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扬州慢
名都扬州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
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
名都扬州
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名都扬州
杭州VS扬州
作者姜夔
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他屡试不中,没有做过官,一生过着清客生活。
他与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等为文字交,诗词皆卓然成家。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清空”词派
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姜夔 辛弃疾 吴文英
作者姜夔
词风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骨逸神独擅胜场,为清代浙派词人所尊奉。
他深谙音律,集中十七首自度曲,都旁缀音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资料。著有《白石道人诗集》。
慢词
慢 词
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
但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习惯上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人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抒写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
《扬州慢》
扬州慢,词牌名,写的是扬州战后的景象,因是慢词故称“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解读小序:
时间
地点
所见所闻
“我”的感受
写作缘由
写作主旨
何谓“黍离之悲”
《诗经 王风》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何谓“黍离之悲”
“黍离之悲”出自《诗经 王风》,此诗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
周幽王残暴无道,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东周初年,一个夏天,周大夫行役路过镐京,看到昔日繁华的宫殿均已毁坏,荒废成长满禾黍的庄稼地,伤心落泪,有感于周室的被颠覆,悲伤而作此诗。
这首诗两千年来不断被传唱着,以至于人们把发自心底的、失落的悲哀称作“黍离之悲”。词人借此来表达家国残破之痛。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面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
下马
1161年,金主完颜亮南侵,洗劫扬州。
料想
述说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作者在这首词中的“黍离之悲”由何产生?
1127年“靖康之变”后,在北宋的半边废墟上重建的南宋,是一个更加虚弱的王朝,金兵频繁发动的大规模南侵,使它长期面临着覆亡的严重危机。
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大举南侵,曾攻破扬州,烧杀掳掠。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
1176年,虽然已过十五年,作者路过扬州时,映入视野的还是劫后的扬州一片荒芜,满目疮痍的萧条景象,词人思绪翻滚,感慨万千,写下此词《扬州慢》。
1.作者在这首词中的“黍离之悲”由何产生?
2.这首词是词人路过扬州时看到眼前的扬州城有感而发,哪个词最能表现当时的扬州城的状态?
空城
3.扬州的今昔截然不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
自胡马窥江去后
昔日 名都
今日
手法
3.扬州的今昔截然不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
自胡马窥江去后
昔日 名都 虚写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青楼梦好 繁华热闹
今日 空城 实写 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清角吹寒 破败荒凉
手法 对比鲜明、虚实相生、化用诗句、情景交融
艺术手法
叁·
自由探讨,鉴赏新词
请同学们在词中挑出最有感悟的一句来鉴赏
运用拟人的手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赋予池、木以人的感情,以充分表达战乱的凄惨景象。
毁坏的城池和大树至今仍厌恶谈到战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此句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敌人的痛恨,对人民的同情,对祖国山河破碎的痛惜之情更有对当权者的控诉。
1.请同学们在词中挑出最有感悟的一句来鉴赏。
举例:“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清角吹寒”四字,“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突出人为的感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吹散在这座空城里。
它不仅表明号角声音在寒气中飘荡,而且还让人内心涌起一股寒流,通感,用听觉写触觉,把所闻所感交织在一起,使“黍离之悲”更为具体。
1.请同学们在词中挑出最有感悟的一句来鉴赏。
举例:“清角吹寒”与“冷月无声”
“渐”字表明词人伫立时间之久,陷入到一片悲凉之中,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而黄昏,又更加让人惆怅。
“清”修饰“角”,渲染了凄清的氛围,跟“寒”“空”用在一起,表明了扬州的荒凉冷落。
“寒”不仅表明号角声在寒气中飘荡,而且让人内心涌起一股寒流,让人觉得心寒。
“空”字,表现城池的萧条,呼应“废池”。而用一“都”字总括,更显得凄凉。
1.请同学们在词中挑出最有感悟的一句来鉴赏。
举例:“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2.赏析《扬州慢》的艺术手法
化用诗句,巧妙用典
“过春风十里”化用“春风十里扬州路”,以昔日扬州的繁华兴盛与如今的“尽荠麦青青”相对照,抒发感时伤乱、今不如昔的感慨;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化用“豆蔻梢头二月初”和“赢得青楼薄幸名”两句,是为了说明面对如今疮痍满目的扬州,纵是杜牧风流俊赏,才情过人也难有风流情怀,从而曲折地表达了词人此刻难言的忧伤;
“二十四桥仍在”化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两句,进一步抒写景物依旧、风光不再的哀痛。
2.赏析《扬州慢》的艺术手法
今昔对比的反衬
上阕
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
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尽荠麦青青”的荒凉景象。
下阕
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月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
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景,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
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
2.赏析《扬州慢》的艺术手法
虚实结合
虚景是昔日繁华热闹的扬州,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
实景是眼前萧条冷落的扬州,“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
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1.今昔对比,昔盛今衰,体现“黍离之悲”
2.运用典故,寄托悲叹,进一步深化了“黍离之悲”的主题。
3.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渲染烘托“黍离之悲”
黍离之悲:
1.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和怀念。
2.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感时伤乱。
3.表达家国残破之痛。
这首词写作者自己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寄托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表达了词人因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既有内心的郁愤,也有爱国的深情。
主 旨
微任务二 鉴赏“双城记”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两首词,前者为“盛世之歌”,后者为“黍离之悲”,一欢歌一悲吟,二者是如何表达一 “喜”一“悲”的
篇名 表现手法
共同点 虚实结合的手法。《望海潮》中所写之景“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或实写,或虚指,虚实结合间形成美好的境界。《扬州慢》写扬州过去的繁华盛况,都是虚笔;写扬州今日的萧条,都是实写。正是通过这一对比,寄寓了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情绪
篇名 表现手法
不 同 点 望 海 潮 ①善于铺叙。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景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极力铺排,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如写西湖的山水、桂花、荷花及羌管、采菱歌声,有景有人,描绘杭州的繁华。
②动静相衬。“云树绕堤沙”写出了树木环绕江堤的静态美,同时“怒涛卷霜雪”则写出钱塘江涌潮势极雄豪的动态美。
③点面结合。这首词开篇即是“文眼”,先总括杭州全貌,突显了钱塘在政治与经济方面的重要地位。接下来细描杭州与西湖,从湖山胜概、四时风物、昼夜笙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点带面,铺叙晓畅,形容得体
篇名 表现手法
不 同 点 扬 州 慢 ①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如上阕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来反衬今日“尽荠麦青青”的荒凉景象,等等。借昔日的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
②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境入词,用虚拟的手法,使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余音缭绕,余味不尽。
③情景交融。以哀景写哀情。作者用“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等意象营造了荒凉凄清的画面,表现扬州的荒凉与萧条,进而表达作者的黍离之悲。以乐景写哀情,词人在文中写了大量的乐景:名都、佳处、二十四桥……可是,写乐景是为了衬托哀情,是为了对比“现在”的惨状:名都的凋残、佳处的弊坏、二十四桥的冷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