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用数对确定位置
——在方格纸上
第二单元 位置
输入标题
学习目标
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位
置
感悟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存在对应关系。
重点
一级标题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复习导入
你知道第1列第3行坐着哪位同学吗?
想一想!
第1列第3行是周明。
王艳
周明
张亮
孙芳
李小冬
赵雪
第1列
第3行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一级标题
复习导入
怎样能简洁地表示座位图?
想一想!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6列
第1行
第2行
第3行
第4行
第5行
竖线与横线的交点就是每个同学的位置。
(1,3)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一级标题
复习导入
想一想!
1
2
3
4
5
6
1
2
3
4
5
方格图
7
6
0
竖线与横线的交点都可以用数对表示。
竖着看是列的开始
横着看是行的开始
(0,0)
解决问题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你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数对(ɑ, b)中,
ɑ表示列,b表示行,先列后行,中间用逗号分隔开。
解决问题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动物园示意图的第1列,第1行在哪呢?
0
0作为原点,既表示列的开始,也表示行的开始。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交流一下!
解决问题
(3, 0)
用数对(3,0)表示大门的位置。
你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
(3, 0)
(1, 4)
(2, 2)
(3, 5)
(6, 4)
大象馆
(1, 4)
猴 山
(2, 2)
熊猫馆
(3, 5)
海洋馆
(6, 4)
你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
仔细观察方格,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 0)
(1, 4)
(2, 2)
(3, 5)
(6, 4)
熊猫馆和大门数对的第一个数都是3,表明它们在同一列上。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
仔细观察方格,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大象馆和海洋馆数对的第二个数都是4,表明它们在同一行上。
(3, 0)
(1, 4)
(2, 2)
(3, 5)
(6, 4)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两数对中第一个数相同时,表明两个物体在同一列;
(2)两数对中第二个数相同时,表明两个物体在同一行。
(ɑ, b)
(ɑ, c)
(ɑ, b)
(c, b)
(列,行)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
在图上标出下列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
猩猩馆
狮虎山
飞禽馆
(5, 5)
猩猩馆
(1, 5)
狮虎山
(0, 1)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归纳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1)在方格纸上,同样可以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
(2)行和列的交点处,就是物体所在的位置。
练习
巩固新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一级标题
1.照样子写出下图中字母的位置。
A (5, 8)
B ( , )
C ( , )
D ( , )
2 5
5 2
8 5
练习
巩固新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一级标题
2. 描出下列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看看是什么图形。
A (5, 9)
B (2, 1)
C (9, 6)
D (1, 6)
E (8, 1)
B
C
D
E
练习
巩固新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一级标题
3. 先用数对表示线段端点的位置,再分别画出线段向右平移和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的图形,用数对表示平移后线段的位置。
B
(5, 9)
(4, 7)
(8, 9)
(7, 7)
(5, 6)
(4, 4)
输入标题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巩固新知
探究新知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 确定物体的位置
两数对中第一个数相同时,表明两个物体在同一列;第二个数相同时,表明两个物体在同一行。
用数对可以表示平面上物体的位置。行和列的交点处,就是物体所在的位置。
拓展延伸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探究新知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同学们认识了数对,可是你们知道数对的由来吗?笛卡尔是著名的法国数学家。有一天,他正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将“点”和“数”联系起来呢?突然,他看见屋角上的一只蜘蛛在上边左右拉丝。于是在蜘蛛的启示下,笛卡尔用一对有顺序的数表示平面上的一个点,并发明数对。
在我们的生活中蕴藏着许多的奥秘,同学们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善于发现,勤于积累,将来你也能成为一名数学家。
数对的由来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教材P21第3题
教材P23第7、8题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巩固新知
探究新知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