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8.《克和千克》 说课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8.《克和千克》 说课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27 23:1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克和千克 说课
说课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后面学习质量单位“吨”以及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二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质量的概念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是他们对具体的质量单位还很陌生,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能力
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各方面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体验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学生对克和千克真正具体的感性认识,以及培养学生的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法
  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以及启发式引导法、诱思探究法。
学法
  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通过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各种感官,亲身经历和体验克和千克的质量。
教具
学具
教学过程
一、探索交流,体验新知。
二、练习拓展,巩固新知;
三、交流评价,总结新知;
一、探索交流,体验新知。
 (一)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
活动1、称称自己的体重,看看体重一 
    般都以什么作单位?
一、探索交流,体验新知。
 (一)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
活动2:跟随家长到超市,找出包装盒上印有  “克和千克”的物品,并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以克为单位的物品的重量,再感受一下以千克为单位的物品的重量,并跟家长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组交流,自主探索
1、计量物体的质量一般都以(  )和(  )作单位。
2、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  )作单位。
3、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   )作单位。
4、通过观察你发现售货员都是用什么来称物品的重量的?

千克

千克
(字母g代表克,字母kg代表千克)
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来称。
 (二)秤的认识
一、探索交流,体验新知。
 (三)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
一、探索交流,体验新知。
 1、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2、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四)研究克和千克的关系
一、探索交流,体验新知。
 1千克=1000克
全 国 劳 模
二、练习拓展,巩固新知;
基础练习 
深化练习 
拓展练习 
基础练习 
2. 计量下面的物品用哪个单位合适?圈一圈。
1. 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
3. 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连一连。
基础练习 
深化练习 
改错题:
  慢羊羊收到了懒羊羊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
  村长,您好!我参加夏令营已经9天了,最近我的身体更加健壮了,体重已达50克,每天早上吃一个60千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个100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两个小伙伴一起能把1克的米饭吃光。
  慢羊羊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为什么呢?
拓展练习 
  运用所学知识回家跟妈妈上街买一次菜或去超市购物,,先估一估要买物品的质量,再与实际的质量相对比,将结果记录下来。
三、交流评价,总结新知;
1、你对本节课学习的质量单位有什么 认识?
2、你认为本节课自己的表现如何?
3、小组里面谁的表现最值得你学习
克和千克
  计量物体的质量一般以克(g)和千克(kg)作单位。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
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来称。
  1千克=10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