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小马过河 说课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小马过河 说课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7 22:1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小马过河 说课

说目标

说评价任务

说教学过程

说目标
说目标
办 法
说目标
《小马过河》教学目标
1. 认识“棚、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
“愿、意”等8个字,会写“愿意、麦子”等11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4.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说目标
单元朗读指导重点:读好对话的语气
课标解读
第一学段朗读要求: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年级
重在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读出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的语气。
二年级
读流利,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角色的心情,读出不同语气、读出重音,开始向有感情地朗读过渡。
五单元
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的语气
一单元
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
本课教学目标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朗读目标)
《小马过河》朗读指导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角色说话时的不同心情和语气,读出恰当的语气。
说话的语气符合人物特点
老马:亲切 老牛:沉着 松鼠:急切
小马:高兴、犯难、犹豫、难为情、毫不犹豫
本课教学目标
3.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借助提示讲故事 二上·1《小蝌蚪找妈妈》 借助图片,先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再看图讲故事。
二上·5《玲玲的画》 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故事。
二上·15《大禹治水》 借助句子线索讲故事。
二上·24《风娃娃》 借助图片和句子,较完整地复述风娃娃的故事。
二下·14《小马过河》 借助词语讲完整的故事。
讲故事时,不能背诵课文,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鼓励学生运用文中的词句讲故事,做到情节与课文基本一致,表达有序、清楚,没有明显错误即可。
说目标
单元语文要素: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
对文本内容进行意义重构,形成自己的认识。
从文本中获得熏陶和启迪。
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二上·3
说目标
二下·5
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
(关注主观感受和想法)
(客观比较、评价)
教学中,要引导从故事的不同侧面看问题,把目光和思考落在怎样看问题,想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上,鼓励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说评价任务
说评价任务
《小马过河》教学目标
1. 认识“棚、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
“愿、意”等8个字,会写“愿意、麦子”等11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4.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说评价任务
评价内容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目标1 (识字) 1.通过同桌检查、小组检查、课堂上分层次抽查等方式,准确认读生字。 2.在具体的语境中掌握多音字“防”的两个读音。
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目标1 (写字) 通过情境式填空、听写、及时改错等方式,正确书写生字。 书写正确
练写本课生字,每字两遍,关注书写习惯。 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环节一:
小马帮妈妈把麦子驮到河对面的磨坊(fáng fāng)里,磨成面粉,街坊(fáng fāng)邻居直夸奖小马真能干。
课后情境式填空:
小马很yuàn yì( )帮妈妈把mài( )子驮到磨坊去。他立kè( )驮起口袋向河边跑去。刚要过河,tū( )然,一只松鼠拦住了他。
说评价任务
评价内容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目标2 (朗读) 2.课后,拓展阅读《陶罐和铁罐》,与同伴分角色朗读,进一步巩固、提高,读出恰当的语气。 读出不同角色说话时的语气。
说评价任务
评价内容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目标3 (讲故事) 借助四组提示词,通过自主练习、小组合作、全班展示交流等活动,学会用自己的话有序、完整地讲述故事,表达清楚,不遗漏主要内容。 1.故事有序、完整,不遗漏主要内容;
2.用自己的话讲,不背诵课文。
说评价任务
评价内容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目标4 (说看法) 1.能围绕小马如何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客观地评价故事中小马的做法;并结合课后第三题,从不同的角度、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2.拓展阅读《一棵树》,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
结合课文内容,从故事的不同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
《小马过河》教学过程
板块一:识记生字,指导写字
版块二: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板块三:循序渐进,讲述故事
板块四:交流看法,总结提升
说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课文,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朗读课文3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准备:PPT课件、
阅读材料《陶罐和铁罐》《一棵大树》
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识记生字,指导写字 (教学目标1)


1.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多种形式读生字词,认会生字。
3.在具体的情境中,识记多音字“坊”。
(评价任务)
小马帮妈妈把麦子驮到河对面的磨坊(fáng fāng)里,磨成面粉,街坊(fáng fāng)邻居直夸奖小马真能干。
以交流自主识字为切入点,检查识字情况,既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增强识字的自信心,还能快速找到本课识字难点,重点突破。由易到难,牢记本课生字。
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识记生字,指导写字 (教学目标1)


1.生字归类,交流书写要领。
(上下结构:意、麦、突 左右结构:该、伯、刻、掉)
2.利用已有经验,自主练写“伯、掉、该、刻”。
3.示范书写“愿、麦、突”。
4.学生练写,关注习惯。(看、描、写、对、改)
5.师巡视,点评指导。
写字教学中,能根据已有经验独立书写的字,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写。然后,运用字帖描红关键笔画和教师示范书写的方式,指导学生写好难写的字。时刻关注学生写字习惯,及时提醒、纠正。这样做,能激发学生写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说教学过程
板块二: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2)
(一)梳理故事情节,理清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样解决的?最后结果如何?
3.交流以上问题,理清课文内容。
说教学过程
板块二: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2)
(二)理清人物,练习对话
1.文中共出现了哪几个人物?在文中圈出来;他们与小马进行了几次对话?标出小马与他们的对话内容。
2.出示老马与小马的对话,练习朗读。
3.同桌自由选择一组对话,练习分角色朗读。
4.全班朗读交流,相机指导,读出恰当的语气。(评价任务)
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
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采用问题串联的方式梳理故事情节,理清课文脉络,这是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文中共出现了五次对话,以第一次对话为例,引导学生关注对话内容和提示词,读出恰当的语气。习得朗读方法后,自主练习其他对话,在分角色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讲故事做铺垫。
说教学过程
板块三:循序渐进,讲述故事 (教学目标3)
(一)讲: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1. 出示:马棚、愿意、磨坊
2.用上面的三个词语讲讲这段故事,注意不能漏掉一个词。
3.加上提示语“连蹦带跳、高兴”讲故事。
4.小结:用上提示语,借助提示词,能将故事讲精彩。
说教学过程
板块三:循序渐进,讲述故事 (教学目标3)
(二)讲:小马是怎样过河的?他遇到了什么问题?
又是怎么解决的?
1.出示: 驮、挡住、为难 突然、拦住、吃惊
2.根据上边的六个提示词,试着讲一讲这段故事。
3.同桌两人选择一组对话,借助提示语,练习讲故事。
4.推荐讲得好的两名同学,分别讲故事。
5.全班交流评价,将故事讲精彩。
说教学过程
板块三:循序渐进,讲述故事 (教学目标3)
(三)讲: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小马是怎么做的?
结果怎样?
1.出示:难为情、动脑筋、小心
2.借助提示词,找出文中的提示语,讲一讲这段故事。
说教学过程
板块三:循序渐进,讲述故事 (教学目标3)
(四)讲:借助提示词,练习讲完整的故事。
1.借助提示词,小组内自主练习讲完整的故事。
2.展示交流,讲完整的故事。(评价任务)
温馨提示:
讲故事要有序、完整,不能遗漏主要内容。
利用课后的提示词,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讲故事,减缓了讲故事的坡度,能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意识,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说教学过程
板块四:交流看法,总结提升 (教学目标4)
(一)交流看法
1.读了《小马过河》这个故事,你想对小马说些什么?
2.出示课后练习三,你同意他们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3.拓展阅读《一棵树》,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
(评价任务)
说教学过程
板块四:交流看法,总结提升 (教学目标4)
(二)总结提升
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注意: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去亲自尝试,只有 安全的、
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才能去尝试。
理解课文内容后,说说简单看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意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多角度的交流讨论中形成自己的认识,提升思维能力。
说教学过程
目标与板块相对应,板块之间相互联系,步步推进,共同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感谢聆听,敬请指导