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生成葡萄糖,进而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C.油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的水解在碱性条件下可生产肥皂,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2.烃X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X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各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且W与Z反应能生成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蜡油→X的过程属于蒸馏 B.可以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X和W
C.有机物W与Z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有机物Y与Z中含有相同的官能团
3.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多方面都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石油分馏可直接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产品
B.晶体硅制得的光电池,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C.误食重金属离子时可先喝大量牛奶或豆浆后再及时就医
D.缺铁性贫血可以服用亚铁盐的药剂来进行治疗
4.不能用来鉴别乙醛、乙酸的试剂是
A.水 B.石蕊试液 C.银氨溶液 D.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
5.向盛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钠,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 B.钠沉在液面以下
C.钠反应剧烈 D.钠块熔成小球
6.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酿酒技术,为美好生活创造了喜庆气氛,“诗酒趁年华”。酒中含有乙醇,乙醇的结构简式为
A.CH3CH3 B.CH3COOH
C.CH2=CH2 D.CH3CH2OH
7.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且能与反应的有机物有4种
B.乙烯和苯均能使溴的溶液褪色,其原理相同
C.油脂、乙醇、蛋白质均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D.甲烷能发生取代反应,而乙酸、乙酸乙酯则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8.乙醇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下列有关乙醇的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①中酸性溶液无明显现象
B.②中钠会在乙醇内部上下跳动,上方的火焰为淡蓝色
C.③中灼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了乙酸
D.④中X是饱和溶液,X液面上有油状液体生成
9.下列关于文献记载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该过程涉及的分离操作为蒸馏
B.《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提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抱朴子》中“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
D.《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的实验操作是蒸馏
10.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2═CH2+Br2→CH2BrCH2Br
B.C6H12O62C2H5OH+2CO2↑
C.+HNO3+H2O
D.2CH3CHO+O22CH3COOH
11.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授予我国药物化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发明抗疟疾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以异胡薄荷醇为起始原料是人工全合成青蒿素的途径之一(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异胡薄荷醇的分子式为C10H17O
B.异胡薄荷醇在NaOH醇溶液中可发生消去反应
C.青蒿素分子中含有7个手性碳原子
D.青蒿素在热的酸、碱溶液中均可稳定存在
12.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淀粉、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乙烯、苯和乙醇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绝大多数的酶属于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D.在的催化作用下,苯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13.山梨酸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山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1mol该物质与足量Na反应生成3gH2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B.醋酸纤维、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
C.植物油水解得到的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
D.加热能杀死新冠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二、填空题
15.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
A.O2和O3 B. C和C
C.CH3CH2CH2CH3和CH3CH2CH(CH3)CH3
D.CH3CH2CH2CH3和CH(CH3)3
(1)________组两种微粒互为同位素。
(2)_______组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_____组两种物质属于同系物。
(4)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16.现有下列5种有机物A.苯 B.乙烯 C.乙烷 D.乙醇 E.乙酸。(填代号)
(1)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
(2)能与Na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子在同一平面上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4)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能与溴水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
17.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除去甲烷中的乙烯可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稀硫酸 B.溴水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①已知2CH3CHO+O22CH3COOH。若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一种重要的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18.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请根据它们的性质回答以下问题:
(1)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共同产物是____________(写名称)。
(2)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具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3)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单糖,其分子结构中除含有五个羟基外还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19.现有下列几种有机物:
① ② ③④ ⑤⑥⑦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与①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
(4)用系统命名法给⑤命名,其名称为_______。
(5)⑦的键线式可表示为_______,其一氯代物有_______种。
(6)⑧中的官能团可用新制银氨溶液检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①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28种
②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
③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3种
④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 ( )的同分异构体,0.5 mol 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 g CO2,W共有12种(不含立体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⑤C5H12具有同分异构体,且各同分异构体的一氯代物的种数相同
⑥分子式为C5H12O的物质,其中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以及这些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的种类分别为7种、5种
⑦与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COOH、CH3CH==CHCOOH
⑧兴奋剂乙基雌烯醇不可能有属于芳香族的同分异构体
⑨异丙苯和苯为同系物
⑩和不是同分异构体
布洛芬与苯甲酸(C6H5COOH)互为同系物
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21.正己烷在工业上主要用作溶剂,常用于电子信息产业生产过程中的擦拭清洗作业。但正己烷具有较强的毒性,挥发快,若使用不当,极易造成职业中毒。
(1)正己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_,正己烷的结构简式为_____。a mol正己烷含有_______mol碳氢键,_______mol碳碳单键。
(2)下列与正己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填字母)。
A. B. C. D.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开发可重复使用的口罩对于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化工大学研制的可重复使用民用口罩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批量试制。此口罩用60摄氏度以上的水浸泡30分钟,悬挂晾干后就可以再次使用。如果按照一天佩戴8个小时来计算,新材料口罩可以使用3天。该新材料以聚丙烯为原材料,通过添加抗菌剂、降解剂、驻极剂以及防老化助剂,使其具有长期储存的稳定性及抗菌性能。该材料在熔喷布实验线上经过高温高速喷出超细纤维,再通过加电装置,使纤维充上电荷,带上静电,增加对病毒颗粒物的吸附性能。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正确”或“错误”)。
22.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_______)
23.新材料口罩具有长期储存的稳定性、抗菌性能。(_______)
24.新材料口罩可用60摄氏度以上的水浸泡30分钟,晾干后可重复使用。(_______)
25.新材料口罩纤维充上电荷,带上静电,能杀灭病毒。(_______)
26.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1)甲苯→T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烯→聚乙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丁二烯与氯气1,4—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溴乙烷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醇在铜催化下和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化学和环境保护、食品营养、材料应用等密切相关。
(1)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①下列各项中,完成空气质量报告时不需要监测的是______(填字母)。
a.二氧化碳的浓度 b.二氧化硫的浓度 c.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
②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将废旧电池进行深埋处理
b.充分利用风能等新能源
c.给汽车加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
③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轧钢厂排出的废水主要是含盐酸的酸性废水,处理此废水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填字母)。
a.氧化还原法 b.中和法 c.沉淀法
(2)营养平衡、合理用药是保证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①在氢、钠、铁这三种元素中,属于人体生命活动必需微量元素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下列物质中,具有抗菌消炎疗效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氨基酸 b.阿斯匹林 c.青霉素
③如图为某品牌鸡精标签的一部分,其中能水解生成氨基酸的配料是________,属于着色剂的是__________,属于防腐剂的是________。
(3)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化学。
①水泥、玻璃及陶瓷都是传统的硅酸盐材料,生产水泥和玻璃都用到的原料是________;蓝色玻璃是在其中添加了氧化物________(写化学式);SiC是一种新型的陶瓷,工业上用石英砂与焦炭高温条件下生成SiC的同时的生成CO,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______(填“化学”或“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硬铝(一种铝合金)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想材料,和纯铝相比,硬铝强度________________(填“低”“高”或“无法确定”),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
③橡胶是制造轮胎的重要原料,天然橡胶通过________(填“硫化”“氧化”或“老化”)措施可增大其强度、弹性和化学稳定性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 淀粉和纤维素化学式(C6H10O5)n中n不同、化学式不同,则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
B. 人体内没有纤维素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会水解生成葡萄糖,B错误;
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错误;
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的水解在碱性条件下可生产肥皂,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D正确;
答案选D。
2.B
【分析】X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 L-1,则X的摩尔质量为1.25g/L×22.4L/mol=28g/mol,由流程图可知,X氧化生成Y,Y氧化生成Z,Y与氢气生成W,W与Z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则X为CH2=CH2,Y为CH3CHO,Z为CH3COOH,W为CH3CH2OH。
【详解】A. 石蜡油→X的过程产生不饱和的乙烯,属于裂解,故A错误;
B. 可以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X和W,前者褪色,后者不褪色,故B正确;
C. 有机物Z含有羧基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W只含羟基,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C错误;
D. Y为CH3CHO含醛基,Z为CH3COOH有羧基,有机物Y与Z中含有不相同的官能团,故D错误;
故选B。
3.A
【详解】A.工业中石油进行常压分馏主要目的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油,减压分馏目的是得到润滑油、石蜡等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烷烃,若要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产品需通过裂解实现,故A符合题意;
B.晶体硅可以做太阳能电池板,能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不符合题意;
C.牛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消耗一部分重金属离子,可防止人体本身的蛋白质被破坏,故C不符合题意;
D.亚铁盐可以治疗缺铁性贫血,是常用的补铁药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A
【详解】A.乙酸和乙醛均能溶解于水,不分层,不可以区别,故A选;
B.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为红色,能区别乙酸与乙醛,故B不选;
C.乙醛含有醛基,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现象生成,而乙酸不反应,可以区别,故C不选;
D.乙醛含有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反应有砖红色沉淀生成,乙酸能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盐,溶液呈蓝色,现象不同,可以区别,故D不选;
故选A。
5.B
【详解】A.乙醇的密度比钠小,钠不会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A错误;
B.乙醇的密度比钠小,钠块沉在乙醇液面以下,B正确;
C.钠和乙醇的反应比在水中反应缓慢,并不剧烈,C错误;
D.钠和百乙醇的反应不如钠和水的反应剧烈,产生热量不度多,钠粒逐渐变小,不会将金属钠熔成小球,D错误;
故答案选B。
6.D
【详解】酒中含有乙醇,乙醇可看作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羟基取代产生的物质,其结构简式是CH3CH2OH,故合理选项是D。
7.A
【详解】A. 分子式为,能与Na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羟基,当主链为4个碳原子时,有2种结构;当主链为3个碳原子,另外1个碳原子为支链时,也有2种结构,故共有4种,A项正确;
B. 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溶液褪色,苯不能使溴的溶液褪色,B项错误;
C.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包括乙醇,C项错误;
D. 乙酸的酯化反应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都是取代反应,D项错误;
故选A。
8.B
【详解】A.①中酸性溶液会褪色,乙醇转化为乙酸,A错误;
B.乙醇的密度比钠小,金属钠沉在乙醇底部,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氢气使钠浮起,氢气溢出后,钠又回到乙醇底部,所以观察到钠会在乙醇内部上下跳动,产生的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正确;
C.③中灼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了乙醛,C错误;
D.④中X是饱和溶液,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乙醇和乙酸钠,不可能在液面上有油状液体生成,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A.“海水晒盐”涉及的分离操作为蒸发结晶,A错误;
B.青蒿素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升华和凝华属于物理变化,“丹砂()烧之成水银”,即,“积变又还成丹砂”,即,此过程为化学变化,C错误;
D.烧制白酒是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涉及的实验操作为蒸馏,D正确;
故选D。
10.C
【分析】取代反应是分子中某一原子或基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称取代反应。
【详解】A.CH2═CH2中的碳碳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分别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CH2Br-CH2Br,属于加成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C6H12O62C2H5OH+2CO2↑属于分解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反应+HNO3+H2O中,一个硝基取代了苯上的一个氢原子,属于取代反应,故C符合题意;
D.2CH3CHO+O22CH3COOH属于氧化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1.C
【详解】A、根据异胡薄荷醇的结构,分子的不饱和度为2,分子式为C10H19O,故A错误;
B、异胡薄荷醇在NaOH醇溶液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需要的条件是浓硫酸,加热,故B错误;
C、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形象地称为手性碳原子,青蒿素分子中含有7个手性碳原子(如图),故C正确;
D、青蒿素中存在酯基,在热的酸、碱溶液中均不能稳定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A.淀粉、蛋白质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项错误;
B.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B项错误;
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具有高度选择性,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C项正确;
D.在FeBr3的催化下,苯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但不与溴水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C。
13.B
【详解】A. 含羧基和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
B. 羧基所连的饱和碳原子为四面体构型、则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错误;
C. 与的分子式均为C7H10O5而结构不同,则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
D.含羧基和羟基均能与Na反应产生氢气,则1mol该物质与足量Na反应生成3gH2,D正确;
答案选B。
14.B
【详解】A.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故A正确;
B.醋酸纤维、粘胶纤维、铜氨纤维属于人造纤维,主要成分不是纤维素,故B错误;
C.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得到的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故C正确;
D.加热能使蛋白质变性,加热能杀死新冠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故D正确;
选B。
15. B A C D
【详解】分析: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研究对象都是有机物;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同系物有三个特点:①结构相似、有相同的组成通式;②分子的相对质量相差14或14的整数倍;③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对烷烃来说结构相似,就是指碳原子间都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而与碳链上有无支链及支链的多少无关。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虽然化学式相同,分子的相对质量相同,但由于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也不相同。同分异构体可能是同一类有机物,也可能是不同类有机物。但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必定不是同系物;互为同系物的物质,必定不是同分异构体;原子里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一种元素形成几种单质的现象叫做同素异形现象。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多种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同一种物质则是指有同一种分子所组成的物质;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
(1)据以上分析可知:C和C两种微粒互为同位素;正确答案:B。
(2)据以上分析可知:O2和O3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答案:A。
(3)据以上分析可知:CH3CH2CH2CH3和CH3CH2CH(CH3)CH3两种物质属于同系物;正确答案:C。
(4)据以上分析可知:CH3CH2CH2CH3和CH(CH3)3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答案:D。
16. A、B D、E A、B E B
【详解】(1)苯含有苯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均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2)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均能与Na反应。
(3)苯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分子中12个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也是平面结构,分子中的6个原子也均在同一平面上。
(4)乙酸含有羧基,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5)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常温下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17. CH2=CH2 B 2CH3CH2OH+O22CH3CHO+2H2O nCH2=CH2 加聚反应或聚合反应
【详解】(1)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其结构简式为:CH2=CH2;答案为:CH2=CH2;
(2)根据甲烷和乙烯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
A.甲烷与乙烯都不与稀硫酸反应,不能用稀硫酸除去甲烷中的乙烯,A项错误;
B.甲烷不与溴水反应,乙烯可以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B项正确;
C.甲烷和乙烯都难溶于水,不能用水除去甲烷中的乙烯,C项错误;
D.乙烯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除杂过程中会引入新杂质,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D项错误;
答案选B。
(3)①根据题给信息,用乙烯制备乙酸,由已知条件可知,B为CH3CHO,则可推出,A应为CH3CH2OH。合成过程为: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CH3CH2OH被O2氧化生成CH3CHO,CH3CHO再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酸。故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②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生产的一种重要的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聚乙烯,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nCH2=CH2,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或聚合反应。答案为:nCH2=CH2;加聚反应或聚合反应。
18. 甘油或丙三醇 —NH2 —COOH —CHO
【分析】(1)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2)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5)葡萄糖是一种单糖,是一种多羟基的醛;
【详解】(1)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或丙三醇),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或丙三醇),故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共同产物是甘油(或丙三醇);
(2)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氨基()和羧基();
(3)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其结构简式为HOCH2(CHOH)4CHO,故葡萄糖分子中除含有五个羟基外还含有的官能团是醛基()。
19.(1)③
(2)②
(3)④⑤
(4)1-丁烯
(5) 5
(6)
【解析】(1)
上述物质中只有③为乙苯,属于芳香烃;答案为③;
(2)
①为乙炔,与①互为同系物的只有②丙炔,答案为②;
(3)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④⑤,分子式均为C4H8,结构不同,分别为2-丙烯和1-丁烯;答案为④⑤;
(4)
用系统命名法给⑤命名,最长碳链4个碳且包含碳碳双键,没有支链,其名称为1-丁烯;
(5)
⑦为2-甲基戊烷,其键线式可表示为,分子中有5种化学环境下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5种;
(6)
⑧中的官能团可用新制银氨溶液检测,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铵、氨气、银镜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④⑦⑨
【详解】①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可能是HCOOC4H9、CH3COOC3H7、C2H5COOC2H5、C3H7COOCH3,其水解得到的醇分别是C4H9OH(有4种)、C3H7OH(有2种)、C2H5OH、CH3OH,水解得到的酸分别是HCOOH、CH3COOH、CH3CH2COOH、C3H7COOH(有2种)。C4H9OH与上述酸形成的酯有4+4+4+4×2=20种;C3H7OH与上述酸形成的酯有2+2+2+2×2=10种;C2H5OH、CH3OH与上述酸形成的酯都是1+1+1+1×2=5种,以上共有40种,①错误;
②四联苯是具有两条对称轴的物质,即,在其中的一部分上有几种不同的氢原子(包括对称轴上的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物,四联苯有5种不同的氢原子,故有5种一氯代物, ②错误;
③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属于羧酸,其官能团为COOH,将该有机物看作C4H9COOH,而丁基(C4H9)有4种不同的结构,从而推知该有机物有4种不同的分子结构, ③错误;
④W为二取代芳香化合物,因此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0.5 mol 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 g CO2,说明W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羧基,还有两个碳原子,先将两个羧基和苯环相连,如果碳原子分别插入苯环与羧基间,有一种情况,如果两个取代基分别在苯环的邻、间、对位,有3种同分异构体;如果2个碳原子只插入其中一个苯环与羧基之间,有—CH2CH2—和—CH(CH3)—两种情况,两个取代基分别在苯环上邻、间、对位,有6种同分异构体;再将苯环上连接一个甲基,另一个取代基为一个碳原子和两个羧基,即—CH(COOH)2,有一种情况,两个取代基分别在苯环的邻、间、对位,有3种同分异构体;因此共有12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④正确;
⑤C5H12有CH3CH2CH2CH2CH3、和C(CH3)4共3种结构,其分子中分别有3种、4种和1种等效氢原子,即一氯代物分别有3种、4种、1种,⑤错误;
⑥碳链与正戊烷相同时一个H原子被—OH取代的醇有3种,碳链与异戊烷相同时一个H原子被—OH取代的醇有4种,碳链与新戊烷相同时一个H原子被—OH取代的醇有1种,所以醇的同分异构体共有8种;上述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烯烃有1 戊烯、2 戊烯、2 甲基 1 丁烯、3 甲基 1 丁烯、2 甲基 2 丁烯,共5种,⑥错误;
⑦该化合物中有和—COOH两种官能团,由于官能团不变,只将官能团的位置移动即可得其同分异构体:CH2===CHCH2COOH、CH3CH===CHCOOH,⑦正确;
⑧该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大于4,所以有属于芳香族的同分异构体,⑧错误;
⑨异丙苯与苯结构相似,在组成上相差3个CH2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⑨正确;
⑩两种化合物的分子式均为C10H14O,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⑩错误;
布洛芬与苯甲酸中均含有1个苯环、1个羧基,且分子组成相差6个“CH2”原子团,故它们属于同系物, 正确;
只有羧基可与NaOH反应,故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④⑦⑨ 。
21. 14a 5a A
【详解】(1)“己”指六个碳原子,由烷烃的通式(n为正整数)知,己烷的分子式为;正己烷不含支链,其结构简式为;1个正己烷分子中含有14个氢原子,能与碳原子形成14个碳氢键;含有6个碳原子,能形成5个碳碳单键,因此a mol正己烷含有14amol碳氢键,5amol碳碳单键;故答案为:;;14a;5a;
(2)A.与正己烷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符合,故选A;
B.B为新戊炕,与正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不符合,故B不选;
C.C为异戊烷,与正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不符合,故C不选;
D.单键可以旋转,D是正己烷,不符合,故D不选。
答案选A。
22.正确 23.正确 24.正确 25.错误
【解析】22.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为高分子,可选用缩聚反应、加聚反应得到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是由丙烯通过加聚反应而得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答案正确;
23.新材料口罩的材料以聚丙烯为原材料,通过添加抗菌剂、降解剂、驻极剂以及防老化助剂,使其具有长期储存的稳定性及抗菌性能,答案正确;
24.新材料口罩可用60摄氏度以上的水浸泡30分钟,晾干后可重复使用,答案正确;
25.新材料口罩纤维在熔喷布实验线上经过高温高速喷出超细纤维,再通过加电装置,使纤维充上电荷,带上静电,增加对病毒颗粒物的吸附性能,答案错误。
26. +3HO-NO2+3H2O nCH2=CH2 CH2=CH-CH=CH2+Cl2CH2ClCH=CHCH2Cl 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 2CH3CH2OH+O22CH3CHO+2H2O
【详解】(1)甲苯与硝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3HO-NO2+3H2O;
(2)乙烯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 nCH2=CH2;
(3)1,3-丁二烯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CH2=CH-CH=CH2+Cl2CH2ClCH=CHCH2Cl
(4)溴乙烷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
(5)CH3CH2OH可以在铜或银作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
27.(1) a a b
(2) 铁 c 鸡肉粉 姜黄 苯甲酸钠
(3) 石灰石 Co2O3 SiO2+3CSiC+2CO↑ 电化学 高 硫化
【详解】(1)①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CO2是空气的成分,不包括在大气污染范围内,故合理选项是a;
②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进行深埋处理 能污染水资源和土壤,应回收处理,a符合题意;
b.充分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b不符合题意;
c.给汽车加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减少了污染物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c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③废水中含有盐酸等酸性物质,盐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所以要在废水中加入碱性物质,使其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而降低废水的酸性,故采用的处理方法是中和法,合理选项是b;
(2)①在氢、钠、铁这三种元素中,属于人体生命活动必需微量元素的是铁元素,故合理填项是Fe;
②氨基酸不是药,阿斯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青霉素是消炎药,故合理选项是c;
③根据鸡肉粉中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姜黄是着色剂;苯甲酸钠是防腐剂;
(3)①生产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生产水泥以黏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所以在玻璃工业、水泥工业中都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即碳酸钙;
②钢铁制品含有铁及杂质碳等,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形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硬铝是合金,其强度比一般成分金属高;
③天然纤维是人从自然界的植物或动物身上直接获得的纤维;天然橡胶通过硫化措施可增大强度和弹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