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质量检测卷(一)
一、书写(10分)
1.看拼音,写词语。
tǔ kàng qiān bǐ mài bù gē bo qiǎng jié
guì zi sī chóu dí rén shī tǐ chèn jī
二、选择题(10分)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扭身(liǔ) 嘴唇(chún) 安徽(wēi) 发愣(lèng)
B.塞进(sēi) 嘱咐(zǔ) 和尚(chàng) 捆绑(kǔn)
C.搓进(cuō) 劫难(jié) 倔强(jiàng) 嘹亮(liáo)
D.沮丧(qǔ) 遗憾(hàn) 轮廓(kuò) 晋察冀(jì)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捆绑 麦浪 鬼脸 辽阔无银 B.飞弛 慌忙 骏马 芽苞初放
C.镶嵌 蓑衣 子弹 膘肥体壮 D.河畔 戒指 丝绒 成群结对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
B.窗口边的旅客异口同声地伸手去抱他。
C.大家呆呆地在河沿上立着。
D.一股稻草香,在这清新的空气里,格外分明。
5.《小英雄雨来》一文的故事情节紧凑而跌宕起伏,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上夜校读书 ②掩护李大叔 ③雨来没有死
④游泳本领高 ⑤与鬼子作斗争 ⑥河沿上的枪声
A.④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⑤⑥③
C.④②①⑤⑥③ D.④①②⑤⑥③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英雄雨来》一文中,我们认识了一位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雨来。
B.《我们家的男子汉》中,男子汉虽然天真可爱,但不是个独立自主的孩子。
C.《芦花鞋》选自《青铜葵花》。
D.读较长的文章时,我们可以借助小标题了解课文内容。
三、填空题(11分)
7.辨字组词。
炕( ) 恭( ) 铅( ) 晋( )
坑( ) 添( ) 沿( ) 普( )
8.照样子,写词语。
光溜溜(ABB式)____ ____ ____
歪歪斜斜(AABB式)____ ____ ____
一声不吭(一x不x)____ ____ ____
声东击西(含反义词)____ ____ ____
9.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将句子补充完整。
(1)这支笔看起来很(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2)我们的阅读面应该宽广一些,( )的阅读会影响我们的写作能力。
(3)他做事( ),从不拖泥带水。
(4)天亮了,宁静的乡村逐渐( )起来了。
10.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 )门立雪 ②手不释( ) ③凿( )偷光
④( )萤夜读 ⑤ 悬梁刺( ) ⑥铁杵成( )
(1)学生恭敬求教,诚心求学。( )
(2)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
11.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1)我们常常被诗人高尚的情操所感动,如王昌龄说“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而王冕也认为“______,______”。
(2)边塞诗像一朵凄美绝艳的异域奇葩,它记录了边塞战场的征战杀伐。卢纶的《塞下曲》中“______,______”描写了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3)《囊萤夜读》中的车胤因“家贫不常得油,______”,这样坚持读书,终成大器。
(4)《铁杵成针》中李太白读书未成而欲弃去,但在路上“逢老媪______”,李太白好奇,便询问老婆婆,老婆婆答“______”。李太白“______,______”。
四、信息匹配(14分)
12.给划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打“√”。
(1)张明是一个坚强(jiáng qiáng)的男孩儿,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他,但是他的性格十分的倔强(jiáng jiàng),人们跟他交流起来有些困难。
(2)妈妈又嘱咐(zhǔ shū)一句:“今天升旗仪式,记得穿校服带校徽(wēi huī)。
(3)白鹅在引吭(kēng háng)高歌,鸭子呆呆地看着,一声不吭(kēng háng)。
(4)边疆战士在条件艰苦的塞(sài sè)外工作时,经常会遇到管道堵塞(sài sè)的问题。
13.选词填空。
柔软 柔和
(1)她说话的语气非常( ),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2)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 )的芦花里。
宁可……也不…… 即使……也……
(3)雨来( )牺牲自己,( )说出李大叔的下落。
(4)( )老师不在教室,同学们( )很安静地在学习。
14.给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防:①防备;②防守;③挡水的建筑物。
(1)冬天要多锻炼身体,这对预防疾病很有好处。( )
(2)我们要赶在雨季到来之前加固堤防。( )
(3)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老百姓才能过上高枕无忧的生活。( )
通:①没有堵塞,可以穿过;②通晓,明白;③普通,一般。
(4)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
(5)山洞快要打通了。( )
(6)通常情况下,他总是第一个到学校。( )
五、语言表达(1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雨来把翻开的书放在腿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里嗡嗡嗡嗡说话的声音立刻停止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去的那天早晨,一声不吭,很镇静地四下打量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李明和王刚是一对好朋友,平时李明对王刚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这不,王刚又来找李明,请他放学后一起去修理一下刘赛,因为王刚看刘赛不顺眼。这可把李明难住了,你能告诉李明该怎么办吗?也请你告诉李明朋友之间到底该怎样相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
生活指南——未成年人怎么办理银行卡
很多孩子过年的压岁钱不让爸爸妈妈收了,但又不方便拿着,于是就想让爸爸妈妈帮着去银行存起来。那么未成年人怎么办理银行卡呢?
如果未成年人未满16周岁想办理储蓄卡,需要由监护人代为办理。在监护人的陪同下到银行网点申请办卡,提供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件、监护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证明或户口本即可办理。如果未成年人已满16周岁,可以自行凭借有效身份证件,独自到银行网点申请办理储蓄卡,填写并提交申请表格后即可办理。但是按照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开通网银。
如果未成年人想办理信用卡,只能让自己的父母给你办理一张信用卡附属卡,信用卡主卡由父母本人持有。因为信用卡属于贷记卡,按照规定,信用卡主卡持卡人需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不满足该条件,只能申请附属卡。
17.根据材料内容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的打“×”。
(1)未成年人办理储蓄卡要分两类:已满16周岁和未满16周岁。( )
(2)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办理储蓄卡,只要带户口本就可独自去银行申请办理。( )
(3)未成年人可以开通网银。( )
18.根据材料内容填空。
(1)未成年人想办理信用卡,只能______。
(2)监护人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代为办理储蓄卡,必须携带______和______。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
①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于是,空旷(kuàng guāng)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②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变得忙碌起来。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着。
③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féng fèng)里 冒出来。真是舒服。折(zhé shé)一根韧韧的柳条,削(xiāo xuē)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啪----鸭子蹒跚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
④随后,我们也跟在鸭子、羊儿后面开步走。不知是谁想了个好办法,把竹篮挂在小山羊的角上,山羊走啊走的,竹篮晃啊晃的,我们看了真欢喜。我们把鸭子赶到刚刚翻过的地里去,那里的蚯蚓、螺蛳、赤膊田鸡最多;把羊儿牵到河边去,那里的青草地真宽广、草儿真……
⑤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到一小捧、一小捧嫩青草,放进竹篮里。想到日后剪兔毛的情景,我们禁不住地要咧开嘴巴笑。
⑥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咕地叫了。别愁,我们有我们的办法。皮皮摘来了嫩豆荚,小梅从自己家的竹园里掰了几只竹笋。青青的家最近,他拿来了铁锅和米。嘿,我们自己做饭吃!我和春芳帮不了忙,就去垄沟里捉泥鰍。捉住泥鳅,洗净了,丢进饭锅里。米饭还没烧好,我们已被锅里的香味熏得口水欲滴……
⑦当我们乏了,便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当我们一觉醒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
19.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20.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无与伦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者。( )
(2)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姻静地微笑。( )
22.文章中第④~⑦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有趣的事情?请你对号人座。
A.野炊 B.睡觉 C.晒太阳 D.放牧 E.扯青草
(1)第④自然段写的是:______
(2)第⑤自然段写的是:______
(3)第⑥自然段写的是:______
(4)第⑦自然段写的是:______
2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章以“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为题,因为麦子、豆荚比较有代表性。
B.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是为了去田埂上收割麦子和豆荚。
C.文中结尾处的省略号表示我们除了看到麦子和豆荚,还有别的事物。
D.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七、书面表达(25分)
24.作文。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1.我真______(横线上可以填“高兴”“难过”“烦恼”“后悔”……)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围绕题目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把经过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3)不少于400字。
你一定看过战争题材的影视剧或图书,听说过战争中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吧?有些战争是正义的,有些战争是罪恶的。请以“我所了解的战争”为题,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要求写出对战争的看法,并用有关事实或理由来说明。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胳膊”“绸”“铅”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扭身——niǔ;安徽——huī。
B.塞进——sāi;嘱咐——zhǔ;和尚——shang。
C.完全正确。
D.沮丧——jǔ。
3.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字形易错字的辨析能力。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A.辽阔无银——辽阔无垠:意思为非常广阔,看不到边界。
B.飞弛——飞驰:车马很快地跑。
C.正确。
D.成群结对——成群结队:指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形容人或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后来也比喻团结一致。
4.B
【详解】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A答案:“飘飘悠悠”形容在空中或水面上轻缓地浮动。结合“苇絮”和“飞起来”可知是正确的。
B答案:“异口同声”意思是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形容意见一致。结合“去抱他”可知应该是“不约而同”,所以是错误的。
C答案:“呆呆”形容反应迟钝。结合“立着”可知是正确的。
D答案:“清新”形容清爽而新鲜,常与“空气”搭配,所以是正确的。
选B答案。
5.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中考查的是课文《小英雄雨来》,本文讲述了雨来聪明勇敢应对日本人的英雄事迹。
根据文段的主要内容:一(游泳本领高)(玩水)、二(上夜校)(读书)、三(掩护李大叔)(与鬼子斗争)、四(与鬼子作斗争)(逼问雨来)、五(河沿上的枪声)(“牺牲”)、六(雨来没有死)(机智脱险)。可以得出本文的写作顺序应该选择D项。
6.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与识记。
B选项中的《我们家的男子汉》的作者是王安忆,作者用三个小片段,写出了小男子汉成长的过程,表现了他的独立可爱到坚强自立,表达了我对男子汉的喜爱与称赞之情。所以男子汉是个独立自主的孩子。B选项错误。
7. 火炕 恭喜 铅笔 晋级 土坑 添加 沿着 普通
【详解】本题主要考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词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炕:kàng,地炕、上炕、炕柜等;
坑:kēng,泥坑、土坑等;
恭:gōng,恭候。恭贺。
添:tiān ,增添、添设、添补。
铅:qiān ,铅笔、铅椠、铅刀等;
沿:yán ,边沿、沟沿等;
晋:jìn,晋见、晋级。
普:pǔ ,普通、普照等。
8. 光秃秃 黑漆漆 亮晶晶 模模糊糊 断断续续 星星点点 一毛不拔 一言不合 一尘不染 里应外合 悲欢离合 前呼后拥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仿写的能力。
要注意分析所给例词在结构及内容上的特点,然后进行仿写。这类词语要抓住它们的特点,看明白仿写例句的类型就找出答案了。平时要多积累。
ABB式的词语还有:白花花、绿油油、黄澄澄、红彤彤、重沉沉、慢腾腾。
AABB式的词语还有:星星点点、明明白白、多多少少、隐隐约约、轰轰烈烈、吞吞吐吐。
“一×不×”式的词语还有:一日不见、一丁不识、一蹶不振、一尘不染、一丝不苟等。
含反义词的词语还有:异曲同工、上天入地、似是而非、鸦雀无声、说长道短。
9. 普通 狭窄 干脆果断 喧闹
【详解】本题考查反义词。
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
(1)特别:与众不同;不普通。反义词是:一般、普通、基本、顺便、普遍。
(2)宽广:面积或范围大。反义词是:狭隘、狭窄、拥挤、狭小。
(3)拖泥带水:比喻做事不干脆。也比喻说话、写文章不利落、不简洁。反义词是:斩钉截铁、雷厉风行、令行禁止、要言不烦、直截了当。
(4)宁静:指环境或心安静。反义词是:喧嚣、热闹、嘈杂、烦躁。
10. 程 卷 壁 囊 股 针 ① ⑥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与词语理解。
程门立雪: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手不释卷:形容读书勤奋,用功好学或读书入迷。
凿壁偷光: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
囊萤夜读: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悬梁刺股:把头发吊在房梁上,用锥子扎大腿。形容勤学苦读。
铁杵成针:意思是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1)学生恭敬求教,诚心求学指的是“程门立雪”。故选①。
(2)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指的是“铁杵成针”。故选⑥。
11.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方磨铁杵 欲作针 感其意 还卒业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壶、乾坤、逐、练囊、杵、卒。
12.(1)qiáng jiàng
(2)zhǔ huī
(3)háng kēng
(4)sài sè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强”“吭”“塞”是多音字,同学们做题时要结合词语意思确定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强[ qiáng ]1.力量大(跟“弱”相对):~国。富~。身~体壮。工作能力~。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责任心~,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制。~渡。~占。~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兵。~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7.姓。
[ qiǎng ]勉强:~迫。~笑。~辩。~不知以为知。
[ jiàng ]强硬不屈;固执:倔~。
吭[ kēng ]出声;说话:一声不~。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儿,你就~一声。
[ háng ]喉咙:引~高歌。
塞[ sāi ]1.堵;填:~住漏洞。箱子~满了。2.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瓶~儿。软木~儿。
[ sè ]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
[ sài ]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外。要~。边~。
(1)坚强jiān qiáng:意思是坚固、不可摧毁、不动摇;使坚强。
倔强jué jiàng:意思是刚强、不屈服。
(2)嘱咐zhǔ fù: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校徽xiào huī:学校成员佩戴在胸前的标明校名的徽章。
(3)引吭高歌yǐn háng gāo gē:指放开嗓子大声歌唱。
一声不吭yī shēng bù kēng:意思是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4)塞外sài wài:指长城以北地区。
堵塞dǔ sè:(动)阻塞,使不通。
13. 柔和 柔软 宁可 也不 即使 也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柔软:指软和;不坚硬。
柔和:温和而不强烈。
(1)结合语境和词义,说话的语气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用的是“柔和”。
(2)结合语境和词义,形容芦花用的是“柔软”。
“宁可……也不……”:选择关系的关联词。选择关系也叫取舍关系,是指关联句的前后两个分句说出的两种情况将不会同时出现,并且已经做出取舍、亟待做出取舍或无需做出取舍。
“ 即使……也……”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是对前面分句提出的某种已存事实或情况,用后面的分句转而述说,并非理所当然的推论,是相反或相对的结论。且后面分句“并非理所当然的推论”才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并表明前后逻辑关系的对立。
(3)结合语境和词义,“牺牲自己”和“说出李大叔的下落”是指这两种关系将不会同时出现。是选择关系,所以填“宁可……也不……”。
(4)结合语境和词义,“老师不在教室”和“很安静地在学习。”是转折关系,所以填“即使……也……”。
14. ① ③ ② ② ① ③
【详解】本题考查加点字的意思。
(1)读句子,句子意思是冬天多锻炼身体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可知预防的“防”意思是:预先做好防备。选①。
(2)读句子,句子中指在雨季到来之前把堤防加固,堤防指的是拦水的堤坝。堤防的“防”意思是:挡水的建筑物。选③。
(3)读句子可知国防力量是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安全的各种力量的总称。“防”意思是:守卫,防守。选②。
(4)“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的意思是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博学多通的“通”意思是:精通,明白。选②。
(5)山洞快要打通了,打通的意思是除去阻隔使相贯通,打通的“通”意思是:没有堵塞,可以穿过。选①。
(6)通常情况指的是不出意外,没有其他的特殊情况,通常的“通”意思是:一般,惯常。选③。
15. 书被雨来翻开放在腿上。 声音停止了。 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去的那天早晨,他一声不吭,很镇静地四下打量着。 熬粥要先把大米洗干净,然后加适量清水,再选煮粥模式就可以了。
【详解】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1)本小题考查把字句换成被字句。
“被”字句改“把”字句原则是:①把“被字句"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把字句”。②把“被”改成“把”。即成为“把字句”。原句换成“被”字句后是:书被雨来翻开放在腿上。
(2)本小题考查缩句。缩句需要留住句子的主干,例句需删去“的”和前面用来形容、修饰的词句“屋里嗡嗡嗡嗡说话”“立刻”。整理答案为:声音停止了。
(3)本小题考查了直述句改转述句。提示语前面的内容不变,冒号改成逗号,去掉双引号,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即: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本小题考查修改病句。句子的病因是成分残缺,缺少了主语,加上主语即可。可改为:去的那天早晨,他一声不吭,很镇静地四下打量着。
(5)考查词语造句。要想写出好句子,必须要理解自己所运用的词语,能够准确理解所要运用词语的含义,包括其词性和感彩,才能够更加明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先……然后……再……”表示事情的先后顺序。
示例:我放学回到家,先将书包打开,然后拿出作业本,再认真写作业。
16.李明,我们不应该和刘赛发生冲突,如果有矛盾,应该心平气和地沟通。 真正的好朋友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但不能帮着做错事。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
要注意题干的要求,符合题干和人物的身份即可,作为好朋友,说的话要符合要求和逻辑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首先要拒绝李明的要求,告诉他正确的做法,然后围绕“和平相处”来写朋友之间相处的秘诀。
如:同学之间存在矛盾难以避免,但是应该和平解决,不能付诸暴力。 真正的好朋友之间是互相帮助,让彼此变得更好,而不是答应对应的任何要求。
17. √ × × 18. 让父母给自己办理一张信用卡附属卡 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监护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证明或户口本
【解析】17.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
(1)从“如果未成年人未满16周岁想办理储蓄卡,需要由监护人代为办理。”和“如果未成年人已满16周岁,可以自行凭借有效身份证件,独自到银行网点申请办理储蓄卡,填写并提交申请表格后即可办理。”可知“未成年人办理储蓄卡要分两类:已满16周岁和未满16周岁。”是正确的。所以打“√”。
(2)从“如果未成年人未满16周岁想办理储蓄卡,需要由监护人代为办理。”可知“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办理储蓄卡,只要带户口本就可独自去银行申请办理。”是错误的。所以打“×”。
(3)从“但是按照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开通网银。”可知“未成年人可以开通网银。”是错误的,所以打“×”。
18.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填空。
(1)从“如果未成年人想办理信用卡,只能让自己的父母给你办理一张信用卡附属卡,信用卡主卡由父母本人持有。”可知未成年人想办理信用卡,只能让父母给自己办理一张信用卡附属卡。
(2)从“如果未成年人未满16周岁想办理储蓄卡,需要由监护人代为办理。在监护人的陪同下到银行网点申请办卡,提供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件、监护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证明或户口本即可办理。”可知监护人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代为办理储蓄卡,必须携带监护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证明和户口本。
19.kuàng fèng zhé xiāo 20. 没有能比得上的。 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1. 比喻 拟人 22. D E A B、C 23.C
【解析】19.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本题中应注意:
缝[fèng]1. 空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窄长口子 :~子。~隙。裂~。见~插针。2. 缝合的地方:天衣无~。
缝[féng]用针线连缀:~纫。~缀。~制。~补。
削[xuē]减少;减弱 :~减。~弱。
除去 :~职为民。
搜刮;掠取 :剥~。
削[xiāo]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苹果皮。~铅笔;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球。
20.此题考查学生词语理解能力。解答时,可借助前后文理解。
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21.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1)本句中将“细细的、小小的身影”比作“一只只青草蜢”,有本题、喻体,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本句中“微笑”让麦子和豆荚具有人的本性,属于拟人句。
2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概括总结能力。解答时,我们要细读每一段内容,抓住关键词句,对段落进行概括。
第④自然段写我们到刚翻过的地里、小河边赶鸭子放羊。
第⑤自然段写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到一小捧、一小捧嫩青草;
第⑥自然段写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咕地叫了。嘿,我们自己做饭吃!
第⑦自然段写我们躺在地上睡觉晒太阳。
2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本文记叙文以“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为题,因为麦子、豆荚比较有代表性,通过描写我们吹笛放牧、扯野草、搞野炊、晒太阳等趣事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C项文中结尾处的省略号表示对作者感情的升华流露,并不是除了看到麦子和豆荚,还有别的事物。
24.例文1:
我真高兴
每当我打开回忆的窗帘,就会和梦一般的童年。记得我7岁那年的元旦节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视机旁,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节目——元旦节晚会,一边不停地打气球,为一会儿将要开始的踩气球比赛作准备。
九点钟,我调好的闹钟铃响了,还在忙着打气球的爸爸放下还没有打完的气球。在气球的海洋里,一个个胖娃娃似的气球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晶莹而透亮。大家在自己规定的范围内,双脚不断地放下,抬起、放下、抬起……像是在跳迪斯科。瞧,妹妹使出了吃奶的劲儿,使劲往地上踩。可是那光溜溜的气球,一点也不听话,好似一个个顽皮的小孩到处跑,一会跑到别人的圈里去了,她又去捡,这一下少了好几个;再看看爸爸,一会儿一个,嘴里不停地给自己喊加油,看着像一头牛,脸憋得通红;而我,看见这么多的对手,眼睁睁看着头奖落入别人之手,想着想着,心一慌,没站稳,就摔了一跤,“嘭喊嘭”,这一下就爆了好几个,我心想,这还真是个好办法,于是,我就使劲往地上坐,我越坐越起劲,一点也不累。
当结束的哨声响起之后,我看见自己这么多,心想肯定赢了,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得了第一名,当时,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嘴里还喊着“我赢了,我赢了!”我获得了一个又大又红的圆苹果。
这个快乐的夜晚我会永远记住,并相信以的比赛一定会更丰富,更精彩。
例文2:
我所了解的战争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为了胜利》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里的一些情节至今还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它使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懂得了“落后就要被挨打”的道理。
影片中最让我气愤的是配角,看见日军越来越强大,就向他们投降,成了汉奸走狗,借着日军的势力,在自己的国土上,耀武扬威,向我军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进攻。看到这儿,一股怒火由燃而起:“难道我们中国就没有辉煌的一天吗?”杨将军不愧是我们中国史上的一颗闪闪红星啊!当敌军捉住他时,毫不留情地扒开他胸脯,顿时惊呆了:里面除了未消化的树皮、草根与棉絮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真是滴米不沾呀!本来打算把杨将军头颅交给上司的日军却改变了主意!用飞机把杨将军牺牲的宣传单抛撒在中国国土上,让更多的“杨将军”站起来。
望着用鲜血染红的国土,我不禁自愧不如。在革命先烈的面前,我是多么渺小啊!父母一向对我百依百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可我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天天吵这吵那。父母工作很忙,我却不懂得帮他们分担一些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有时他们一生气,说了我几句,我竟然还敢顶撞他们,正是不该啊!
我低头望了望红领巾,不觉羞红了脸。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1.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题为半命题作文,先补充题目,其后填上表示情绪的词:开心、伤心、懊悔、烦恼、愧疚等。确定好主题后,结合中心进行选材,要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你的内心感受。
写作思路:
开头: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清楚。
中间:具体写事件的过程,写时要注意细节描写;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同时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塑造人物。
结尾:抒发自己的感情或者感悟。
2.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先回忆看过战争题材的影视剧或图书,或者在战争中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以“我所了解的战争”为题,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要求写出对战争的看法,并用有关事实或理由来说明。
写作思路:
开头:介绍自己看过战争题材的影视剧或图书,或者在战争中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中间部分:简单说说原书或原故事、影视的内容概要。然后亮明看后自己的基本观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围绕基本内容证明观点。这一部分要注意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不能空洞,要有具体的例子。
结尾:再次表明观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