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一、走进分子世界
1.任何物体都能分割为极小的微粒,这是物质的可分性,如将一块糖进行若干次对分,但要保持其独特的甜味,可分为最小的微粒是( )
A.分子 B.原子 C.一定数目分子的微小微粒 D.糖粉末
2.家庭内环境空气消毒可采用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
A.开窗通风换气 B.开空调保持恒温
C.室内醋加热熏蒸 D.以上都不对
3.关于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微粒是分子
B.水结成冰时体积变小
C.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态比较,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的是液体
D.液态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固定的形状
4.固体和液体比起气体来,非常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
A.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根本没有空隙
B.固体和液体的分子根本就不运动
C.固体和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斥力很大
5.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来观察这些现象,我们还会发现许多有趣和意想不到的问题.
(1)将一小勺白糖慢慢地加入满满一杯水中,杯中水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 溢出,原因是:分子间有__________.
(2)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若将一只回形针轻轻地放入水中,杯中水不会溢出,继续放入若干只回形针,水仍然不会溢出.细心的小雨同学发现:水虽然没有溢出,但是水面却向上凸起.请教老师后,她明白了:原来水的表面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在这种分子力作用下,水不至于溢出.
新闻再播
线轴暗藏海洛因 外籍毒贩被青岛海关缉毒犬揪出
2013年04月16日 10:52 半岛都市报
( http: / / www.21cnjy.com )
办案人员用刀片将线轴划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
24个线轴全部拆解后,露出暗藏的毒品海洛因.
线里藏毒
有句成语叫“绵里藏针”,青岛海关缉私局近期查获并由市中院结案宣判的一起跨境毒品走私大案,却上演了一出“线里藏毒”.
表面上看,邮寄进境的全是绕在线轴上的彩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丝线,实际上,丝线和滚轴之间却夹藏着用塑胶袋包裹成片状的海洛因、可卡因.青岛海关缉私局侦破发现,滞留在中国的外籍毒贩通过邮寄渠道走私毒品进境,并骗取中国网友作为传运毒品“活体工具”.该案共查获海洛因846克,可卡因246.7克.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宣判,该案外籍毒贩被判处无期徒刑.
查获
一闻丝线,缉毒犬反应强烈
“线轴”、“服饰用装饰物”等申报品名在青岛海关邮寄渠道并不少见,但在2012年3月,一份从南亚某国进境的服饰用品装饰物邮包引起了海关官员的注意.根据风险分析,决定开包查验,发现里面全是缠绕在纸板上的服饰装饰物.缉毒犬嗅闻后,立即做出毒品反应,办案人员随即决定对物品进行拆解.终于,拆至装饰物衬垫纸板夹层时,发现其中有一小袋白色粉末状物质,经过司法部门鉴定,为可卡因,重量计246.7克.
会不会还有类似物品也夹藏毒品邮寄进境呢?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岛海关立即启动全方位监控分析,结果发现了寄送发件地址为同一南亚国家、申报名为“线轴”的快件,发件人也是同一个人,收件人为青岛某网友.办案人员立刻截获快件,发现其内有24个线轴、2包松紧带.
表面上看,这些缠绕着丝线的线轴并无异样,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办案人员让缉毒犬嗅闻时,缉毒犬产生了强烈的毒品反应.因线轴缠绕复杂,办案人员多次反复尝试,最终拿极薄的小刀紧贴线轴外壁刺穿线轴后,在刀尖处发现了少量粉末状物质.对于这些粉末状物质,缉毒犬的毒品反应更加强烈.
经过办案人员对线轴的彻底破拆,发现在24个线轴壁上均缠绕带状塑胶袋,内藏白色粉末状物质,后经鉴定为海洛因,共计846克.
6. 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准确嗅出毒品的事实说明(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之间有间隔
参考答案
1. A 【解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而原子不具备此种性质.
2. C 【解析】家庭内环境空气消毒可采用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熏蒸法,可以倒点醋到锅里像烧开水一样地煮,此时乙酸分子就会挥发到空中起到消毒的作用,故C正确.开窗通风换气和开空调保持恒温都不能够使室内空气消毒,故A、B错误.
3. A 【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A正确;
B、水结成冰时质量不变,而密度减小,故体积变大,故B错误;
C、同一物质的三态中,固态分子间距离最小,故固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大;故C错误;
D、液体具有流动性,无法保持固定的形状,但体积是一定的,故D错误.
4. D 【解析】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较大斥力.
5. (1)不会 空隙 (2)引力
【解析】(1)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糖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糖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杯中水不会溢出.
(2)水虽然没有溢出,但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面却向上凸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当水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在这种分子力作用下,水不至于溢出.
6. A 【解析】犬是一种嗅觉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灵敏的动物,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就更是了.它能嗅出毒品的原因是毒品中含有特殊气味的微粒运动到了缉毒犬的鼻子中.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二、静电现象
1.中央电视台的“三星智力快车”节目介绍说,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蜜蜂带负电 B.蜜蜂带正电
C.空气不带电 D.空气带负电
2.在研究静电现象的实验中,发现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则下列判断中最合理的是( )
A.两个物体一定带有异种的电荷
B.两个物体一定带有同种的电荷
C.肯定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D.可能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高大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 B.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
C.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 D.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
4.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如图所示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图.请依据图示及操作步骤,结合“人作为导体可以将电荷导走”的知识,简要说明其操作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找一块塑料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
B.用干燥的手指在塑料板上写上一个“大”字
C.将塑料板平放,上面均匀地撤上一层干木屑,再将塑料板缓慢竖起,随着静止在塑料板上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塑料板上显现出来了
[操作意图]
A. ;B. ;
C. .
趣味链接
人类对火的认识和利用,改变了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改变了自己.可以说人类文明史,就是火的利用史.今天再让你见一下具有灵性的火焰.灵性一:李斌用手摩擦一束细塑料包扎带,由于静电作用,包扎带会张开.当他把火焰靠近包扎带时发现包扎带会合拢.灵性二:如图所示,李斌在带电体A的附近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发现火焰会偏向A,且离A越近,火焰偏得越厉害.
拓宽延伸
5. (1)从以上材料中你认为火焰灵性一的原因是 .
(2)灵性二中其火焰偏向A的原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就“火焰离A越近,偏得越厉害”的现象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
参考答案
1. A 【解析】由于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规律,因此蜜蜂带负电.
2. D 【解析】两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轻小物体靠近时相互吸引,有两种情况:①根据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一个物体可能不带电,②根据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个物体可能带的是异种电荷.
3. C 【解析】A、高大建筑上的避雷针是为了将雷雨天气时云层中所带的电荷导入大地,不符合题意.
B、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面上的铁链,是因为油罐在装载、运输及卸油过程中都会产生静电,这样有危险,所以需要用铁链将静电导向大地,不符合题意.
C、橡胶套是绝缘体,所以在电工工作时可以防止触电危险,符合题意.
D、电视机屏幕上经常吸附有很多灰尘,是因为电视机表面有静电而能吸引灰尘,不符合题意.
4. A.摩擦使整块塑料板带电
B.人将“大”字区域内的电荷导走
C.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大”字以外区域的塑料板吸附木屑, 塑料板竖立时,“大”字区域内的木屑由于重力作用而滑落
5. (1)火焰周围充满了正、负离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塑料包扎带靠近时,正负离子就会转移到塑料包扎带上,塑料包扎带由于带上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2)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火焰离A越近,吸引力越大
三、 探索更小的微粒
1.科学家探索物质更小组成结构的过程中,按照不同的层次提出了分子、原子、质子等结构名称.与质子处于同一层次的是( )
A.夸克 B.原子 C.中子 D.分子
2.2011年11月9日,俄罗斯“福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因不带电首先可以排除的是( )
A.电子B.原子核C.中子D.质子
3.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内的物质分布是均匀的
B.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相似,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
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在原子内是静止不动的
D.原子核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4.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像,从而可以研究物质的构成规律.下面的照片是一些材料表面的STM图像,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材料都是由原子在空间排列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则构成这些材料的原子的物质表面排列的共同特点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解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绕原子核转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故处于同一层次的应为质子和中子.
2. C 【解析】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是由于质子带正电,而中子不带电.
3. B
4. (1)在确定的方向上原子有规律的排列
(2)在不同方向上原子的排列规律一般不同
(3)原子排列具有一定的对称性
四、宇宙探秘
1.所谓“超级月亮”是指运行到距离地球最近时的月亮.月亮在太阳系中属于( )
A.卫星 B.恒星 C.行星 D.流星
2.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 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 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 )
A.2次 B.4次 C.8次 D.16次
3.关于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
B.宇宙就是指天体中的银河系
C.宇宙只包括太阳系和银河系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4.古人通过观察和猜想,建立了不同的宇宙模型,其中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以
为中心的宇宙模型,简称“地心说”.近代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以 为中心的宇宙模型,简称“日心说”.
参考答案
1. A 【解析】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我们居住的地球为其中的一颗,位于由内向外的第三位;围绕行星转动的星球我们称为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唯一一颗卫星.
2. D 【解析】绕地球转动时,每当飞船转动一周则飞船一定会看到一次太阳落山,则宇航员在24h内看到的日落的次数次.
3. D 【解析】由于古代人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认识能力有限,故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星球绕地球转动;后来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而随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现在普遍认为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银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4. 地球 太阳 【解析】古希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模型,简称“地心说”. 近代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模型,简称“日心说”.
第七章章末小结
1.下列物体中,占有的空间体积最小的是( )
A.原子核B.分子C.地球D.太阳
2.铁块受热膨胀,是因为( )
A.铁的分子膨胀大 B.分子间的间隙增加
C.分子发生了扩散现象 D.分子运动的速度加大
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分子是组成这一系统的最小粒子
B.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小于大气压力
C.电风扇叶容易沾上灰尘,是因为扇叶与空气摩擦带上电荷,从而吸引轻小物体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子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B.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靠近我们
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参考答案
1. A 【解析】银河系是宇宙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十亿个星系中平凡的一员;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转;各种星球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分子、地球和太阳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核。
2. B 【解析】一切物质都是由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组成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当物体受热时,获得了能量,从而使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快,分子间距离加大。因此铁块膨胀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3. C 【解析】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夸克是组成这一系统的最小粒子,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缘故,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风扇叶转动时,与空气摩擦而起电,从而吸引灰尘,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在摩擦过程中电子由一个物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正电,因此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子。
4. D 【解析】A、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故A错误;
B、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膨胀,故B错误;
C、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故C错误;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