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知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姓名、班级
2.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既有赤道穿过,又在东半球的大陆是:( )
A.欧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极洲
2.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
① 我国地大物博,可尽情享用② 开发与节约资源
③ 在保护资源的条件下开发利用资源④ 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在使用⑤ 进行国际合作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④ ⑤ C.① ③ ④ ⑤ D.② ③ ④ ⑤
3.四大洋中与亚洲不相连的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4.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这季节,在我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王教授家乡的土壤及适合在王教授家乡种植的果树是( )
A.黄土苹果 B.黑土荔枝 C.红壤柑橘 D.砖红壤芒果
5.从连云港乘火车沿陇海线西行至兰州,可以顺道游览的旅游景点是( )
A.避暑山庄、泰山B.杭州西湖、苏州园林C.桂林山水、黄山 D.秦陵兵马俑、龙门石窟
6.下图是中南半岛的山河和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下列有关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山河南北纵列②山河东西横列③山河相间④山环水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山西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市场需求萎缩
D.结构单一,产业链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8.有关亚洲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大河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
C.位于亚欧大陆西部 D.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9.读图,下列有关该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国地处亚洲,东半球 B.该国地处南美洲,西半球
C.该国地处欧洲,东半球 D.该国地处大洋洲,西半球
10.谚语《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所述地区( )
A.水稻种植业发达B.冬寒夏热,四季分明C.内河航运能力强 D.多沙尘暴、台风灾害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我国东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棉花 B.甘蔗 C.小麦 D.水稻
12.该区域农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也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商品粮基地位于东北地区的是( )
A.太湖平原 B.三江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平原
14.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是( )
A.矿产资源全面枯竭 B.产业结构不适应市场的要求
C.劳动力资源短缺 D.交通不便利
15.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所体现的湿地功能是( )
A.调节气候B.防风固沙C.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D.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6.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中, 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播种时间不同的是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④ D.③与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
随着北京“大城市病”的凸显,其中心城区已经不堪重负。2016年5月北京市通州区正式成为北京市副中心,北京着力将通州副中心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下图为北京市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
(1)据图描述北京所处的地理位置。(4分)
(2)说明利于北京城市选址的自然地理条件。(6分)
(3)说明通州区作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将要起到的作用。(8分)
18.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指出图示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2)指出图示地区农业发展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6分)
(3)指出该地区主要的能源资源。(6分)
19.读塔里木盆地聚落分布图完成问题。(16分)
(1)读图概括塔里木盆地交通线路和聚落的分布特点。(8分)
试分析图中交通线路和聚落分布的缘故。(8分)
闻知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B【详解】欧洲和南极洲没有赤道穿过,大洋洲有一部在西半球,B正确。
【点睛】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
2.D【详解】本题为组合选项类题目,利用排除法即可选出。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数量大、种类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少,有些自然资源甚至出现短缺问题,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不是尽情享用。排除与①有关的选项,D正确,A、B、C错误。
3.C【详解】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与大西洋不相邻,故选C。
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详解】江南丘陵属于我国南方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以红壤为主,代表性亚热带水果为柑橘,C项正确。黄土苹果是在北方地区,A项错误。荔枝是在热带地区,B项错误。砖红壤主要位于热带地区,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江南丘陵,是中国三大丘陵之首东南丘陵的一部分,泛指中国长江中下游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丘陵的总称,陆地海拔为200米—500米之间。
5.D【详解】陇海线是贯穿我国东西的一条铁路大动脉。陇海线横贯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五省,东起连云港东站,与海运港口相接;西行经徐州、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天水至兰州西站。避暑山庄位于河北承德,泰山位于山东,A错误;杭州西湖位于浙江,苏州园林位于江苏,B错误;桂林山水位于广西,黄山位于安徽,C错误;秦陵兵马俑位于陕西,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D正确。故选D。
6.C【详解】读图可知,中南半岛上的河流大致由北向南流,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而且河流之间以山脉为分水岭,山脉之间为河谷,因此具有山河南北纵列、山河相间的山河分布格局,不具有山河东西横列、山环水绕的特征,因此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C。
7.D【详解】山西煤炭资源丰富,能源开发规模大,A错误;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大,有利于其能源开发,B错误;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主要能源是煤炭,C错误;但其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主要依赖于生产的发展,故主要从山西省生产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没有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D正确。所以选D。
8.A【详解】亚洲中部为青藏高原等地势高的地区,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河流下游沿海地区,因此地势中部高四周低,A正确;由于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河大多从中部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B错误;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C错误;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D错误。故选A。
9.D【详解】根据经纬度位置和轮廓形态判断,图示国家为新西兰,地处大洋洲,图示显示,该国经度在170°E附近,位于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因此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0.B【详解】据题文信息“冰上走”、“ 看柳”“ 耕牛”等判断该地区为我国北方地区,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水稻种植业主产区在南方,内河航运较差,春季多沙尘暴但受台风灾害影响较小。故选B。
11.C 12.D
【解析】11.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东北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C项正确。棉花、甘蔗属于经济作物,AB错误。水稻在东北有分布,但面积有限,D错误。故选C。
12.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作物熟制只能一年一熟,D项正确。
13.B 14.B
【分析】1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湖平原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不在东北地区,排除A;三江平原位于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处附近,位于东北地区,B符合题意;洞庭湖平原位于长江中游地区,属于南方地区,不在东北地区,排除C;珠江三角洲平原位于南部沿海地区,不在东北地区,排除D。故选B。
14.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还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炭和铁矿等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没有全面枯竭,A不符合题意;东北地区以传统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不适应市场的要求,导致经济面临困境,B符合题意;东北地区目前劳动力资源还有剩斜,不存在短缺现象,C不符合题意;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设施较好,交通密度较大,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传统老工业基地衰落原因:资源地位下降,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市场适应性弱;新技术的冲击;产品过剩;环境污染严重等。
15.D【详解】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鸟类属于生物,因此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D符合题意;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和净化水中污染物质的功能,但这不是“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所体现的湿地功能,排除A、C;湿地不具有明显的防风固沙功能,更不是“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所体现的功能,排除B。故选D。
16.C【详解】①为乳畜带,②为春小麦带,③为棉花带,④为冬小麦带,所以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播种时间不同的是②与④,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春小麦:春种秋收。
冬小麦:秋种夏收。
17.(1)位于华北平原(海河平原)北部;太行山与燕山交会处,西、北环山。
(2)位于山前平原,地势平坦,利于城市建设;发源于西、北部山地的河流具有供水、灌溉功能;土壤深厚肥沃,利于农耕;背山面海的地理位置有利于阻挡冬季北方的干冷空气;来自于东南海洋的暖湿气流受抬升易形成降水。
(3)分散北京中心城区的居住职能;减轻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促进北京整体空间布局优化;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带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详解】(1)地理位置一般从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相对位置和相邻位置等方面进行描述。该图没有给出具体的经纬度,因此结合图示应主要描述北京的相对位置和相邻位置。据图可知,北京位于华北平原(海河平原)北部;太行山与燕山交会处,西、北环山。
(2)北京选址在此,主要从其所处位置的优越自然条件来分析。从地形、河流、气候、土壤等方面描述即可。位于山前平原,地势平坦,利于城市建设;发源于西、北部山地的河流具有供水、灌溉功能;土壤深厚肥沃,利于农耕;背山面海的地理位置有利于阻挡冬季北方的干冷空气;来自于东南海洋的暖湿气流受抬升易形成降水。
(3)结合材料可知北京的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把通州区建设为北京市副中心主要是为了分散北京大城市职能,减轻中心城市的人口压力;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促进北京整体空间优化,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等。
18.(1)夏季气温高,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冲积扇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三点及以上得满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2)水源(2分) 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培育耐旱农产品;采用喷灌、滴灌技术;修建引水、蓄水设施等;(4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以上得满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3)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每点2分)
【详解】试题分析:
(1)本小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其自然条件可从气温、温差、水源、地形、土壤等方面回答。
(2)该地区气候干旱,水源不足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这种问题,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发展节水农业、培育耐旱农作物、改进灌溉技术、修建引水或蓄水工程等。
(3)该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该地气候干旱,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该地距冬季风源地近,且地表植被覆盖少,对风力作用阻碍小,因此风能资源丰富。
考点:河流水文特征、农业区位条件、区域能源资源开发
19.(1)环状;分布在盆地四周边缘;沿山麓;绿洲(冲积扇);水源较丰富地区(任答四点,每点2分)
(2)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农牧业发达。(任答四点,每点2分)
【分析】本大题以塔里木盆地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交通线路和聚落的分布特点描述、影响交通线路和聚落分布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和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1)塔里木盆地交通线路和聚落的分布特点应结合与其它地理事物相对位置进行描述概括。图中显示,塔里木盆地交通线路和聚落大致呈环状分布,分布在盆地四周边缘;塔里木盆地交通线路和聚落大多分布在山麓地带,多分布在冲积扇或洪积扇上;塔里木盆地交通线路和聚落主要分布在水源较丰富的绿洲地区。
(2)图中交通线路和聚落分布的原因应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进行分析。从自然角度来看,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水资源往往决定人类活动范围,塔里木盆地边缘地区多冰雪融水、河流水和地下水,水源丰富;塔里木盆地边缘地区多冲积扇和洪积扇,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布局交通线路和聚落。从人文角度来看,塔里木盆地边缘地区农牧业较发达,人口稠密,容易形成聚落,为了方便居民出行,建设交通路线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