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学情评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禾苗青青,麦浪滚滚;春水澄碧,游鱼嬉戏。”此场景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游鱼 B.春水 C.麦浪 D.禾苗
2.在撒哈拉沙漠中发现有一种“翻滚的蜘蛛”,当它遇到危险时,首先摆出一种威胁性姿态,使自己看起来尽可能大,但危险如果仍然存在,它就会以侧翻的方式立即逃开。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生物的下列哪种特征( )
A.生物能运动
B.生物需要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3.某小组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水稻、玉米、高粱等归为一类,鸡、鸭、鹅等归为一类,狗、猫等归为一类。他们分类的依据为( )
A.生物的个体大小 B.生物的用途
C.生物的生活环境 D.生物的数量
4.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要有正确态度和方法,下列在调查活动中的表现正确的是( )
A.甲翻开墙边的砖块,发现一只蜈蚣,又喜又怕,没有作记录
B.乙看到两株从未见过的小花,就连根拔起,准备带回家栽培
C.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蚂蚱,看到别的同学没有记录,就删掉了蚂蚱
D.丁看见4只麻雀在树枝间飞来飞去,于是将麻雀记录下来
5.INCLUDEPICTURE"创新题.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生物全国\\创新题.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生物全国\\创新题.tif" \* MERGEFORMATINET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以下各选项是《声律启蒙》中的诗句,各句里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B.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C.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D.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6.产自新疆阿克苏的“冰糖心苹果”,果核透明,味道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阿克苏地区年日照时数达2 6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这体现了影响该苹果品质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和光照 B.温度和水分
C.水分和土壤 D.光照和水分
7.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下列描述的景象与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素匹配不正确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水分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光照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捕食
8.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可以概括为( )
A.作出假设→发现问题→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制订计划→交流表达
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交流表达
C.交流表达→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计划→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D.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施计划→获得结论→交流表达→制订计划
9.沙棘是种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落叶灌木,用于保持水土、绿化沙漠。这体现了(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适应生物 D.生物适应环境
10.以下叙述中,可以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一个玻璃瓶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
11.人类可以种出很多种类的蔬菜,那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是( )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消费者和生产者
1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中的食物链是( )
INCLUDEPICTURE"23SWJ-1.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生物全国\\23SWJ-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生物全国\\23SWJ-1.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2题)
A.树→蝉→螳螂→黄雀
B.黄雀←螳螂←蝉←树
C.螳螂→蝉→黄雀
D.树←蝉←螳螂←黄雀
13.在美国的罗亚尔岛上,狼是驼鹿唯一的天敌,而驼鹿也是狼唯一的食物来源。下列哪一项能正确表示驼鹿与狼的数量变化关系( )
14.“风吹翻了水稻的结构,吹动了水稻的情结。我一路踏着水稻的青春,在水稻的目光里缓缓行走。”这段文字描写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15.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D.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16.下列关于生物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C.湿地中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
D.某食物链甲→乙→丙→丁中,若因某种原因丙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乙会大量增加,丁会大量减少
17.科研小组测得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内存留的甲基汞(一种有毒化学物质)含量如下表所示。若这些生物恰好构成一条食物链,则该食物链的组成是( )
生物 A B C D E
体内甲基汞的残留量(ppm/kg) 0.07 8 1.9 64 0.35
A.D→B→C→E→A
B.D→E→B→C→A
C.A→C→E→B→D
D.A→E→C→B→D
18.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
B.蝴蝶的体色与周围的落叶颜色一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肾”之称
19.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3SWJ-2.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生物全国\\23SWJ-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生物全国\\23SWJ-2.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9题)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
B.该食物链能量最终来源于丙
C.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丙体内积累最多
20.如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23SWJ-3.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生物全国\\23SWJ-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生物全国\\23SWJ-3.tif" \* MERGEFORMATINET
(第20题)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水稻→田鼠→猫头鹰是该生态系统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C.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猫头鹰体内积累的毒素最多
D.此图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口景色迷人。风吹芦苇,绿波荡漾,水草依依,随风摇曳;阳光下河面如镜,欢快的鱼儿在水草间自由嬉戏,清脆的鸟鸣从芦苇丛中阵阵传出;野兔贪婪地享受着美味,不时晃动着警觉的耳朵;当鹰在天空出现的瞬间,水鸟、野兔迅速地躲藏起来,顷刻间,这里变得十分静谧;蝗虫、蟋蟀贪婪地啃食着芦苇的嫩叶……上述情景是黄河口自然保护区常见的一幕。
(1)材料中的画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口自然保护区有“中国东方白鹳之乡”的美称,其中影响白鹳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________________。材料中体现的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哪些?__________(列举2种)。
(3)材料中鹰和野兔属于________关系;蝗虫和蟋蟀属于________关系。
(4)芦苇体内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以适应水生生活;鱼儿身体呈流线型,减少水的阻力,适于水中生活。这些现象体现了生物与环境存在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5)黄河口植被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调节气候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黄河入海口拥有世界上最年轻、最完整、最典型、最壮美的湿地生态系统,被评为“中国六大最美湿地”,湿地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之称。
22.(14分)建构概念图是学习生物学的好方法,我们一起尝试给第一单元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建构概念图。
INCLUDEPICTURE"JZ+4.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生物全国\\JZ+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生物全国\\JZ+4.tif" \* MERGEFORMATINET
(第22题)
请将概念图补充完整:A._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23.(14分)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23SWJ-4.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生物全国\\23SWJ-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生物全国\\23SWJ-4.tif" \* MERGEFORMATINET
(第23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和非生物成分。
(2)在食物网中鹰和蛇之间是________关系;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共有______条。
(3)由于某种自然原因,蝗虫数量增加,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将________。一段时间后,草的数量又恢复并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
24.(16分)蟑螂是一种常见的昆虫,一般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地方。白天它们躲藏在阴暗的地方,到了夜晚才出来活动。蟑螂的繁殖能力超强,又常常携带病原体传播疾病,所以被人类视为头号家庭害虫。某生物兴趣小组针对蟑螂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开展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1: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蟑螂,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蟑螂数量并记录。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
INCLUDEPICTURE"23SWJ-5.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生物全国\\23SWJ-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生物全国\\23SWJ-5.tif" \* MERGEFORMATINET
(第24题)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____原则。
(2)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图示数据统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蟑螂的行为特点,我们消灭蟑螂应该在________(填“白天”或“晚上”)进行。
(4)该小组为继续探究水分对蟑螂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该小组作出的假设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还需要改变什么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请你选择对实验后蟑螂的处理方式________。
A.放回原来生活的地方
B.就地放生
C.无害化处理
答案
一、1. B 2. C 3. B 4. D 5. B 6. A
7. A 点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8. B 9. B 10. B 11. A 12. A 13. C
14. B 15. C 16. C 17. D 18. B
19. A 点拨:由题图可知,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该食物链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图中丙是生产者,丁、甲、乙均是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丙→丁→甲→乙”食物链中,乙的级别最高,有毒物质含量最多。
20. D
二、21.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态因素;阳光、空气(或水)
(3)捕食;竞争
(4)生物适应环境
(5)生物影响环境
(6)地球之肾
22. 生物圈;空气(或土壤等);植物;消费者;细菌、真菌;食物链;自动调节
23. (1)草;太阳能;分解者
(2)捕食和竞争;3
(3)减少;自动调节
24. (1)蟑螂喜欢生活在阴暗(或明亮)的环境中吗;单一变量
(2)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蟑螂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3)晚上
(4)蟑螂喜欢生活在湿润(或干燥)的环境中;去掉玻璃板,全部用黑纸板遮住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