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考三轮复习热点+情景类专题四 居民与聚落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7月11日是第33个世界人口日。下图为世界人口密度、各大洲人口数及平均人口增长率示意图。
(1)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2)从纬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从海陆位置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3)南极洲迄今为止无人定居的原因是
(4)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将导致人口 ( 填“年轻化”或“老龄化”)现象。
(5)读图归纳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一般联系:
2.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宣布世界达到80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全球人口达到80亿,这是人类思考对地球负起共同责任的时刻。读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数和漫画,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两地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这两地都位于_____ ( 填中高或中低)纬度地带,人口分布较为___ ( 填稠密或稀疏)。
(2)地球上唯一没有常住居民的大洲是
(3)图中E地属于人口稀疏区,该地位于 洲,该地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4)漫画“处境艰难的地球反映出世界人口过快增长,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有: 。 ( 写出两点)
3.中国文化通过孔子学院(堂)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下图示意世界主要语言 及部分孔子学院(堂)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大洲和乙大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 洋 ,甲大洲中的北部居民使用的通用语言是
(2)孔子学院有一位老师发现他的学生大多皮肤黝黑,嘴唇较厚,头发卷曲,能歌善舞。这位老师工作的地方最有可能是非洲中部和 部,中国所在的亚洲东部以 人种为主。
(3)传播汉文化,首先要了解当地文化尊重当地宗教信仰。丙地区所在大洲是 ,该地区孔子学院的工作人员需要了解 ( 填宗教名称)。
4.某校八年(1)的学生对于宗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立了探究小组,他们搜集到世界三大宗教的代表建筑物,假如你也是其中一员,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图A是 教的教堂,图B是 教的清真寺,图C是佛教的庙宇。
(2)有三位老汉分别是英国的汤姆、沙特阿拉伯(中东地区)的穆罕默德和中国的李明,他们分别使用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到上图所示的宗教场所进行宗教活动。
汤姆使用的语言是____语 ,每个星期天要到 (填字母 )去做礼拜。
穆罕默德使用的语言是
语,他的宗教活动是在 (填字母)进行。
李明使用的语言是汉语,信仰佛教,他的宗教活动是在寺庙进行。
(3)汤姆、穆罕默德和李明三位老汉要在一起交流各自的生活情况 ,他们最有可能使用的语言是
5. (学以致用)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某中学地理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游研学活动。下图是他们确定的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研学主题1一探究自然环境 与聚落的关系
(1)传统民屠的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请将模拟旅游区域与右图中特色民居及气候条件对号入座:例:丙- C地区- -②; D地区一 ; ——F地区—— ;
研学主题2-探究地理现象的原因
A国家多火山地震,原因
研学主题3-探究经济发展道路
(3)C地区经济较落后,你认为这些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_ ( 1点即可).
参考答案
1.[答案] (1)亚洲
(2) 中低纬度地区 沿海地区
(3)纬度高,气候终年严寒不适宜人类居住
(4)老龄化
(5)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或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分析]本题以世界人口密度、各大洲人口数及平均人口增长率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五个小题,涉及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的分布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 (1) 读图可知,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亚洲,其中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
(2)读图可知,从纬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该地区气候比较温和;从海陆位置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该地区气候适宜、交通便利。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烈风、酷寒、干燥,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甚至出现负增长,会导致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低于发展中国家,-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或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其中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2.[答案](1)中低稠密
(2)南极洲
(3) 亚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降水稀少,因此人口稀疏
(4)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
[分析]本题以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数和漫画为材料,共设4个小题,要考查同学们对纬度带、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人口问题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详解] (1) 由图可知,A位于东亚地区、B位于南亚地区,这两地都位于中低纬度地带,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农业发展较早,因此,人口分布较为稠密。
(2)结合所学知识,世界上共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其中地球上唯一没有常住居民的大洲是南极洲。
(3)由图可知,E地位于中东地区,地处亚洲,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降水稀少,因此人口稀疏。
(4)结合所学知识,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
3.[答案](1) 大西洋英语
(2)南黄色
(3) 欧洲基督教
[分析]本题以孔子学院与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为材料,涉及大洲的分界线,宗教、人种、语言的分布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对这些知识点的熟练掌握程度。
[详解] (1) 美洲地区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所以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甲大洲北部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加拿,主要通用英语。
(2)由题干的描述知,该地的居民主要为黑色人种,因为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与南部, 90%以上的人口为黑色人种,故填南”。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东南部,故填空黄色"。
(3)丙地区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故为欧洲。欧洲、美洲与大洋洲主要信仰基督教。
4.[答案](1)基督 伊斯兰
(2)英语A阿拉伯B
(3)英语
[分析]本题以世界三大宗教及语言为材料,涉及宗教和语言的相关知识,包括三大宗教和语言的分布状况。宗教建筑与活动场所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 (1) A是基督教的代表性建筑物一基督教教堂,建筑顶有十字架; B是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物清真寺,建筑多为圆顶。C是佛教的代表性建筑物——寺庙,特色建筑是佛塔。
(2)汤姆为英国人,使用英语,信仰基督教,每个星期天要到教堂去做礼拜。穆罕默德为阿拉伯人,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活动场所为清真寺;李明为中国人,使用汉语,由于他是佛教徒,故其宗教活动场所为寺庙。
(3)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故三人交流最有可能使用英语。
5.[答案](1)乙③甲①
(2)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或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 所以多火山和地震。
(3)改进生产方式、开发新产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分析]本大题以图文结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判读、板块运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 (1) 依据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判断可知:①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F东南亚马来群岛等地,湿热地区的典型民居是甲高脚屋;②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雨旱两季,以C非洲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丙茅草屋是当地居民就地取材的典型民居;③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及内陆地区,如D西亚地区,乙建筑厚墙小窗,是该地适应炎热干燥环境的典型民居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A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是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或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所以多火山和地震。
(3) C地区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利用本国的优势,引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改进生产方式,加大科技创新,开发新产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