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题(B)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1.(3 分)A(“失去贵族身份”只是指春秋时期的“士”)
2.(3 分)C(“实际作用不大”错)
3.(3 分)D(D 项体现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和恳切的思念,不是材料中的人文精神)
4.①这两句诗体现了古代“士”的宁死不屈,坚持独立的人格尊严的精神品质;②体现了济
世为民的强烈的社会责任心;③对于激发今天 “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构建当代中国知
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具有重要意义。(4 分。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
5.①阐明中国古代“士”人精神的内涵。强调以人为本,高扬人格尊严,重视社会责任,具
有家国情怀。②介绍“士”人精神的发展及其作用。在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凝聚民族意
识、激发社会责任感,高扬民族精神。③号召对“士”人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关注的是传
统士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视界和胸怀,弘扬“现代士人精神”,培育和生长出中华民
族的现代精神。(4 分。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6.(3 分)B(A 项“显得过于守旧、木讷”错; C 项“对现实的愤恨和不解”错; D 项“因
为畏惧严酷环境而有意掩盖身份”错)
7.(3 分)C(“无奈之情”错误)
8.(1)①属于舞台说明,交代觉慧出场时蓬头垢面的肖像特点,设置悬念;②觉慧隐藏身份
去见觉新,映衬当时社会环境。(3 分)
(2)语言描写,写觉慧欲言又止,不想让大哥担心自己,说明觉慧等人与当时社会制度斗
争的残酷。(3 分)
9.矛盾冲突:以觉慧为代表的新生代青年与旧的社会秩序的矛盾冲突。(2 分)
作用:①有力地表现出热血青年敢于冲破束缚、追求理想的抱负。(2 分)②使得觉慧对
现实有更清醒的认识,是觉慧离家出走的重要原因,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2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3 分)C(标点句:“近舍某而远征白,信获戾于门下矣。某文若方白之作,所谓宝琴瑶
瑟而比之桑间濮上也。然何门不可曳长裾,某自此请长揖而退。”)
11.(3 分)D(“盖儒者所争”的“盖”是助词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表议论)
12.(3 分)B(B 项张冠李戴,裴度本想请白居易做碑文)
13.(1)正值伊水、湜水泛滥,连年欠收,皇甫湜长时间停留在官署不得升迁,薪俸特别少,生
活非常困顿愁苦。(4 分。得分点:“仍岁”、“淹”、“迁”、句意通顺,各 1 分)
(2)请转告裴侍中,为什么这样亏待我啊?我的文章,不是一般的文章。(4 分。得分点:
“寄谢”、“相”、“非常流”、句意通顺 1 分)
14.皇甫湜倔强耿直,有文人的清高孤傲。(3 分)
高二语文答案(B)第 1 页(共 3 页)
【参考译文】
唐朝人皇甫湜字持正,睦州新安人。性格品貌倔强耿直,写的文章古拙高雅,而且性情高
傲,秉性偏狭暴躁。皇甫湜在任工部郎中时,一次在酒桌上发脾气,跟同事争吵起来。待到醒
酒后,自己觉得不好意思,请求到东都洛阳去任职。正赶上伊水、湜水泛滥,连年欠收,皇甫
湜又很长时间滞留在那里不得升迁。薪俸特别低,生活非常困顿愁苦。一次,天降大雪,皇甫
湜家门前连个脚印都没有,全家饿饭,厨房的烟囱都不冒烟。当时,晋国公裴度任东都留守,
在洛阳施行保民安政的政治措施。用高度的赞美、优厚的待遇,聘请皇甫湜为留守府的幕僚。
见皇甫湜简仆率直不拘礼仪,裴度对他也很优待宽容。早年,裴度讨伐淮西叛乱有功,皇上赏
赐给他价值万钱的礼品,贮放在集贤里的宅院中。裴度信奉佛教,经常顾虑在征讨淮西叛军时
杀人太多,会带来灾祸。因此,他将这些钱财施舍给福先佛寺,让僧侣用这笔钱重修佛寺。重
修的福先佛寺,极为宏丽壮观。佛寺修好后,裴度正要写信请白居易为重建的佛寺写篇碑文记
载这件事。当时,皇甫湜也在场。他忽然气恼地指责裴度说:我皇甫湜就在你身旁,你却写信
请在远处的白居易给你写碑文。我相信,一定是我违逆了你啊。我的文章如果跟白居易相比较,
那么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但是,为什么在你门下就容不得高贵的人呢?我现在
就向你请求辞职归家。在座的宾客没有人不惊恐慌悚。裴度委婉地向皇甫湜表示歉意,说:起
初,我不好意思有劳老先生。考虑您是大手笔,怕遭到您的拒绝。现在既然您提出愿意撰写这
篇碑文,这也是我的初衷啊!皇甫湜的怒火稍稍消融,向裴度要了一斗酒,便告辞回到家中。
一个人喝了半斗酒,乘着醉意挥笔撰写碑文,一气呵成。第二天抄写清楚后,送给裴度。皇甫
湜写的这篇碑文,文思奇僻、古奥,书法也怪诞邪僻。裴度、忖度了好长时间也断不了句。最
后,终于断句,弄明白了碑文。他赞叹地说:真是木玄虚、郭景纯一类的隐居高士啊!于是,
备好宝车名马、古玩器皿和各种丝织品,价值约一百多万钱,并写了一封信,派一名小校送到
皇甫湜家中。皇甫湜看完裴度给他的信后,大为恼怒,气愤地将信扔在地上,对小校说:请转
告裴侍中,为什么这样亏待我啊?我的文章不是一般的大路货,除了曾经给顾况写过集序外,
还没有再为什么人写过。现在裴侍中请我撰写这篇碑文,都是因为我受他的恩惠深厚啊。这篇
碑文约有三千字。每个字需付润笔费三疋绢,减少五分钱也不行。小校听了后既惊恐又愤怒,
回到留守府中如实汇报给裴度。在场的下属与各位将校,都挥臂握拳,异常愤怒,纷纷叫嚷要
将皇甫湜剁碎了吃肉。裴度笑着说:真是奇才啊!立即派人按照皇甫湜提出的酬金数额,如数
付给他。皇甫湜性情急躁,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一次,皇甫湜被蜂子螫了手指,于是大为躁
怒。让家中仆夫及邻里的小孩,将蜂巢取下来装在畚箕里,他用高价买下来。过了一会儿,所
有的蜂子都飞聚在他家庭院中。于是,他又让家人仆夫将蜂捉住,在砧上、杵臼中砸烂捣碎,
再将它们的汁液用布绞取出来,以解螫手之恨。还有一次,皇甫湜让他儿子皇甫松抄录几首,
发现有个字写得有些小错误,便蹦跳着大骂不止。他来不急用木棍打,就用牙将他儿子的手腕
咬得直淌血。皇甫湜的性情偏狭急躁,都象这样啊!
高二语文答案(B)第 2 页(共 3 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3 分)D(“主要表达了作者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和好友杜甫一起纵马驰骋,畅游‘使君
滩’”错)
16.①赞美之情。化用郝隆晒腹中书的典故,写杜甫满腹经纶,赞美杜甫勤奋好学。②劝勉之
情。劝勉杜甫不要一味沉溺于作诗,既然具有像祢衡一样的才能,为什么不走仕途之路。
③怜惜之情。”肘后医方“是说诗人杜甫随身携带药方,流露出对好友的身体的关怀。④
邀约之意。尾联表达出,如果好友愿意,自己定会骑马相见,招入仕途。(6 分。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1)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2)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3)示例一: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
示例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示例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 分。每空 1 分,错字、漏字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18.怡然自乐 津津乐道 经年累月 (3 分)
19.(3 分)D(A 项第一句与上文陈述对象不一致;B 项两句均与上文陈述对象不一致;C 项
第二句与上文陈述对象不一致)
20.改句更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破土而出的竹荪比作舞精灵,更加形象地将竹荪破
土而出后优美的体态呈现出来。(6 分。修辞 2 分,分析 2 分,效果 2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2 小题,8 分)
21.(3 分)B(A 杂糅 C 杂糅 D 承前省略搭配不当)
22.可燃冰是一种在特定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含有大量甲烷的冰状白色固体。
(5 分。“条件”2 分;“含有大量甲烷”2 分;“白色固体”1 分)
四、写作(60 分)
23.(60 分)参考 2022 年高考作文阅卷评分标准。建议以 44 分为基准分。
高二语文答案(B)第 3 页(共 3 页)保密★启用前桌
2022一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海秀,语
好,留
高二语文试题(B)
款女
2023.0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心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紫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个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景三游
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一个人文精神的悠久传统,在古代,这个人文传统虽然受到等级制度和专
制主义的束缚,却也发生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中国知识分子古代称为“士”。春秋时期,出现了
具有一定知识而失去贵族身分的“士”,著名的知识分子有老子、孔子、邓析、孙武等,从战国
时期开始,士、农、工、商称为“四民”,其中士是知识分子,在历史上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强调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即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为终极
关怀。儒家承认人类是天地所生的,肯定人本身具有优异的价值。《孝经》记述孔子之言说:
“天地之性人为贵。”《论语》记载:“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务民之义”即重视
道德教化。苟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贤也。”所谓有义,即有道德
观念。这与孔子所谓“务民之义”是一脉相承的。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中国知识分子具有
人文精神重要体现。
高扬人格尊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之一。儒家宣扬人的价值,其理论基础是承认
人具有独立意志,因而具有独立人格。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人
都有较三军之帅更为坚强的意志,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因为具有独立的意志,也就具有独立
的人格。孟子提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谓“所欲有甚于生者”即
指人格尊严:所谓“所恶有甚于死者”即指人格的屈辱。孟子称“所欲有甚于生者”为
“义”,其所谓义即指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同时亦尊重别人的独立人格。孟子更提出“以德
抗位”的主张,强调道德人格的崇高价值,认为人应提高道德的自觉而不屈服于权势。这是
对于人格尊严的高度肯定。《礼记》提出了士“可杀不可辱”的论断,可杀而不可辱,宁死
不屈,这是对于独立人格的强烈坚持。
真诚的社会责任心,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的重要内容。历代具有社会责任心的知识
分子很多,他们不但宣扬人格尊严,而且强调社会责任心。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
世,舍我其谁也?”这固然表现了傲慢自大的态度,也表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与孟子同时
的宋妍、尹文以救世济民为志。贾谊向汉文帝上《治安策》,董仲舒向汉武帝上《天人三策》,
都表现了知识分子对于社会政治的关怀。唐代韩愈谏迎佛骨,被贬之后,作诗云:“欲为圣明
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表现了对社会国家负责的刚直气概。张载自述学术宗旨说:“为
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表现了哲学家的广阔胸怀。明清之际,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著名观点,黄宗黄著《明夷待访录》、'王夫之著《噩梦》,都是强烈的社会责任
心的明确表述。坚持人格尊严、重视社会责任心,这都是中国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
高二语文试题(B)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