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传染病的危害和种类。
2.说出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3.举例说出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传染病的预防。
2.教学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
三、教学过程
(一)观看旧闻(视频)
导入
通过观看这段视频,你有怎样的感受呢?生病是很痛苦、很烦恼的事。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使每个人更健康幸福地生活,就需要我们对常见传染病有充分的了解。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关注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提问:(10分钟)
1.老师问问大家,你们从小到大都得过哪些传染病?(教师将疾病的名称记录在黑板上)
2.大家说的这些疾病是否具有传染性?谁能给老师分分,哪些是传染病,哪些是非传染病?说出你的观点或是依据。
3.联想自己得病时的情况,说一说传染病会带来哪些危害?
一、对个人的危害:损害健康,危及生命,影响学习、生活,影响生长发育等。
二、对家庭的危害:传染家人并损害其健康,耗费精力、金钱,加重家庭负担等。
三、对社会的危害:危害整个人类的健康,消耗社会财富,影响社会发展,导致社会恐慌。
4.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此类疾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侵入人体引起,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或产生毒素,并对正常细胞及其功能造成破坏,严重时可导致感染者死亡。这些病原体,能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从一个传染源(例如病人、病畜)传到另一个人身上,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使其他人也感染同样疾病。
过渡引导:传染病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谁能给老师说说人类的传染病分为多少种类?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人类传染病的种类很多。通常可以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把传染病分为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接触性传染病、性传播疾病、血液性传染病、虫媒或动物疫源传染病等。一种传染病可能会有多种的传播方式。
过渡:有同学可能会说,老师传染病太可怕了,传染病是怎么传播的呢?它的流行需要哪些条件呢?谁能帮老师回答呢?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切断其中任意一环,传染病就会失去传染性!因此,预防传染病就可以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的特点,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这三个方面做起。
过渡语: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传染病;了解了传染病的危害;知道了传染病的种类以及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我想问问大家,我们平时得传染病病最多的是什么病?
学生回答:感冒和肠道传染病。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
依据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说一说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 下面我们进行分组。同桌为一组,一人记录一人发言,边讨论边记录。给大家5分钟时间,纪律要求:讨论时声音要小,不对其他组造成干扰。讨论结束后,一人代表本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成员有不同看法可给予相应补充。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需要注意:
1.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制度,坚持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 2.注意个人卫生 不随地吐痰;在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用肥皂洗手;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生活用品;外出吃饭最好采用分餐的方式。 3.创造良好的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的环境卫生和空气流通,能有效降低空气中细菌病毒浓度,减少感染的机会。 4.在疾病流行期,采取必要的防护 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时,应戴上口罩;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接种必要的疫苗。
预防肠道传染病需要注意:
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咬手指、指甲和不喝生水等; 2. 把住“病从口入”关:做到不吃没有煮熟的食物、不吃没有洗净的瓜果蔬菜、不吃腐烂变质食物和不吃没有加热熟透的剩饭剩菜。 本课小结:只要我们切断传染病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我们都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从而建造我们美好的家园,让我们更加健康快乐地生活。最后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