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唱歌《阿西里西》
欣赏《快乐的牧羊人》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五十六朵花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聆听歌曲《阿西里西》、《快乐的牧羊人》,初步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其律动。
2.艺术表现:能感受歌曲《快乐的牧羊人》的欢快情绪,能分辨领唱、齐唱、合唱的演唱形式。
3.创意实践:能边演唱歌曲《阿西里西》边做声势动作,或能跟教师学习几个彝族舞蹈的简单动作。
4.文化理解:通过民族音乐的律动表演,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进一步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更加热爱祖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课前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
汉族
少数民族
55个
56个
课前导入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
yí
课前导入
火把节: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为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
课前导入
火把节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早上,人们要杀牲祭祖;晚上,要举着火把在庄稼地中转游,意为烧死害虫,祈求庄稼丰收。
新知导入
聆听歌曲,感受彝族儿童游戏时的快乐心情。
新知导入
思考以下问题
歌曲中的“阿西里西”是什么语的发音?
彝语。
“阿西里西”是什么意思?
好朋友。
新知讲解
《阿西里西》
这是流行于贵州威宁一带的彝族儿童歌曲。“阿西里西”在彝语中是好朋友的意思,“丘都拉迪”是儿童在游戏时发出的声音。这是一首唱游歌曲,演唱时,可以两个人手搭门洞,其他人边唱边通过门洞。
新知讲解
《阿西里西》曲谱分析
单乐段结构,四二拍,五声宫调式。
边听歌曲,按照曲谱的提示用双手和双脚打节拍。
好
朋
友
新知讲解
《阿西里西》曲谱分析
彝族小朋友们玩游戏时发出的声音。
“丘都拉迪嗡啊”是什么意思?
表示欢乐情绪的衬词,没有实际含义。
新知讲解
分段学唱
请跟着老师一起用唱名来唱出第一二小节的曲谱。
新知讲解
分段学唱
请同学们边看歌谱边随音乐轻声哼唱,注意把握节奏与感情。
演唱时注意歌曲的节奏,四小节一换气。
新知讲解
分段学唱
请跟着老师一起用唱名来唱出第三四小节的曲谱。
新知讲解
分段学唱
请同学们边看歌谱边随音乐轻声哼唱,注意把握节奏与感情。
演唱时注意歌曲的节奏,四小节一换气。
新知讲解
这首歌在演唱时声音力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思考与讨论
中强
中弱
渐强
中强
强
这些力度变化对表达歌曲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增加歌曲的层次感,表现更丰富的音乐情绪。
新知讲解
能分辨歌曲四个乐句的结构,知道第一乐句中的两个乐节是完全重复的。完整演唱歌曲《阿西里西》,表达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完整演唱
新知讲解
《快乐的牧羊人》
《快乐的牧羊人》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是用蒙古语演唱的,虽然我们不能听懂歌曲的词义,但从音乐的旋律中就能感受到欢快、活泼的情绪。
新知讲解
领唱是安排在齐唱或合唱的开始部分或中间部分的独唱,因该独唱具有引领众人歌唱的作用,故称"领唱”。由一人至数人担任。
领唱与童声合唱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
再次聆听歌曲,分辨童声、男声的领唱与合唱等演唱形式。
女童领唱2遍、男声1遍、男童1遍、男声1遍、合唱1遍。
拓展延伸
欣赏: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快乐的牧羊人》
课堂练习
(1)为歌曲《阿西里西》加入声势动作,边唱边做。
(2)一边演唱歌曲《阿西里西》一边做“钻山洞”的游戏。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欢快的声音演唱并能背唱歌曲《阿西里西》,以及演唱歌曲时做声势动作和简单的彝族舞蹈动作;感受到了歌曲《快乐的牧羊人》的欢快情绪,能分辨领唱、齐唱、合唱的演唱形式。
作业布置
请给家人或朋友演唱歌曲《阿西里西》,演唱歌曲时可以加入声势动作或简单的彝族舞蹈动作,学会欣赏并分享优美的少数民族音乐。
板书设计
《阿西里西》
(彝族)
《快乐的牧羊人》(蒙古族)
少数民族音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