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8.《克和千克》 说课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8.《克和千克》 说课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27 23:3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克和千克 说课
说教学过程
4
说教法和学法
3
说教材
2
说学情
1
说教学过程
4
说教法和学法
3
说教材
2
说学情
1
二年级学生特有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不太长,上课时易分散精力,但对动手操作,合作学习比较感兴趣。学习时倾向于通过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设计教学时,宜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
说学情
《克和千克》是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章的教学内容。
学生已经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在此基础上,安排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适时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质量单位。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说教材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
重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概念,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法:采用”诱、试、探、疑”的教学模式。
学法:小组合作,通过“掂一掂”、“估一估”、 “说一说” 、“找一找” 等活动,学生自主探究,体会到快乐感和成就感。
说教法和学法
教具:1千克袋装洗衣粉、盘称、一枚2分硬币。
学具:(四人一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准备)
袋装1千克洗衣粉、袋装的500克砂糖、1千克的鸡精、苹果、鸡蛋、2分硬币、药片、纽扣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及学习用品,盘秤(师备) 。
教具及学具
游戏引入,通过学生做“压背山PK”的游戏,引出克和千克。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玩一玩”活动,让学生在玩中感受到质量的不同,也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找生活中克和千克的影子,多媒体展示超市图。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超市购物,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看一看:小组带的物品中哪些重一千克?(学 生看后,出示1千克袋装洗衣粉,并在盘称上称验证1千克。)
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质量。
估一估:所带物品中哪些约重1千克?
说一说:汇报交流结果。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
二、动手尝试,自我感知
认识感知1千克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是学生乐意的学习方式,既效果好,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看一看”“掂一掂”“估一估”“说一 说”“找一找”层层深入,渗透了试、比、想等 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
认识感知1克
1克有多重呢?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出示2分硬币。)
掂一掂:感受1克的质量。
估一估:所带物品中哪些约重1克?
说一说:汇报交流结果。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约重1克?
小组讨论:
称哪些东西时用克作单位,哪些东西用千克作单位?
展示各小组探讨的结果,达成共识。
(三)交流感受,探究新知
观察一袋糖的质量,再算出两袋糖重1000克。(小组长组织学生拿出糖)
称两袋糖的质量,得出重1千克。(小组内活动:在盘称上称。提示:先观察盘称的单位。)
比较后得出结论:1千克=1000克
克与千克的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方式,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认识称
从最常见的电子称入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所见到的称。再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用的称。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也让所学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再一次体会到数学即生活。
第一关:我会填。
1、称一般物体有多重,常用( )作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有多重,常用( )作单位。
2、2千克=( )克
7000克=( )千克
3500克=( )千克( )克
(四)巩固拓展 强化新知

第二关:
1、(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大象重20000( ) 一袋粉丝重200( )
一只鸡重4( ) 一个鸡蛋重50 ( )
2、排一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900克 4千克 1990克 4100克 90克 9千克 35克
第三关:解决问题
梨每千克3元,妈妈买4000克的梨用的钱和买3千克苹果用的钱同样多,苹果每千克多少元?
设计意图:练习题设计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即生活”。
设计意图:练习题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紧紧围绕学生生活,再次感受“数学即生活”。
克和千克
质量单位:克 千克
1千克=1000克
(五)板书设计
板书说明:简单明了,突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便于学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