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一中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高二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答案及说明
2023年 3月
1.C 【解析】治:安定、太平。A.写;连接 B.损害;嫉妒 D.全;举荐
2.D 【解析】本:考察,探究。听:任从,文中指应许。A.全对 B.益:渐渐 C.爱:吝啬
3.D 【解析】D都是代词“他”。A.第一个是介词“在”;第二是介词“比”。B. 第一
个是副词,“于是”;第二是副词,“才”。C. 第一个是介词,“为了”;第二是语气助
词,表疑问。
4.B 【解析】都是连词,表转折。“可是”,“却”。A.第一个是连词,表并列,“并且”;第
二个是连词,表转折,“却”。C.第一个是介词,“因为”;第二个是副词,通“已”。D.第一
个是副词,表祈使,“可要”;第二个是代词,“他父亲的”。
5.C 【解析】C项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其余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
6.C 【解析】C项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形容词的意动②名词活用作动词④形容词活用
作动词⑦名词活用作动词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7.D 【解析】①是陈述句,“被”通“披”;④是介宾短语后置句;⑤是被动句。
8.A 【解析】A.第一句是宾语前置,第二句是省略句。B都是判断句,C都是定语后置,
D都是介宾短语后置。
9.D 【解析】A.古意是委婉得体,今意是镇静,不慌不忙。 B.古意是对长辈的尊称,今
意是岳父,妻子的父亲。 C.古意是崤山以东,今意是山东省。
10.D 【解析】②④⑧句没有通假字,①“雠”通“仇”③“畔”通“叛”⑤“决”通
“诀”⑥“见”通“现”⑦“详”通“佯”。
11.C 【解析】A.“乡”通“向”,B.“亡”通“无”,D.“离”通“罹”
12.D 【解析】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13.A 【解析】A项,“白居易以爵名称呼自己”错误,“司马”是自称官职。
14.B 【解析】B项“指”同“旨”,正确译文是:他的文辞描写的是寻常事物,但是它的
意旨却极为博大。
15.A 【解析】句意:一个叫敬新磨的戏子突然上前打了他一耳光。后唐庄宗顿时脸色大变,
众戏子因此都惊骇不已。敬新磨慢条斯理地解释说:“治理天下的人只有一个,你还在那呼
谁呢?”后唐庄宗随即转怒为喜,重重地封赏了敬新磨。“群优”是主语,“骇愕”是谓语,
后面断开;“新磨”是“徐曰”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 BC;“一人”是“有”的宾语,不能
断开;“厚赐”是“重重地封赏”,“厚”是状语,修饰“赐”,不能断开,排除 D。
16.C 【解析】“教坊:负责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诗并配乐,其功能与汉代的乐府机构一致”
说法错误,乐府才是负责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诗并配乐。教坊是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
唐代开始设置,专掌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与百戏等的教习、排练及演出等事务。所以教坊
与汉代的乐府机构功能不一致。
17.D 【解析】“他一律不予上报”错。原文“为政不避权豪,伶宦请托,书积几案,一不
报”中的“报”是“回复”的意思,“一不报”意为他一个也不予回复。
18.(1)那些害政害人最严重的,景进堪称第一。(“尤”1分,“蠹政”1分,“为之首”1分,
句意 1分。)
(2)我已答应周匝了,(按你说的做)让我不好意思见到这三个人,你的话虽然正确,但你
还是应该为我委屈心意去执行这道诏令。(“许”1 分,“惭见”1 分,“屈意”1 分,句意 1
分。)
1
19.①他宠幸(信)伶人,任其干预政事;②封赏无战功的伶人,失去天下心;③听信谗言,
杀害忠良。(每点 1分)
参考译文:
后唐庄宗自幼精通音律,因此伶人大多深得他的宠爱,常常陪侍在他身边。后唐庄宗
有时就自己在脸上涂上一些粉墨,和伶人一起在后宫庭院里嬉闹,以此来讨得刘夫人的欢
心,他还为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曾经因演戏的缘故,后唐庄宗自己喊自己“李
天下,李天下”。一个叫敬新磨的戏子突然上前打了他一耳光。后唐庄宗顿时脸色大变,
众戏子因此都惊骇不已。敬新磨慢条斯理地解释说:“治理天下的人只有一个,你还在那
呼谁呢?”后唐庄宗随即转怒为喜,重重地封赏了敬新磨。优伶们常出入于皇宫,捉弄欺
侮士大夫,大臣们非常愤恨,但又不敢对他们生气。有人反而依附或拜托他们求得后唐庄
宗的恩泽,四面八方的藩镇也争相贿赂、巴结他们。那些害政害人最严重的,景进堪称第
一。景进喜欢采集一些民间小事说给后唐庄宗听,后唐庄宗也想知道一些外面的事情,于
是把景进当作自己的耳目。景进每次去后唐庄宗那里报告事情,后唐庄宗都要让左右的人
们退下去后才问他,因此景进能够行其邪恶,干预政事。从将相往下的官员们都害怕他。
当初,在胡柳战役中,伶人周匝被梁人生擒,庄宗常常思念他。等到后唐军攻入汴梁的那
一天,周匝在马前谒见庄宗,庄宗非常高兴。周匝在庄宗面前哭诉道:“臣之所以能够活
着保全到今天,全仰仗梁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的鼎力相助,希望陛下能够封赏
他们两个州用以回报他们对我的恩情。”庄宗当即答应了他的请求。郭崇韬在一旁劝说
道:“与您共同夺取天下的,全都是英豪忠勇之士。如今大功刚刚告成,这些人中还没有
一个得到封赏,却首先任命一个伶人担任刺史,恐怕陛下会从此失掉天下人心。”庄宗对
崇韬说:“我已经答应周匝了,(按你说的做)让我不好意思见到这三人,你的话虽然正
确,但你还是应该为我委屈心意去执行这道诏令。”最终封陈俊为景州刺史、储德源为宪
州刺史。当时亲军中有跟从后唐庄宗转战南北而没有封得刺史的人,无不愤怒叹息。起
初,罗贯任礼部员外郎,性情刚直,被郭崇韬赏识,任用他去当河南县令。他在任河南县
令期间,处理政事从不回避那些有权有势之家,伶人宦官们请求托办事情的书信堆满了桌
子,他一个也不给答复,把这些书信全部拿去让郭崇韬看,郭崇韬把这些事上奏给后唐庄
宗,因此那些伶人宦官们对罗贯恨得咬牙切齿。河南尹张全义也认为罗贯很高傲,十分讨
厌罗贯,派奴婢告诉皇后,皇后和伶人宦官们一起诋毁罗贯,后唐庄宗听了虽然内心很生
气,但还没有发作出来。正好这时后唐庄宗前往寿安察看修筑坤陵的人们,这里的道路泥
泞,桥梁多数毁坏。后唐庄宗就问主管这里的是谁,宦官们回答后唐庄宗说是河南县令罗
贯。后唐庄宗听了十分生气,下令把罗贯抓入监狱。狱吏们用鞭子拷打罗贯,打得罗贯体
无完肤。第二天,后唐庄宗下诏把罗贯杀死。
20.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判曲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的能力。A.“以现
实主义手法勾勒”错误,《红楼梦》是以浪漫主义手法勾勒“金陵十二钗”形象总纲,非“现
实主义”,故选 A。
21. ①都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曹雪芹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对《终身误》、《喜冤家》中宝钗、
迎春两位女子不幸命运进行预判。②都运用了典故。《终身误》中“举案齐眉”运用梁鸿、
孟光的典故,写出了宝钗的贤德。《喜冤家》运用“中山狼”的典故,暗示孙绍祖的忘恩负
义,凌虐迎春至死。③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宝钗、迎春二人本身性格值得称颂,本应该有一
个美好的未来,但结局均不幸,性格的美好与命运的不幸形成对比,凸显人物命运的不幸。
④都用了比喻手法。《终身误》中“山中高士”比喻宝钗之贤,“晶莹雪”喻宝钗性格冷酷。
《喜冤家》中“蒲柳”入秋凋零,比喻“衰弱的身体”。(每点 2分,任答对三点满分)
【译文及注解】
2
《终身误》注解:
“世外仙姝”,指林黛玉本为绛珠仙子。姝,美女。寂寞林,写明黛玉孤独死去。
齐眉举案,又作“举案齐眉”,原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
尊敬、十分恩爱。案:有足的小食盘。《后汉书·梁鸿传》:梁鸿家贫,但妻子孟光对他十分
恭顺,每次送饭给他时都把食盘举得同眉毛一样高。后以“举案齐眉”为封建妇道的楷模。
《终身误》译文:
说金锁和宝玉相配才是美好的姻缘,我只念念不忘和黛玉的前世之盟。每天面对人们都
认为是端庄稳重的薛宝钗,却始终忘不了仙女一样聪明寂寞的林黛玉。可叹啊,我今天才相
信人世间美好的事情总有不足。纵然宝钗像汉代的孟光一样贤惠,也不能消除我对林妹妹的
一片深情。
《喜冤家》译文:
无情无义的豺狼野兽,全忘了贾家昔日恩情厚。没日夜寻花问柳贪欢媾,把名门小姐当
野柳,欺凌她甚于丫头。致使她燕尔一年葬荒丘。
22. D. 【解析】“以景结情”和“听着画角声,看着沉沉暮色里赶路的游子,引起词人无
限的情思”理解错误。结句是抒情,并非以景结情;这几句写归来的乌鸦,庆幸有枝可依,
可以“笑”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词人自己借此表达对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深切同情。
23. ①对漂泊流离的悲叹。“郎君柘弹休抛洒,我是归飞倦翮。”词人以倦飞归鸦自喻,表现
了漂泊流离的悲叹。
②对不平人世的愤懑。“曾相识。谁傍朱门贵宅。上林谁更栖息。”用柄于豪门的乌鸦与
归鸦对比,显示得意者与失意者天差地别,对人世间不平的愤懑。
③倦旅思归之情。“飞暂歇。却好趁江船,小坐秋帆侧。”词人在京师贫病,希望趁江船
归去。
④对普天下的“未归客”的同情。“啼还哑哑。笑画角声中,暝烟堆里,多少未归客”
由自己的归思之情升华为对普天下的“未归客”的同情。(每点 2分,任意答对三点 6分)
【译文】
我背靠柴门,对着无边无际的暮天,远看归鸦飞影纷纷如织。这分明就是一幅由倪瓒绘
出的山水画,再敷上米家山水的点墨笔法。实在是禁不起不看,归鸦带着一片斜阳而去,勾
起了我伤心感喟的万古幽情,更何况是在秋天的傍晚,一派西风萧瑟、秋雨淅沥的暮寒景象。
好像秋风都是由它席卷而来,还带着一阵阵秋雨掠过,把秋天的阴森和黑暗催送到小红楼。
这归鸦似曾相识,到底是谁曾经栖息在富贵人家?又是谁曾经驻足过汉家的上林宫苑?
在几簇枯木林中,在秋霜漫地的季节里,也会栖息着像我一样倦飞的鸟儿。飞累了,暂时地
停下来,刚好栖落在江边的小舟上,这模样就像是小坐在秋帆上的“倦客”。想必是它正在
想念曾经栖息的旧巢,对着画角的悲鸣,沉沉的暮霭,它无言而笑:自古到今真不知道有多
少这样未归的倦客!
24.(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上称帝喾,下道齐桓。
(3)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4)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
(5)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8)猿猱欲度愁攀援。 (每空 1分)
3
25. C 【解析】A项破折号改成逗号,因为破折号在这里表示解释说明,和后面的“这便
是”重复。B 项第二、三、四个问号改成逗号。D 项“富有神韵”加上引号,“当之无愧”
是作者的话而非鲁迅的话,不用引号。
26. A 【解析】精巧:形(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奇巧:奇特巧妙;新奇精巧。
适当:合适,妥当。适度:程度适当。若有所失:好像丢掉什么,形容心情惆怅。若有所思:
好像在思考什么)
27. 团队共创是围绕焦点问题,先由个人发言形成小组意见,再经组际分享组合各组意见,
最后通过团队讨论达成共识的活动过程。
(评分标准:以“团队共创”为主语的判断句得 1 分。“先由个人发言形成小组意见”,
“再经组际分享组合各组意见”,“最后通过团队讨论达成共识”三个环节内容完整、顺序
正确各 1 分;整体流程正确则不扣分;如果顺序混乱则不得分。)
28. C 【解析】根据前语境“围棋的棋盘、棋子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分为四部
分,可以视为象征一年的四个季节;361个交叉点,和农历一年的天数大致相当”的分号可
见结构上是并列关系,都在围绕“棋盘”“棋子”说话,排除 A、B两项。再看 B、D两项的
第二句,排除“阴阳”作主语的 D项。
29.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围棋黑白交融
的棋形就像一幅迷人的水墨画”使用了比喻修辞。本体为“棋形”,喻体为“水墨画”,相
似点为黑白交融。A.借代修辞,“丝竹”代指乐器、音乐,“案牍”代指文件公务。B.比喻
修辞,梨花喻指雪花。C.拟人修辞,把“风”比拟人,“怒号” 原本是人的行为动作。D.
借代修辞,“汗青”借代指书卷、史册。故选 B。
30.画线句的病句类型为句式杂糅、成分赘余。“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的历史”句式杂糅,
应改为“距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或“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1分) “被称之为”成
分赘余,应去掉“之”。(1分)
31. 【材料解读】本题所给材料共两则。材料一借蔡元培的话阐述美育可以陶冶性灵,培养
高尚纯洁的人格;材料二借钱学森关于艺术熏陶的认知明确美育能让人丰富对世界的认识,
改善思维方法,让人眼界更广、思维更宽。“美育只为娱乐和审美”的认识,给考生的辩驳提
供了明确的方向。考生可以指出“美育只为娱乐和审美”这一观点的片面和浅薄,而两则材
料可以引导考生思考美育的丰富内涵和巨大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辩驳不等于全盘否定,美育
固然不只为娱乐和审美,但娱乐和审美也是美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另外,考生在写作时应避免
说理空洞,要言之有物,体出现批判性和思辨性。
【立意指导】①享美育之教,成高尚之格;②美育让我们看得更远;③以美育,促智育等等。
【参考素材】爱因斯坦和他挚爱的小提琴
爱因斯坦与小提琴情愫深厚。在颠沛流离的生涯中,他总与小提琴为伴。他曾表示,音
乐率先给了他闯关迎难的勇气。他更感慨:“我难以想象生活在没有音乐的世界里会是什么
样子。我的白日梦里都是音乐,我也会从音乐的角度看待生活……事实上我从音乐中获取了
太多太多生活的乐趣。”
4佛山一中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高二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
命题人、审题人:李群、刘舒、司徒美
2023年 3月
本试卷共 7 页,共 31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非选择题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
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共 45分)
一、课内古文阅读(本题共 1小题,28分)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屈平属.草稿未定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B. 邪曲之害.公也 争宠而心害.其能
C.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明于治.乱
D.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 不获世之滋.(黑)垢 推.(推赞)此志也
B. 武益.(更加)愈 而刘夙婴.(缠绕)疾病
C. 履至尊而制.(统治、控制)六合 不爱.(爱护)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D. 抑本.(本来)其成败之迹 听.(聆听)臣微志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B.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羝乳乃.得归
C. 子卿尚复谁为.乎 而自令见放为.
D. 数十伶人困之. 张仪诈之.曰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B.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 臣以.险衅 前以.降及物故
D.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请其.矢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高二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学科 第1页 共7页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南.取汉中
A. 囊.括四海之意 B. 一夫夜.呼
C. 履.至尊而制六合 D. 仓皇东.出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①单于壮.其节 ②委命下.吏 ③臣具以表闻. ④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⑤外连衡而斗.诸侯 ⑥宜皆降.之 ⑦函.梁君臣之首 ⑧据崤函之固.
A.①④⑥ B.②④⑦ C.③⑤⑥ D.①⑥⑧
7.下列各句全都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2 分)
①被发行吟泽畔 ②是以见放 ③不凝滞于物 ④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⑤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⑥其后楚日以削 ⑦竟为秦所灭 ⑧为降虏于蛮夷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②⑤⑥ D.②③⑥⑦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未尝不呼天也
B.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梁,吾仇也
C.铸以为金人十二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2 分)
A.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B.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C. 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D. 颜色憔.悴.
10. 下列句子组合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2 分)
①及仇雠已灭 ②责臣逋慢 ③畔主背亲
④但以刘日薄西山 ⑤与武决去 ⑥信义安所见乎
⑦乃令张仪详去秦 ⑧隳名城,杀豪杰
A.②③⑤⑥ B.①④⑦⑧ C. ②④⑦⑧ D.①③⑤⑥
11.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 分)
A.非及乡时之士也 B.空自苦亡人之地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离骚”者,犹离忧也
1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表”是一种文书,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
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
B.“孝廉”是汉代所设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C.“敲扑”是古代的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D.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太牢”。
13.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子卿不欲降”中,“子卿”是称呼苏武的字,这是李陵出于对苏武的礼貌和尊敬。
古人称谓有很多种,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分别称字、号、斋名、谥号、官名、爵名、籍贯、郡
望等,“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司马”就是白居易以爵名称呼自己。
B.“天汉元年”,“天汉”是汉武帝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
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
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雍正皇帝等。如皇帝在年中去世,继位者仍使用当前年号,
新年后改元。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高二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学科 第2页 共7页
C.汉中:位于陕西省,古称梁州、南郑、天汉等,是汉王朝的发祥地、长江第一大支
流汉江的源头,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D.“蛮夷”,古代指边远地区的民族。“蛮”指南方的少数民族,东夷是中国古代对
东方的少数民族的称谓,古代东方部族善于使用弓箭,也以“夷”代指东方民族。
14. 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他们)砍下树木做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
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
B.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译:他的文辞描写的是寻常事物,但是他所指的却极为博大。
C.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译:聪明通达的人,不会被外界事物拘束,能够随世道变化而变化。
D.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就臣)自己的私情(而言)不能够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小题。
帝幼善音律,故伶人多有宠,常侍左右。帝或时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以悦刘
夫人,优名谓之“李天下”。尝因为优,自呼曰“李天下,李天下”。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
帝失色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邪帝悦厚赐之。
诸伶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能出气。亦反有相附托以希恩泽者,四方藩.
镇.争以货赂结之。其尤蠹政害人者,景进为之首。进好采闾阎鄙细事闻于上,上亦欲知外
间事,遂委进以耳目。进每奏事,常屏左右问之,由是进得施其谗慝,干预政事。自将相
大臣皆惮之。
初,胡柳之役,伶人周匝为梁所得,帝每思之。入汴之日,匝谒见于马前,帝甚喜。
匝涕泣言曰:“臣之所以得生全者,皆梁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就陛下
乞二州以报之。”帝许之。郭崇韬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
就,封赏未及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帝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
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当为我屈意行之。”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时亲军
有从帝百战未得刺史者,莫不愤叹。
初,罗贯为礼部员外郎,性强直,为郭崇韬所知,用为河南令。为政不避权豪,伶宦
请托,书积几案,一不报,皆以示崇韬。崇韬奏之,由是伶宦切齿。河南尹张全义亦以贯
高伉,恶之,遣婢诉于皇后,后与伶宦共毁之,帝含怒未发。会帝自往寿安视坤陵役者,
道路泥泞,桥多坏。帝问主者为谁,宦官对属河南。帝怒,下贯狱。狱吏榜.掠.,体无完
肤。明日,传召杀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唐纪》)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色/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邪/
帝悦/厚赐之/
B.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色/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邪/
帝悦/厚赐之/
C.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色/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邪/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高二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学科 第3页 共7页
帝悦厚/赐之/
D.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色/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邪/
帝悦厚/赐之/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缙绅:即搢绅,把笏板插在带间是旧时官宦的装束,后用为官宦的代称。
B.藩镇:唐代在边境及重地所设置的节度使,掌管当地军政大权,五代沿袭。
C.教坊:负责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诗并配乐,其功能与汉代的乐府机构一致。
D.榜掠:捶击,拷打。和《苏武传》中“斧钺汤镬”一样,皆为古代刑罚。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后唐庄宗精通音律,宠幸伶人,为讨刘夫人欢心,他有时亲自粉墨登场,与优伶
在宫廷里嬉戏,他还给自己取了“李天下”这一艺名。
B.优伶出入皇宫,欺侮官员,大臣们敢怒不敢言,有的反向他们献媚,争相巴结;
后唐庄宗重用景进,景进乘机进谗,群臣都害怕他。
C.后唐庄宗滥施封赏,他将刺史封给伶人周匝的恩人。郭崇韬劝谏说任命优伶为刺
史,这是要失掉天下人心的,但郭的意见没被采纳。
D.罗贯性情刚直,处理政事从不回避权势之家,伶宦请求托办事情的书信,他一律
不予上报,被伶宦嫉恨,遭到诋毁,以致下狱被杀。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其尤蠹政害人者,景进为之首。
(2)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当为我屈意行之。
19.请结合文段,概括后唐庄宗因伶人而犯的过失有哪些?(3 分)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共 31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Ⅰ(本题共 2 小题,8分)
阅读下面两首判曲,完成 20~21题。
终身误
清·曹雪芹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
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喜冤家
清·曹雪芹
①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 。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
柳;作贱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注】①贪欢媾:指“淫荡”。一说“贪还构”。
20.下列对两首判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终身误》《喜冤家》是对黛玉、宝钗、迎春三位女子命运预示的判曲,《红楼梦》借
助判词与判曲,以现实主义手法勾勒“金陵十二钗”形象总纲。
B.《终身误》以“山中高士”喻宝钗之贤,以“晶莹雪”喻宝钗之冷,寥寥数语,勾勒
出一个立体的宝钗形象:高洁中见淡漠,端庄处显无情。
C.《喜冤家》引用“中山狼”的典故来喻指孙绍祖,又化用“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暗
示迎春婚后的不幸遭遇,“喜”为虚妄,“恨”为实情。
D.《终身误》以宝玉口吻自诉,《喜冤家》以迎春亡魂口吻控诉,两首判曲基调哀怨,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高二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学科 第4页 共7页
满含愤懑,揭示了封建礼教下包办婚姻的“吃人”本质。
21.两首判曲在慨叹宝钗和迎春不幸命运时,运用了相同的手法,试结合内容进行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Ⅱ(本题共 2 小题,8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22~23题。
买陂塘·归鸦
①
清·黄景仁
② ③
倚柴门、晚天无际,昏鸦归影如织。分明小幅倪迂 画,点上米家颠墨 。看不得。带一
片斜阳,万古伤心色。暮寒萧淅,似捲得风来,还兼雨过,催送小楼黑。
④ ⑤
曾相识。谁傍朱门贵宅。上林谁更栖息。郎君柘弹 休抛洒,我是归飞倦翮 。飞暂歇。
却好趁江船,小坐秋帆侧。啼还哑哑。笑画角声中,暝烟堆里,多少未归客。
【注】①黄景仁(1749―1783),字仲则,少年时即有诗名,家境清贫,为求生计一生
四方奔波,穷困潦倒。②倪迂:元代著名画家倪瓒。③米家颠墨:宋代画家米芾的山水画,
他发明以墨点构图的方法,所绘山水称为“米点云山”。④柘弹:柘木做的弹弓。⑤倦翮:
倦飞的鸟儿。翮,鸟的翅膀。
2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归影如织”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归巢的乌鸦极多;“分明小幅倪迂画,点上米家颠墨”
称此景像倪瓒的画与米芾的技法,写出了景色如画。
B. “似捲得风来”写归鸦卷起的风如点点雨滴落在树梢上,上阕把对鸦群的描摹与时
光的推移相结合,极富想象力。
C. “郎君柘弹休抛洒,我是归飞倦翮”是词人自喻,倦飞归来的乌鸦,再也经不起柘
弹的袭击了;历经坎坷的人,也难以再受打击。
D. “笑画角声中,暝烟堆里,多少未归客”以景结情,听着画角声,看着沉沉暮色里
赶路的游子,引起了词人无限的情思。
23. 词人借归鸦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15分)
24.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15分)
(1)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与之意
思相近的一句话是:“ , ”。
(2)司马迁《屈原列传》中“ , ”两句,是《离骚》所
写内容涉及的起止时间。
(3)《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 , ”。
(4)日月忽其不淹兮, 。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5)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李密《陈情表》)。
(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 , 。(杜甫《蜀
相》)
(7)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李白《蜀
道难》)
(8)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高二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学科 第5页 共7页
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共 14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小题,8分)
25.选出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他的痛苦和烦恼没有了,而代之以欢乐——这便是读书乐。
B.先生到底是称赞我的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或者根本就不是称
赞?只是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C.宋代苏东坡是一位画竹的大师。他画的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
力都很遒劲。
D.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
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称赞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2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1)水乡小镇,一条百来步的小街,九曲连环,倒有十来座__的小桥相衔。
(2)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__安排。
(3)把好朋友送上火车,直到火车开动了,他才__地转身离去。
A.精巧 适当 若有所失 B.奇巧 适当 若有所思
C.奇巧 适度 若有所失 D.精巧 适度 若有所思
27.请根据下面的“团队共创”工作流程图给“团队共创”概念下一个定义。要求内容完
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60 个字。(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8~30 题。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棋类游戏,起源于中国,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的历史,被称之为
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围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围棋的棋盘、棋子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分
为四部分,可以视为象征一年的四个季节;361个交叉点,和农历一年的天数大致相当;( )
围棋棋形变化无穷,棋理深奥幽玄,充满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围棋的胜负也和其他棋类不
同。其他棋类大多是斩尽杀绝或把帝后抓走才算胜。但围棋中盘胜也是赢,赢半目也是赢,
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另外,围棋黑白交融的棋形就像一幅迷人的水墨画,也体现
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高二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学科 第6页 共7页
2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而太极在棋盘的中央,黑白两色棋子代表了阴阳。
B.而太极在棋盘的中央,阴阳是黑白两色棋子。
C.棋盘的中央是太极,黑白两色棋子代表了阴阳。
D.棋盘的中央是太极,阴阳是黑白两色棋子。
2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划横线句子: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的历史,被称之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
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第四部分 写作(共 60分)
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蔡元培美学
文选》)
材料二:1991 年 10 月 16 日,钱学森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
号时说道:“44年来,蒋英(钱学森夫人)给我介绍了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
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
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
够更宽一点,活一点。”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有人认为,美育只为娱乐和审美,请结合材料内容
辩驳这种观点。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高二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学科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