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古诗词鉴赏过关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古诗词鉴赏过关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1 15:3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古诗词鉴赏过关练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古诗文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代____派词人____,字____,号____,有“_____”之称,与苏轼合称“____”,与李清照合称“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2.下列句子中的“见”与“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意思不同的是( )
A.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D.二月初惊见草芽。
3.用自己的话解释下面词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________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为相似。
5.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这首词后四句所表现的画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文赏析,韵无穷。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 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 军白发征夫泪。
7.“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首词下阕的“浊酒一杯家万里”借“酒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达出了归乡、 报国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酒”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 涵,诗人借“酒”或传达愉悦的感受,或引发深沉的幽思,或展示豪迈的情怀……下列诗句中,借“酒”来展示豪迈情怀的一项是( )
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C.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D.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9.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句,除《渔家傲 秋思》中的以外,你读过的此类诗句还有“_______”。(填出一句即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把下面这首词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有花枝俏。
_______________,只把春来报。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10.把上面这首词补充完整。
11.在这首词中,毛泽东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偶、夸张、拟人等,请分别写出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13.诗歌讲究诗中有画。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咏雪、咏梅的篇章。请你各写出一句,并注明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21*cnjy*com
14.“清平乐”中“乐”的读音是( ),“亡赖”中“亡”的读音是( )
15.这首词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让我们感受到村庄环境的优美。
作者为什么“最喜小儿”?从这首词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古诗《石灰吟》,按要求完成练习。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6.给文中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的括号里用“√”标示。
锤(cuí chuí) 凿(záo zǎo)
碎(cuì suì) 间(jiān jiàn)
17.解释文中以下词语的意思。
若等闲:_________________ 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
清白:_________________ 在人间:_________________。
1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阅读理解。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人 。
20.解释词语:
题:_______ 缘:______ 不识:______
21.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21cnjy.com
22.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24.诗人认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诗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迢迢织女星》,做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1-c-n-j-y
25.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民间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__________》,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____________。
26.解释字词。这首诗中多处运用了叠词,你认为这些叠词用得好吗?为什么?
盈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脉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找出诗中眼见之实的景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谁?表达了他(她)怎样的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9.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这首诗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前两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宋 豪放 辛弃疾 幼安 稼轩 词中之龙 苏辛 济南二安 2.C 3.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4. 以动写静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此时词人是何等的欣喜呀! 6.词的上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中的喜鹊、鸣蝉,以及扑面而来的稻花香气与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词的下片以疏星、小雨、天气的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来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全词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版权所有:21教育】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
本题中诗歌的作者是辛弃疾,原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2.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
结合题干中“路转溪桥忽见”意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所以“见”的意思是出现。选项中意思不同的是C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意思是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所以“见”的意思是看见。
3.本题考查的是诗句的翻译。
结合诗歌的语境进行分析,注意翻译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键词语的含义即可。本题中“说丰年”指的是谈论着丰收的年景。整句话的含义是: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来源:21cnj*y.co*m】
4.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
(1)本句话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 http: / / www.21cnjy.com )蝉”意思是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所以这句话中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意思是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2)本句话中“旧时茅店社林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转溪桥忽见”意思是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www.21-cn-jy.com
5.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诗句的含义进行分析,本题中结合诗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含义进行分析。写出诗歌的后四句所表达的内容,注意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注意语言完整流畅即可。例如: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6.本题考查的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
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词的上片写月明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全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词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7. 天冷 声杂 孤城 8.C 9.角声满天秋色里
【分析】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7.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的理解和分析。
根据诗歌内容“塞下秋来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异”意思是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所以“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特点分别是“衡阳雁去无留意”也就是天很冷,“四面边声连角起”就是说声音很吵。接着是“长烟落日孤城闭”是说这是孤城。
8.本题考查的是诗句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选项的内容是借“酒”来展示豪迈情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项是C项。“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意思是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这三句是说,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何妨?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21教育网
A项:“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作者边听边饮,这现境触发了对“去年”所经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么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所以并不是豪迈的情怀。
B项:“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思是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白沙,夜晚船只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岸上的酒家。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所以并不是豪迈的情怀。
D项:“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 ( http: / / www.21cnjy.com )足鸡豚”意思是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这两句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所以并不是豪迈的情怀。
9.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的积累和识记。
关于秋天景物的诗句类似还有:
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4、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7、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10、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秋风词》
10.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俏也不争春 待到山花烂漫时 11.对偶: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2·1·c·n·j·y
夸张:已是悬崖百丈冰。
拟人: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12.C 13.咏雪: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骆宾王
咏梅: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
【解析】10.此题考查诗句的识记能力,学生根据已给诗句补充完整即可,注意把字写正确。
1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中“风雨”和“飞雪”都是名词,“送春归”和“迎春到”“都是动宾短语。这句字数相等,词性一致,是对偶的修辞。
“已是悬崖百丈冰“用“百丈冰”写冰之厚,突出天气冷,是夸张修辞。
“她在丛中笑”中“笑”写梅花的乐观精神,是拟人修辞。
12.此题考查诗句的鉴赏能力。C选项中不是为了反衬春天的美好,衬托坚韧不屈的精神;
13.此题考查诗句的识记能力,学生根据识记答题即可,注意把字写正确。
14. yuè ( http: / / www.21cnjy.com ) wú 15. 茅檐 小溪 青草 大儿子在给田里的豆苗锄草,二儿子在织鸡笼,小儿子在溪头剥莲蓬。小儿子最可爱,天真烂漫。体会到了诗人对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
【解析】14.本题考查字音。
清平乐,拼音:qīng píng ( http: / / www.21cnjy.com )yuè, 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此调正体双调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
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景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叙述描写。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www-2-1-cnjy-com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词人感到由衷的欢喜。 表达了对于童年天真烂漫的怀念和赤子之心和对于田园生活的喜爱。
【点睛】参考译文: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16.chuí záo suì jiān 17. 像平常一样。 全不怕。 指高尚的节操。 在人世间。 1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志向。特点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16.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
锤字只有一个读音“chuí”,一种古代兵器,柄的上头有一个金属圆球。
凿字只有一个读音“záo”,一种挖槽或打孔用的工具。
碎字只有一个读音“suì ”,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零块。
间有两个读音,读“jiān”的时候,方位词,组词“人间”“田间”。读“jiàn”的时候,组词“间隔”“黑白相间”。
17.本题考查词语解释能力。
“若等闲”指像平常一样。“烈火焚烧若等闲”意思是: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
“浑不怕”意思全不怕。“粉骨碎身浑不怕”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
“清白”指高尚的节操。“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在人间”意思在人世间。
18.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思想感情。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志向。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绘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19.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代 苏轼 20. ( http: / / www.21cnjy.com ) 书写、题写 因为、由于 不能认识,辨别 21. 横 竖 远 近 高 低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22.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3.B 24.只缘身在此山中。
【分析】19.考查文学常识。学生课下要多去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尤其是课文内容。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字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重点字词句是必考点,必须记忆,学生如有不记得,教师应加强学生对字词理解的考查。【出处:21教育名师】
21.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记忆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22.主要考查对关键句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23.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选择正确的答案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24.主要考查对关键句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注意题干要求是用诗中原句回答。
25. 牛郎织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 相爱却不能长相厮守的两个人 26. 水清澈、晶莹的样子。 含情相视的样子。 用得好,叠词的使用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更突出地表达了织女对牛郎之间的缠绵情意。 27.体现诗中眼见之实的景象的诗句是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意思是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 28.主人公是织女,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解析】25.考查民间故事。
《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牛郎织女”也比喻相爱却不能长相厮守的两个人,有时也专指两地分居的夫妻。
26.考查词语解释和用法分析。
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 ( http: / / www.21cnjy.com )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不是形容水,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叠音词的运用既是对外在情境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感情的巧妙抒发,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27.考查内容理解。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脉脉不得语。”意思是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他俩相离也没有多远。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盈盈”不是形容水,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28.考查体会思想感情。
《迢迢牵牛星》中的主人公是织女,全诗抒发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虽近在咫尺而衷情难诉的愁苦,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受各种束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现实。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29.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30.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31.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的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个“而”字作坚决的转折。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五至八句细致地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32.示例一:“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不经意间与庐山(南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显示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示例二:“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33.这是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