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级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制成的乙醇和普通汽油按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能源(如右图)。据此完成 1--2 题。
从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来看,汽油属于矿产资源,而乙醇属于( )
生物资源 B. 矿产资源 C. 气候资源 D. 土地资源
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突出意义是( )
提高能源利用率 B. 改善大气质量
C. 缓解交通拥堵 D. 强化能源安全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方法主要是卫生填 埋,瑞典比我国更早着手于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处理工作,有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右图示意瑞典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 式。据此完成 3--4 题。
卫生填埋垃圾要注意防止 ( )
①占用土地资源 ②产生废气和污水
③污染地下水源 ④渗滤液渗透污染土壤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们从瑞典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中主要借鉴的是 ( )
配备专职收集人员 B.推广分类运输 C.垃圾资源化处理 D.加大企业投入
分布式能源是指设在用户附近、所发电能就地利用的发电项目。其中,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 天然气为燃料,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在负荷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的现 代能源供应方式。下图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工作模式图。据此完成 5--6 题。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优点是( )
发电量大且稳定 B.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率
C.便于污染物的集中处理 D.发电过程清洁无污染6.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在下列城市发展迅速的是( )
A.北京 B.乌鲁木齐 C.昆明 D.太原
2021 年 9 月 24 日,由原北京游乐园改建的龙潭中湖公园正式开园,新公园种植了大量本土树种和湿地植物,变身为城市森林湿地公园,同时还留下了北京游乐园的部分印记。公园东南侧建有立体停车 场,可泊车 470 余辆。下图为“龙潭中湖公园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 7--8 题。
关于龙潭中湖公园所起到的自然环境服务叙述正确的( )
供给服务功能调节局部气候 B.支撑服务功能保持土壤C.调节服务功能维持生物多样性 D.文化服务功能休憩休闲
公园东南侧立体停车场的设置( )
(
类型
省份
重点发展区
冀鲁豫渝桂川琼
约束发展区
京津沪苏浙闽皖赣湘鄂粤
潜力增长区
黑吉辽蒙云贵
适度发展区
晋陕甘新藏青宁
)可以错峰停车,缓解周围居民停车难 B.优化了土地利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C.有效改善交通,推进北京城镇化进程 D.利于践行绿色出行理念、减少碳排放近年来,我国福建、浙江、广东、江西等南方水网地
区猪场拆迁潮涌现,散养农户也受到许多限制,许多养猪 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右表为农业部《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中我国生猪发展区域类型表,据此完成 9--11 题。9.南方水网区成为生猪生产约束发展区,主要考虑的因素 是( )
A.土地价格 B.交通运输
C.市场需求 D.生态环境
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北迁的最主要优势是( A.饲料丰富 B.地广人稀
C.交通便利 D.市场广阔
与直接销售相比,对生猪进行深加工(如腌制腊肉、腊肠)主要是为了( )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②灵活适应市场,抵御风险
③丰富品种,提高加工水平 ④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收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漂浮式海上风电站,由风力发电机和漂浮式平台组 成,可用于开发水深超过 50 米海域的风力资源。2017 年全球首座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在英国北海沿岸正式投用。2025 年,我国或将迎来首个可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据此完成 12--13 题。12.漂浮式海上风电站与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A.发电量更大 B.适用范围广
C.安装便利 D.无海洋污染
与挪威、英国等欧洲国家相比,我国开发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面临的挑战主要是( ) A.市场 B.技术 C.海域面积 D.灾害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赖度高且以海运为主。一般将流量大于均值的货流线称 为显著流。下图示意中国海丝之路进口原油货流在八大区域的分布脆弱度(单位时间内港口最大流量/ 总流量)和集中度(某港口货流量/区域内所有港口货流总量)。据此完成 14--16 题。
影响海丝之路集装箱海运网络脆弱性的因素不包括( )
A.货流集中 B.货物种类 C.气象海况 D.恐怖主义15.中国与南非之间原油货流脆弱度和集中度都较高的原因是( )
A.区域内核心港口多 B.原油贸易总流量大
C.区域内核心港口少 D.原油贸易总流量小16.可有效推动海丝之路石油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是( )
①加强建设海丝之路沿线的潜力中小港口 ②提高港口的集中度和显著流的货流总量
③挂靠优势港口,扩大沿边地区的开放格局 ④增建中国海外自贸区,增强原油贸易活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首个大油田。“克拉玛 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译音,得名于克拉玛依油田发现地
——黑油山。黑油山地下油层埋藏很浅,因特殊的地质构造导致 原油长年外溢,结成一群沥青丘,即黑油山,如右图所示。据此 完成 17--18 题。
试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推测黑油山的形成过程( )
①石油储存于背斜构造 ②石油储存于向斜构造
③石油在重力作用下沿裂隙外溢 ④石油在压力作用下沿裂隙外溢 ⑤岩层挤压,产生断层
⑥岩层张裂,产生断层 ⑦原油凝结堆积成黑油山 ⑧岩浆喷发冷凝成黑油山A.①→⑤→④→⑦ B.②→⑥→④→⑧ C.①→③→⑤→⑦ D.②→③→⑥→⑧
我国能源资源具有“富煤、少油、缺气”的禀赋,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采取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
加大新兴页岩气产业发展力度 B.加强国家能源战略储备
C.加快小规模煤制油项目的推进 D.保障海外石油运输链安全右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 2007~2016 年人口和
粮食 10 年变化图。据此完成 19--21 题。
黑龙江省位于图中区域( )
甲 B.乙 C.丙 D.丁 20.影响图中甲区域省区粮食产量的变化主要原因有
( )
①生态环境脆弱 ②城镇化速度快
③自然灾害频发 ④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我国人口和粮食产量的变化可能导致( )
A.粮食调配距离增大 B.机械化水平下降 C.人均粮食产量减少 D.粮食总产量降低
“虚拟电厂”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电厂,而是一种智能电网控制技术和互动商业模式,通过先进的物联网、5G 通信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地理位置分散的各种单体容量小的用户聚合和协调优化,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比如,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段,虚拟电厂平台可直接调度海量分散的充电桩、储能等用电资源,通过它们降低用电功率。深圳成为我国首批试点城市。 下图为虚拟电厂示意图。据此回答 22--23 题。
虚拟电厂的影响不包括( )
A.减少电能浪费 B.带动软件服务等产业发展
C.促进节能减排 D.电能消费量大幅度下降23.深圳成为首批试点城市是由于( )
A.可用土地资源有限 B.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C.电力装备技术先进 D.海陆空交通运输发达
冬候鸟指冬季飞往气候较暖地区(纬度较低地区)过冬, 次年春季飞往纬度较高地区繁殖,幼鸟长大后,又飞临原地区 越冬的鸟类。夏候鸟是指春季或夏季在某个地区繁殖、秋季飞 到较暖的地区去过冬、第二年春季再飞回原地区的鸟类。2018 年 9 月至 2020 年 12 月对兰州市中心城区银滩湿地公园、兰州植物园、白塔山公园(典型的人文公园)和五一山省级森林生 态公园个公园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记
录到鸟类 115 种。下图为调查区域鸟类居留型占比。读图完成 24--26 题。
兰州市的冬候鸟最可能来自( )
A.云贵高原 B.加拿大 C.西伯利亚 D.南亚25.与其他三个公园鸟类物种多样性相似度最低的是( )
A.银滩湿地公园 B.兰州植物园 C.白塔山公园 D.五一山省级森林生态公园26.留鸟占比最高的公园最可能是( )
A.银滩湿地公园 B.兰州植物园 C.白塔山公园 D.五一山省级森林生态公园
有色金属矿物是岩浆在冷却过程中矿物富集形成的。如图所 示国家铜矿资源丰富、品质优、藏浅、分布广。该国大量出口铜 矿石,开采铜矿需要大量水来控制粉尘。铜矿经济给该国带来经 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很多问题。据此完成 27--29 题。
该国铜矿资源埋藏浅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作用强 B.地势高,沉积土层薄C.岩浆侵入接近地表 D.火山喷发作用强烈
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铜矿开采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气温 D.交通
与铜矿冶炼相比,出口铜矿石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
( )
①增加就业机会 ②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
③减少环境治理费用 ④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通过微博大数据检索、筛选、时空匹配、检验校准等流程,构建 2010-2018
年全国 293 个城市的桃花观赏日期数据集,结合物候站点观测数据验证,保留可信数据,绘成桃花观赏日期日序空间格局分布图。图中等值线为桃花观赏日期日序数等值线。日序,指距离当年 1
月 1 目的天数。据此完成 30--31 题。30.甲处桃花观赏日期日序数等值线发生明显弯曲,主要影响因素( ) A.距冬季风远近 B.地形
C.海陆位置 D.纬度31.图中桃花观赏日期对纬度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其所在的热量带是( )
A.热带北部 B.暖温带中部 C.中温带南部 D.亚热带南部
如今,波罗的海的海洋生物正面临巨大威胁:海洋中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不仅威胁到其他海洋生 物的生存,而且,藻类还在波罗的海地区创造出了一片片面积巨大的海洋 “死亡地带”,并有逐渐扩散的趋势,欧洲渔民日日空手而归。据此完成 32--33 题。
造成波罗的海出现“死亡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
近海城市倾倒的生活垃圾 B.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C.向海中排放了大量含磷和氮的废水 D.石油及石油制成品的注入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缓波罗的海“死亡地带”发展趋势的是
①减少工农业污水向海洋中排放 ②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③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 ④将藻类捞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融池是极地的冰盖或巨型冰川表面的冰融化后,流水 汇聚而成的水池。南极冰盖绝大部分分布在南极圈内,约 占南极大陆面积的 98%。南极地区融池主要分布在冰盖边缘,冰面河与融池组成了冰盖边缘的水系。随着全球气候 变暖,南极地区融池数量增多趋势明显,融池的出现加速 了南极冰盖边缘的崩解。右图示意某年航拍的融池景观。 据此完成 34--36 题。
南极地区融池主要分布在冰盖边缘,其主要影响因素 是( )
距海远近 B.洋流性质 C.风力大小 D.纬度高低35.融池能加速南极冰盖边缘崩解,主要是因为融池水的( )
A.蒸发 B.冰面流动 C.下渗 D.盐度高36.融池增多导致南极地区( )
A.海水的盐度降低 B.海冰变厚 C.地面反射率增大 D.生态改善
苏岩礁是江苏外海大陆架延伸的一部分,属于东海海区,是一块水下暗礁(低潮时仍在水面以下) 而非岛。2001 年韩国将苏岩礁命名为离於岛,并在此设立大型海洋平台,将其划入管辖区,2013 年又将其划入航空识别区。右图为苏岩礁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 37--38 题。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我国在苏岩礁所处海域维护的权益是( )
A.内水权益 B.毗连区权益 C.专属经济区权益 D.公海权益38.材料中韩国的行为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此中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培养足够的海上军事力量,武力征服 B.双边协商,公平合理解决海洋争端 C.在礁上设立大型海洋平台,宣誓主权 D.争取国际势力支持,扭转权益受损局面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截止 2019 年 2 月已纳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以及山东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等 多个国家和地方文件中。右图为“渤海海峡区域简图”, 读图完成 39--40 题。
在渤海海峡建跨海大桥和建海底隧道还存在着争论。 与建设跨海大桥相比,建海底隧道的优点是( )
A.对海洋航道影响大 B.受恶劣天气影响小C.受海冰灾害影响大 D.受地质条件限制小 40.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
积极意义有( )
①完善环渤海地区的交通路网
②直接扩大大连港的货物量 ③改善渤海海峡航运条件 ④缩短渤海沿岸各城市的运输距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综合题(共 2 小题,40 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材料一 大熊猫在极盛时期,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目前已退缩到三省四片区。
材料二 秦岭片区自20 世纪70 年代有多家企业在区内采伐作业,1998 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随着秦岭隧道通车,原南北向翻越秦岭的108 国道停运。2004 年起政府开展秦岭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的监测并规划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
材料三 上图为大熊猫极盛期和现代分布范围图。下图为 2000-2012 年秦岭大熊猫种群聚集格局变化图。
结合图文材料推测我国大熊猫主要生存环境。(6 分)
1998 年以来秦岭大熊猫栖息地范围扩大,试分析主要原因。(8 分)
目前川藏铁路规划线路穿越大熊猫国家公园。试列举该工程建设为保护大熊猫应采取的措施。(6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基瓦利纳小镇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一条狭长沙坝的南端,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该小镇以前位于海平面以上 20 多米,如今却仅在海平面以上 1.8~3 米,小镇正面临被大海吞噬的危险。海水和河流的侵蚀作用是影响沙坝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美国政府曾花费巨资修建海堤保护小镇附近的沙坝,但海堤很快被海浪摧毁,沙坝原来有深厚的永久冻土层,一年中大多数日子被厚厚的海冰包围。近 50 年来,永久冻土层变薄,海冰存在日期减少,沙坝面积不断缩小。下左图示意沙坝和基瓦利纳小镇的地理位置, 右图示意小镇景观。
(1)指出一年中沙坝面积减少最快的季节,并说出该季节沙坝东西两侧面积减少的成因区别。(6 分) (2)与 50 年前相比,分析近 50 年来沙坝面积缩小、海拔降低的原因。(8 分)
沙坝面积缩小,影响小镇居民的居住安全。有人建议将居民全部搬迁到大陆,对此你是否赞同,请 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 分)
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C B A D A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B C B A C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A C A C C B C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C B D C A C B B C
二、综合题,共 40 分。
41.(1)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的气候环境;以常绿阔叶林、竹林混杂的植被环境;以山地为主的地形 环境;受人类干扰较少,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地区。(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可得 6 分)
停止采伐森林,植被得以恢复(2 分);108 国道停运,秦岭隧道的修建,减少对地表的破坏(2分);对种群及其栖息地的监测和管理(2 分);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建设(2 分)。
合理规划线路,尽量避开熊猫栖息地;经过熊猫栖息地时,建设生态廊道;修建铁路时尽量减 少植被破坏,恢复并及时修复施工中遭破坏的环境;加强生态保护管理。(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可得 6 分)
42.(1)夏季(2 分)。西侧:夏季海冰融化,沙坝受海水侵蚀强(2 分);东侧:夏季降雨多,冰雪融量大,河流流量大,沙坝受河水侵蚀强(2 分)。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不断淹没沙坝(2 分);海水结冰期缩短,侵蚀时间变长,沙坝边缘坍塌严重(2 分);沙坝地表径流和大陆河流流量增大,流水侵蚀增强(2 分);沙坝永久冻土层变薄,土层松软,易被侵蚀(2 分)。
赞同:全球变暖是长期变化趋势,沙坝海拔低,随着海水侵蚀加强和海平面不断上升,海水将吞噬沙坝;永冻土的融化,道路变形,地基开始移位,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沙坝沿岸建 设海堤费用很高,且效果差。
不赞同:离大陆较远,海水阻隔,举镇搬迁不便;搬迁费用很高;对居民心理和生活方式影响大, 阻力大。
(态度不得分,理由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可得 6 分,理由必须支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