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庖丁解牛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庖丁解牛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7 21:0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鶵[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庄子·养生主
庄周






人物生平
文章梳理
讨论分析
文意总结
目 录
人物
生平
人物生平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主流说法为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
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写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南华经)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所以,又称《南华经》,是著名的经典著作。原有52篇,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
内篇共7篇,是庄子本人所作,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全面阐述了庄子的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论和政治论;外篇15篇,是内篇的补充和发挥,观点阐述的更为明确和具体,对丑恶现实的愤慨表现的更为强烈;杂篇共11篇,是庄子后学对庄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养生主》选自内篇,是庄子宣扬其养生之道的文章,其中引入了《庖丁解牛》的寓言论证了人处世间能“保身”“全生”的方法。
首先,是大量使用寓言。庄子及其后学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讲自己的哲学观点。
第三、庄子有很高的语言驾御能力,散文词汇丰富,谴词造句变化多端,描情状物多姿多彩,语言自然流畅又尖锐泼辣,用韵声调铿锵,富有诗意,对后代影响较大。
浪漫主义是其散文的艺术特色,这与先秦各家不同,而独与屈原的楚辞近似,诙诡怪诞,汪洋恣肆。
其次,庄子寓言想象丰富,有惊人的夸张和奇妙的构思。
总之,庄子的文章长于说理,想象丰富、妙趣横生,且哲学意味很浓。
庄子散文的风格
人物评价
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不仅晚周诸子莫能先,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他那思想的超脱精微,文辞的清拔恣肆,实在是古今无两。
——郭沫若·(鲁迅与庄子》
人物评价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司马迁·《史记》
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中一致,鸾凤终较胜蛇虫。
——白居易·《读〈庄子〉》
人物评价
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荀子·解蔽》
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闻一多·《古典新义·庄子》
文意梳理
文章结构
解牛
技盖至此乎?
解解牛
非解牛之技,为解牛之道
非解牛之道,为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
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视觉:手触 肩倚 足履 膝踦(舞蹈化)
听觉:砉、騞——莫不中音(音乐化)
文中从哪两个方面描绘解牛的场面的?庖丁解牛给我们什么样的一种感受?
解牛
文中的解牛是怎样的?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把解牛与音乐舞蹈相比,说明了什么?
我们印象中拆解骨肉的场面是怎么样的?
解解牛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解解牛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看到表面)
(认识规律)
(运用规律)


目有全牛
目无全牛
游刃有余
庖丁解牛从“技”到“道”经历了怎样的阶段?
庖丁的成长过程
解解牛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根据划线句,说说庖丁解牛时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他没有显示出为生存而挣扎的低姿态,与他而言,解牛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谋生手段,而是乐在其中的兴趣和事业,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方式。
讨论分析
解解牛
“技”与“道”的区别是什么?
难道庖丁所为不是“技”的极致吗?
技:达成目的的手段。
道:?
解解牛
通常,因作者和其学派的缘故,我们喜欢把这里的“道”解释为规律、天理。但此种解释会在文意上产生偏差。
北大的杨立华教授给了一种比较富有创意且符合文意的解释:
道,是价值的实现。
解解牛
在解牛的过程中,所有个体都充分地实现了他自身。庖丁、庖丁之刀、包括被解的牛。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庖丁获得了个人价值的实现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刀的价值得到了完美的实现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牛的价值也获得了完美的实现
解解牛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给出了工具的“上手性”的定义:它在上手状态中就仿佛抽身而去,为的恰恰是能本真地上手。
意为当你在使用工具时,如若这个工具非常顺手,那么它就会好像消失了一样,与你的意识融为一体。这是一种非常得心应手的状态。
技是工具性和功利性的;而道是自发性和感受性的,在道的指导下工具和人二者合二为一,具有虔诚性、艺术性。
解解牛
日本漫画家和月伸宏在其代表作《浪客剑心》中借主角剑心之口说过一句话——““剑是凶器,剑术是杀人的伎俩,无论用多美丽的借口掩饰,这始终是事实。”
但是,在中国的武侠幻想中,却表达了不同的思想。
以金庸为代表的的中国代表武侠小说家,无一不受到道家思想深刻的熏陶。剑可以是身体的一部分、自然的一部分、精神的一部分,剑技也可以是寻找、实现自身价值的道之所在。
达到“无招胜有招、无剑胜有剑”境界的宗师大侠一定是思想境界极高的大师,也一定是孤独的思想者、清醒者、得道者。
解解牛
杨过提起右首第一柄剑,只见剑下的石上刻有两行小字: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
再看那剑时,见长约四尺,是青光闪烁的利器。他将剑放回原处,拿起 长条石片,见石片下的青石上也刻有两行小字: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悔恨不已,乃弃之深谷。」
……
看剑下的石刻时,见两行小字道: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
过了良久,才放下重剑,去取第三柄剑,这一次又上了个当。他只道这剑定然犹重前剑,因此提剑时力运左臂。那知拿在手中却轻飘飘的浑似无物,凝神一看,原来是柄木剑,年深日久,剑身剑柄均已腐朽,但见剑下的石刻道:
「四十岁後,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於无剑胜有剑之境。」
文章总结
庖丁的“解牛之道”: 完全顺着牛天然的骨节肌理,在空隙处下刀,绝不勉强硬砍。
文惠君感悟到的“养生之道”:养生应顺应自然,不要硬碰困难,避免身心受到损害。
相似之处:顺应自然
1. 用自己的话说说,惠文王所说的“养生之道”是怎么样的。
2. 文章主题仅仅限于“养生之道”吗?
3. 结合时代背景,探讨庄子写作此文的目的。
人物评价
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荀子·解蔽》
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闻一多·《古典新义·庄子》
“我越是爱整个人类,就越是不爱具体的人,即一个一个的人。”
“我对具体的人越憎恨,我对整个人类的爱便越是炽烈。”
“我认为世上人人都应该首先爱生活。”
“爱生活甚于爱生活的意义?”
“一定得这样。”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èi)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