每一行的减数也 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现在大家就按照找到的规律把减法表补充完整吧!
预:学生填写完整后请代表展示,全班校对。
师追问: 大家再仔细观察每一行、每一列、每一斜行的算式中, 被减数、减 数、得数之间的关系,还能发现什么减法性质规律?
预 1:每一横行中,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得数越大。
预 2:每一竖列中,得数相同时,被减数越小,减数也越小。
预 3:斜着看,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得数越大。
师小结: 同学们归纳得很完整, 看来这张减法表的用处可真大呢! 它可以帮 助大家更快地看到每个算式的结果, 提高计算的速度, 还能提高大家按规律整理
知识的能力,帮助大家复习减法计算的性质。
图 4
6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观察图表每一行列寻找整理规律, 锻炼了提取数学信 息的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回顾和反思的能力, 也习得用整体、系统的 眼光看待事物的方法,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四) 回顾整理过程,总结整理方法
问:通过上一节课对加法表和今天对减法表的整理, 你们学会了哪些整理办
法?先在小组内讨论,后请代表跟全班同学分享、
预 1:在整理之前先分好类。
预 2:每一类里面也要按顺序整理好。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 大家帮老师把 10 以内数的减法算式整理得整整齐齐。 希望大家能牢记这些整理方法, 养成善于反思、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以后应用在 整理其他知识上。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汇报的环节, 再次让学生总结整理算式的 规律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类整理能力。同时, 这些方法也能应用到学习 和生活中,从而进一步锻炼了学生自理能力。
◆ 七、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且在上一课《做个加法表》 的学习后学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整理经验, 所以在本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 我 围绕“如何根据一定的数字规律, 归纳排列算式?”这一核心问题, 设置了较多 小组讨论、独立动手操作的环节, 使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提高思辨能力和逻辑推理 能力。但在授课时我也要把控好各环节的时间, 既要保证完成教学进度, 又要给 学生充分学习的时间, 同时维持好基本的课堂秩序。若有个别学生无法在课堂中 掌握方法, 要尊重学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成长过程, 利用课后时间对其进行辅导。
◆ 八、教材图片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