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 说课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 说课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27 22:4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有余数的除法是今后继续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等除法的重要基础,并且这部分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继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平均分正好分完的情况学生容易理解,但是有余数的除法无论是商还是求余数学生都较难理解,十分抽象,学生不但要明白平均分要尽最大限度分完,还要知道分后剩余部分必须小于除数,否则还可以再分,这些都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动手操作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从总数分走了一些,还剩的不能分,只能剩余。”从而理解余数的产生和意义。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二)【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五、 教法学法
针对二年级年龄小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借助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动手操作,建构知识”、“巩固新知”、“课堂总结”,四个教学环节。
复习:
老师买了6个 ,每两个 摆一盘,
可以摆几盘?
设计意图 :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必须在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算式的写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新课之前一定要对表内除法含义进行复习,为下面探索新知做好知识,技能,经验和心理上的准备。
如果不是6颗草莓,是7颗呢?再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几盘?
思考:
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怎么列算式?
7 ÷ 2= 3(盘)
……
余数

小结:为了分清商和余数,我们在商和余数的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没有除完还有剩余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1(个)
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分的物品 几个一份 分的结果 算式的表达
6个
7个
每2个一盘
分了3盘,恰好分完
6÷2=3(盘)
每2个一盘
分了3盘,还剩一个
7÷2=3(盘)……1(个)
①剩下不能再分的数叫做余数。
小结
②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智力大比拼
1. 17个 ,2个2个地圈。
2. 23个 ,3个3个地圈。
圈了( )组,
剩下( )个。
圈了( )组,
剩下( )个。
17÷2= (组)…… (个)
23÷3= (组)…… (个)
8
1
8
1
7
2
7
2
第一关:
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一定要比( )
小。
2、46 ÷ 9 =5 1中,被除数是( ),除
数是( ),商是( ),余数是( )。
3、一个数除以8,余数可能是( )。
4、13 ÷ 4,商是( ),余数是( )。
第二关:
……
余数
除数
46
9
5
1
7、
6、
5、
4、
3、
2、
1
1
3
用一堆小棒摆 。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1)、4根
(2)、3根
(3)、2根
(4)、1根
第三关:
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7 ÷ 2= 3(盘) ...... 1(个) 余数( )除数
... 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